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微因的别丢掉 名作欣赏林徽因《别丢掉》的解读与鉴赏
朦胧诗”:诗人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是对某种人生际遇的怀念?是对某种人生理想与信念的追求?是对纯洁?真诚的人际关系的期望?是对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的呼唤……好像都说得通?这从“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你仍得相信”这几句中可以得到一些暗示?但是,“热情”究竟指的是什么?可以让我们“热情”,可以称之为“热情”的东西太多了!
至于“真”,含义也是极为广泛:是“真善美”意义上的“真”?是“童真”意义上的“真”?还是与“假”相对的“真”?那么,诗人是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是在感叹韶华已逝,童真不再?是在批判“假大空”?“相信”呢?需要相信的是“什么”?诗人同样没有明说?那么,我们就用细读法,一句一句地来破解这首诗罢!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这表明诗人是在怀念,或者说是在回忆过去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之为“热情”,“热情”可以指称的对象很广,可以指对“人”的热情,比如爱情?友情?同情等;也可以指对“事”和“物”的热情,比如某种兴趣?爱好与理想?追求?再往下求解:“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 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这几句是说过去这种“热情”已经像“流水似”的流走了,或者是说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子像流水一样)而黯淡下去了,如今已“渺茫”难寻,只剩下了叹息?“渺茫”可以用来形容抽象物,如“希望渺茫”,也可以用来形容实在物,如“人迹渺茫”“音讯渺茫”?究竟何所指?需要进一步求解?“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 在松林”,这两句看来是指那种失去的东西现在的所“在”?既然是一个具体的环境与处所,那么看来,这个东西乃是一种“实在物”而不是抽象物?这样,“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中的“真”应当是“真诚”与“真情”意义上的有具体的指涉物的“真”,而不是“童真”“真理”等抽象意义上的“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给了我们答案:“只使人不见”?显然,失去的那种东西是“人”!
这人已经不在诗人的身边了,诗人只能“梦似的挂起”,常常在梦中牵挂?那么,这个诗人牵挂的人到哪里去了呢?出门远行,音讯全无,还是……再返回前几行:“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 在松林,”什么人会居住在“山泉底”?似乎只有死人才可能“在黄泉路上”“在九泉之下”?似乎只有坟墓才会“在黑夜”“在松林”?看来,这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么,这个死者与诗人又是何种关系呢?“亲人”?“友人”?“情人”?“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什么样的关系才会用“要回”“那一句话”?“那一句话”是什么样的话?诗人用一个破折号,轻轻掩过去了?这是一个隐语?似乎只有特殊关系的人之间才用得着?再看“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一般而言似乎只有情人?恋人之间的关系才用得着“热情”这个字眼形容?“要回”的“那一句话”是什么样的话?很像是男女恋人之间的某种“誓言”或“承诺”?“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这一句中的“回音”倒不如理解为“回应”,恋人之间的那种承诺与回应?那么,这是恋人?情人关系无疑了?到这里,我们可以恍然大悟:这首诗是在悼念一位死去的恋人(或曾有过恋爱关系),这是一首“情诗”兼“悼亡诗”!
诗的主旨与大意被我们破解了?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诗人写得这么“朦胧”?正常而言,情诗与悼亡诗似乎不必写得那么隐晦?那么,这是因为某种忌讳?这就得从诗人的现实生活入手才能理解了?这首诗是现代著名女诗人林徽因为了悼念徐志摩而写的?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乘飞机赶赴北平参加林徽因当晚的学术报告会,飞机遇大雾,不幸失事?一九三二年夏林徽因写下这首诗,作为悼念?这首诗表现的含蓄与委婉就得从林?徐二人的关系说起?林?徐二人于一九二零年在伦敦相识?由于互相欣赏于对方的才情,以及共同的文学爱好,两人相互倾心?但此时林才十六岁,而徐已二十四岁而且已婚?而且,林的父亲已与梁启超达成默契,将林徽因许配给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梁?林?徐三家都是名门望族,这更增添了其间关系的复杂性?因此,一九二一年十月林随父回国,以回避徐的狂热追求?徐志摩不死心,于一九二二年六月与原配张幼仪离婚,并回国追踪林徽因?但此时林已渐渐接受梁思成?一九二四年六月梁思成携林徽因赴美留学?一九二六年十月徐志摩和陆小曼成婚,一九二八年林?梁成婚,回国?此后徐志摩以好朋友的身份与梁?林往来甚密,关系甚笃?显然,林?徐之间确有一段恋情?由于三方的家世背景与名望,确实不愿因“三角恋爱”的名声而受损,因而采用委婉?朦胧的方式也确有必要?然而,林?徐之间又确乎不仅仅只是恋情,也还有深厚的友情甚至是亲情!
