梁辰鱼浣纱记 梁辰鱼《浣纱记》用韵考 pdf
--------------------------Page1------------------------------2007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博十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论文集汉语及语言学卷梁辰鱼《浣纱记》用韵考彭静1(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摘要)梁辰鱼是明代嘉靖年间重要的戏曲家,其作品《浣纱记》相传是按昆山腔演唱的第一部传奇,是昆剧的奠基之作,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代及近代曲论家对《浣纱记》的用韵情况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对《浣纱记》的用韵情况作了详尽的考察,发现它一方面尽量遵照《中原音韵》,另一方面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方音的特点。
(关键词)梁辰鱼;《浣纱记》;用韵AnontheInvestigationof‘‘HuanShaRhymeJi”byLiangChen一”PengJing00871)(PekingUniversity,Bengjing,1wasandramatistoftheAbstract:LiangChen-yuimportantduringJiajingperiodMingdynasty.
KunfoundationHis“HuanShaJi”WasthefirstChuantoShantheQisungQiang,andaccordinghavestoneofKunanroleintheofChinesedramas.
ScholarsQu.
Itplaysimportantdevelopmentonofadifferentviewstheontheofit.Throughinvestigationrhymeit,thispaperrhymethoroughouttheYuanYinontheotherfoundthat,ononehand,itYun”,andhand,itfollowed“Zhongleakedoutsomefeaturesoftheauthor’Sdialect.
naturallyShawords:LiangJi”;rhymeKeyChen—yu;“Huan一、引言梁辰鱼(1519一1591),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人。
是明代嘉靖年间重要的戏曲家,其作品《浣纱记》相传是按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第一部传奇,是昆剧的奠基之作,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当代研究明清戏曲史或昆曲史的著作提剑魏良辅的昆曲改革时没有不紧接着介绍梁辰鱼的《浣纱记》的。
但是,论及到其用韵情况的却很少。戏曲大师吴梅先生曾在《霜压曲跋》卷二“浣纱记跋”中提到其用韵情况,他认为《浣纱记》“韵律时有错误,如第二折(玉抱肚)云:‘感卿赠我一缣丝,欲报惭无明月珠。
’第七折(出队子)云:‘八九寸弯弯两道眉,尽道轻盈,略觉胖些。’犹为显然谬误……”lJl明代曲论家对梁氏作曲的用韵情况也曾有过论述:徐复祚《花当阁丛谈》中曾说:“梁伯龙1I作者简介J彭静(1971.
),女,江苏省徐州市人。北京大学中文系,04级汉语史。138--------------------------Page2------------------------------2007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论文集汉语及语言学卷作《浣纱记》,……不多出韵,平仄甚谐,宫调不失,亦近来嗣家所难。
。12J沈德符《顾曲杂言》谈及“填词名手”云:“近年则梁伯龙、张伯起,俱吴人,所作盛行于世,若以《中原音韵》律之,俱门外汉也。
”¨1凌漾初《谭曲杂答0》认为:“曲之有中原韵,犹诗之有沈约韵也,而诗韵不可入曲,犹曲韵不可入诗也。今人如梁、张辈,往往以诗韵为之。
,,【4】徐复祚说《浣纱记》“不多出韵”当然是以《中原音韵》为标准来衡量的,但吴梅先生为什么认为《浣纱记》“韵律时有错误”呢?沈德符为什么说他是《中原音韵》的门外汉呢?凌漾初为何说梁氏以诗韵入曲昵?带着这些疑问,本文对《浣纱记》的用韵情况作了详尽的考察。
考察时使用的是吴书荫编集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梁辰鱼集》中收录的《浣纱记》。二、本文考察对象及研究方法《浣纱记》共45出,341支曲子,72首上、下场诗。
我们认为上、下场诗更多地还是遵循传统诗韵的,因此只把341支曲子作为考察对象。我们把一支曲子算作一个基本用韵单位,但其中有5支曲子有换韵现象,要分别考察。我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韵脚字归纳法,在确定韵脚字时主要使用排列对比法:要确定韵脚字就要了解韵例,“即押韵字出现位置的规律,或者叫做押韵的格式”。
(耿振生2004:14)相同曲牌的曲子,韵例一般相同。我们把相同曲牌的曲子放在一起进行排列对比,就比较容易看出该曲牌的韵例,从而确定韵脚字。
如《浣纱记》第十六出(驻马听)曲(“(前腔】”即用前面一支曲子的曲牌):【驻马听)海畔穷囚,何幸今朝到上国游?伏愿前言莫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