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恕张曙光 王梦恕反对推荐张曙光评院士:给铁道部丢人
在院士评选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做过大量探索,评选办法不断修订和完善,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1992年通过,此后每两年修订一次,迄今已改了10次。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用这句话来形容院士评选并无不当。2010年举行的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在做工作报告中坦言,院士增选工作受到的干扰有所增加,如候选人或其所在单位"助选"、"拉票"行为以及"集成、包装"现象等。
在次年的增选中,中国工程院给候选人发了一封公开信,重申要杜绝助选、拉票等干扰院士评审和选举的不正当活动。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庄辉、曾溢滔、秦伯益发现,在公开信发出后,"助选"人员仍不放弃活动,甚至以主管部门的身份向院士"推荐",继续拉票。4位忍无可忍的院士联名写了一篇短文,题为《我们的心声》。
他们指出,在某种程度上院士成为某些单位的"学术资源",或是某些单位领导的"业绩"。有些单位不惜出资"公关"、"包装"。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长江学者李永丹参加过"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他呼吁让院士"走下神坛"。他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初院士数量很少,项目评审也少,90年代中期,科技经费多了,论证会也多了起来,往往要请几位院士出来,把他们"抬得高高的",院士在资源分配中起到重要作用。
"到了新世纪,各个单位就都明白了,原来院士多,有这么多好处,于是各单位在推举院士上,也都热心了起来。科技界的少数擅钻营的人,也看明白了门道,院士增选成了‘小华山论剑’。"
李永丹参加过一个学术活动,组织者在排主席台上的座次时,要请院士坐主席台,问哪一位外宾是院士。恰有一位是一个小国家的工程院院士,就被安排坐在了主席台上,而另一位外宾,是国际上一个大的学术领域的主席,却没有被请上台。开幕式上还强调,台上坐的,都是学术地位崇高的院士和政治地位崇高的领导。
他注意到,那位没坐主席台的国际联合会主席,到中国的次数越来越少。
这几年,一些跟李永丹同龄的学者当了院士。有一次,他与一位老朋友、新院士开了几句玩笑。过后,另一朋友提醒他——永丹,你以后见了院士要尊重点。
公关可能起到反作用
"有些院士年老了、糊涂了还去管事,这个显然不好,我们是坚决反对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袁亚湘对记者说。
袁亚湘也希望破除对院士的盲目崇拜。"你要淡化‘院士’,比如你采访我,你可以介绍我科技工作者的身份,但是不要动不动就说是‘院士’。"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别说是我们普通的院士,连白春礼这样的科学院院长,都经常被报成‘白春礼院士’。‘院士’最好不要出现在媒体。"袁亚湘说,国外媒体报道会说某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不会写院士等头衔。在国外开学术会议,谁也不会强调你是不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而是会介绍你是哪所大学教授,不会加个"院士尾巴"。
他记得,1996年自己还是个年轻学者,去参加香山科学会议,自己的名字就插在很多院士中间,比如北大的张恭庆院士、中科院的杨乐院士等,没人在意这种事情。但是现在不管去哪里开会,一般都先把院士放在前面,可见风气的变化。
他认为,有些地方政府或部门有意把院士的牌子"抬"了起来, 把本单位几个人当了院士当成政绩,花了很多功夫去做工作。要管住的是那些给"院士"称号附加太多利益、把院士捧得过高的人。
"我们这些人,对‘跑院士’的人不齿,见都不见。评新院士时还是非常严格的。反过来说,院士评选上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袁亚湘说。
"公关不见得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可能会打负分。"周其凤告诉记者,公关很多时候会给人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对于院士制度改革,袁亚湘表示,院士们左右不了外界因素,从自身来讲,改革就是要把国内最优秀的、各个学科有影响力的、学问上的确有突破性成果的人选进这个圈子。他觉得,个别院士、个别院士候选人的问题,不能扩大到整个制度上的问题。"你不能因为张曙光的事情来否定整个院士制度。这个逻辑是非常荒唐的。而且他还没选上院士。"
另一方面,袁亚湘强调,一个人能否当选院士有很多影响因素,很多优秀的人才完全具有院士水平,却与这个称号失之交臂。这跟诺贝尔奖总有"遗珠"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袁亚湘强调,更应尽量淡化"院士"这个头衔。"当前的问题,还是需要大家回归自然,淡化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