甚至连当事人——诗人自己也未必分辨得清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与混杂性?在作于一九三一年的《仍然》这首诗中,林徽因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涧,澄清/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我却仍然抱着百般的疑心/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林徽因在几十年后向儿子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①这都表明,林对徐志摩的爱情表白也还并不确信? 对照林?徐的关系,我们可对《别丢掉》这首诗作进一步的领会?《别丢掉》作于一九三二年夏,但迟至一九三六年才发表?延迟发表,一是可能因为内容关系,当时觉得不宜发表,二是诗人有感于时光流逝,徐志摩已渐渐被人遗忘,因此有拿出来发表以提醒自己,抚慰亡灵的意思?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九日林又作《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也还是这一意图的反映?林徽因还作过一首名《那一晚》的诗,诗的开头有这样几句:“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这一晚的景象“星”“夜”?手挽手的“人”也正可作为《别丢掉》中“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这句话的背景?至于“松林”和“山谷”当是实有之物,指北京香山?一九三零年至一九三一年林徽因患肺病,曾长住香山养病,徐曾多次前往探望?一九三二年夏写作此诗时,林就住在香山? 一九三一年七月七日,徐志摩在送别林之后,曾写过一首题为《你去》的诗,连同一封信寄给林,“请教女诗人”,其中有诗句:“你去,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
”这里的“我爱——你”正可以视作“那一句话”的同类语?而林徽因则于一九三一年九月发表了《仍然》这首诗,作了如下“答复”:“……/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永远守住我的魂灵?”这一“问”一“答”正可以作为“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的注解?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中林徽因有这样一段话:“去年今日我意外地由浙南路过你的家乡,在昏沉的夜色里我独立火车门外,凝望着那幽暗的站台,默默地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车似的蜿蜒一串疑问在苍茫间奔驰?”②人生的这“一串疑问”既可能是指对两人之间关系的性质的疑问,也可能是指诗人对当年自己的选择之对错的疑问?这个“疑问”与《别丢掉》中的“你仍得相信”可以视作是“互文”? 下面再分析一下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的技巧与特色? 对照与强化是这首诗的一个重要表现技巧?“过往”的“热情”与“现在”的“叹息”,热情似火,时间如流水无情,“水”“火”不相容,这种强烈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遗忘”的恐惧,因此她要呼吁“别丢掉”,这是对自己的提醒与告诫?“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一样是……,一样是……,只……”这种物是人非的变化同样是一种对照,给人以沉痛之感?现实中的死亡所导致的“渺茫”(“不在”,存在的缺席)与梦中的“挂起”这一对照也可见怀念之深切?“幽冷的山泉底”?“黑夜”与“月明”?“灯火”?“满天的星”两种生存环境的对照尤其给人以悲哀,人间的真情?光?热与坟墓的凄冷的对照更显出逝者的孤独与生者的悔恨(徐的死亡与林的报告会不无关联)?除了通过这种对照与反差来达到强化抒情的效果,诗人还借助于标点符号:两个感叹号的运用,强化了对“真”的保存的誓言与对“回音”的相信的信念? 问答与对话的体式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首诗可以看作是诗人的自我对话与诘问,也可以视作是诗人与亡灵的对话交流?“别丢掉”的主语,可以理解为是诗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是九泉下的亡灵?“你仍得保存着那真”“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三句中的“你”可以是指诗人自己,也可以是指亡灵?作为诗人自我灵魂的叩问这很好理解:她在提醒自己,不要忘掉那个人,不要忘掉那段真情,即使那个人已经不在了?作为人与鬼之间的对话,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悼亡诗文的传统本来就常常用这种对话的方式来向亡灵倾述?诗人相信这种“真”是不会受时空阻隔的,是永恒的,哪怕是阴阳两界,人鬼殊途,也不能抹去这种“真”?在徐志摩的追悼会上,林徽因作了《悼志摩》(后发表于《北平晨报》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七日),其中有这样的话:“志摩我的朋友,死本来也不过是一个新的旅程?我们没有到过的,不免过分地怀疑,死不定就比这生苦,'我们不能轻易断定那一边没有阳光与人情的温慰’,但是我前边说过最难堪的是这永远的静寂?我们生在这没有宗教的时代,对这死实在太没有把握了?这以后许多思念你的日子,怕要全是昏暗的苦楚,不会有一点点光明,除非我也有你那美丽的诗意的信仰!
”③《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中也有:“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这都表明诗人从情感上是宁愿相信人死而灵魂不灭的,愿意模糊与亡灵之间的界限,愿意也具有这种“诗意的信仰”? 从个人之哀到公共信念的升华,是这一首诗的又一长处?“真”这个具有抽象的哲学上的意义效果的字眼可以视作是这首诗的“诗眼”,也最能体现这种超越个体私情之痛,传达人类共有之美好信念的精神取向?诗人告诫自己,虽然时光飞逝流水无情,虽然人鬼殊途,也不要忘记曾经的那段“热情”与“真”,她坚信,真爱永存!
真情永在!那种“真”的“回音”必将回荡在山谷,留存在人间?因为那是美好的“真”,不仅仅只属于当事的两个人,也是普遍人性的,是超人间的?这种情感的升华很巧妙地通过一个破折号来完成?“破折号”在诗中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省略,掩藏了那句很关键的话,达到了含蓄委婉的艺术效果;二是转折,把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的回味与思索打住,升华为一种超个人的,人类共通的永恒信念:真情永在,真爱不朽!
① 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梁从诫编《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20页。 ②③ 梁从诫编《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6页,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