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棒子齐花坦 河北梆子艺术家齐花坦喜收5名民间戏曲弟子为徒
日前,赵县5名民间戏曲弟子拜师75岁河北梆子艺术家齐花坦名下,成为河北剧协的一大喜事,为河北民间戏曲艺术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据了解,著名河北梆子艺术家齐花坦15岁时就是剧团的台柱子,具有50多年的艺术生涯,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是河北省戏曲界唯一代表赴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据介绍,河北梆子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河北本地叫直隶梆子、河北梆子、梆子腔;外地人称之为京梆、笛棒子、反调等。此外,也有人称它为卫梆子或山西梆子。1952年统一称为河北梆子,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等地,长江以南主要是上海、武汉等地。
河北梆子大约诞生于清晚期,至今有将近200年历史。河北梆子的音乐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具有浓厚的抒情韵味。
大慢板善于表现人物的抑郁、愁烦、缅怀、沉思等情绪。正调二六板如行云流水,从容舒展。而反调二六板则哀怨缠绵、凄楚悱恻。河北梆子分为生、旦、净、丑四行。河北梆子剧目约有五百余出,多数来自山陕梆子,也有一部分是移植京剧、高腔、丝弦腔、喝喝腔的剧目;此外还有一百余出时装戏,是梆簧合演(两下锅)以来的产物,但多未流传下来。
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殷周、列国、两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初的历史故事。流传至今的代表性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辕门斩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