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扶贫办刘应刚 德阳市扶贫移民办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打算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移民局的关心支持下,我办认真贯彻落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好“最后一公里”,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瞄准贫困群众,认真落实移民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有效开展水库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和移民后期扶持及信访维稳等工作,确保我市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总体稳定。
紧紧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真抓实干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履职,扶贫移民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省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扶贫移民工作情况
(一)扶贫开发工作完成情况
全市已基本完成省级2013年度18个连片扶贫开发项目村、3个产业扶贫项目村、4个片区外插花扶贫项目村,2013年度市级15个连片扶贫项目村、18个产业扶贫村项目村、7个道路扶贫项目村、3个扶贫解困项目的项目建设;启动实施2014年省级扶贫开发项目村20个;全年争取省级财政扶贫资金2138万元,安排下达市级财政扶贫资金4578万元。
截止10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扶贫资金投入19896万元,其中省、市财政投入5480万元,项目整合、配套和自筹资金14416万元。已经完成减贫人口5.0237万人,占年度减贫任务4.62万人的109%。
1.工作措施及成效
(1)加大投入,继续统筹“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14年加大了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已统筹落实到位4578万元,比2013年4290万增加288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修建小型公益性生产设施、支持扶贫对象实施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种、养、加等产业和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实行强化扶贫对象特惠扶持政策,对因病、因灾、就学等原因致贫的家庭给予适当补助,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给予补助等方面。
(2)突出重点,2013年度省、市扶贫项目基本完工。2013年度省市扶贫项目重点支持贫困村修建小型公益性生产设施、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施、贫困村村组道路、优势产业发展等。一是2013年度省扶贫项目基本完工,已完成投资8666万元,其中省财政扶贫资金2755万元、整合资金1056万元、群众投劳筹资4323万元、其它资金532万元。
已建成村社道路、作业道54.5千米,沟渠25.8千米,蓄水池、堰塘整治116口,发展中药材基地4087亩,红心蜜柚和枇杷2193亩,核桃1925.
5亩,青花椒529.5亩。项目建成后可覆盖农户31947人,其中贫困人口7064人,项目区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1500元以上。
二是2013年度市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基本完工,已完成投资1123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扶贫资金2725万元、群众投劳及自筹资金1745万元、整合资金6400万元、其它资金340万元;整治堰塘、蓄水池44口,新建沟渠33.
3千米,提灌站1处、沉井1口,维修抽水站2处;完成村道建设、作业道、入户道48.8千米;发展水果2684亩、干果1169亩,芳香植物、丹参、瓜蒌1240亩,青花椒产业基地162亩,养鸡16.
28万只,补助肥料178730公斤,大耳黄羊羊圈1105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覆盖农户7.7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2万人,预计项目区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增收达1500元以上。
(3)因地制宜,2014年度省扶贫项目及时启动实施。2014年度省扶贫项目计划在中江县集凤镇天鹅村、罗江县新盛镇木桥村等20个乡镇20个村修建村社道路、渠道、堰塘、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发展芍药、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和贫困户能力建设。
目前正在抓紧实施,已完成投资545万元,其中省财政扶贫资金189万元、整合资金212万元、群众投劳、筹劳44万元。建成村组道路3千米、青花椒400亩。预计项目建成后,受益农户达32481人,覆盖贫困人口4992人,农户人均纯收入可增加2000元以上,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可增加3000元以上;贫困户能力建设已完成职业中专贫困生补助900人和蚕桑实用技术培训400人。
(4)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展开。一是完善贫困识别机制,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我市通过成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细则、召开动员培训会和阶段推进会、以县为主组织实施等程序,共识别出2013年末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农村贫困人口18.
73万人,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报市扶贫移民办审核转报省局备案。二是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截止目前,已完成了制定帮扶计划、明确结对帮扶关系,落实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单位,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和数据录入上报等工作。2014年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计划安排830万元资金用于精准扶贫(扶贫到户),建立起“精确滴灌”的“管道”。
(5)形成合力,社会扶贫、行业扶贫工作格局氛围良好。在全省统一搭建的“结队认亲、爱心帮扶”贫困农户信息平台上,我市首批60户贫困户信息已录入该平台,已公布15户参与爱心企业、个人与贫困户点对点认亲、面对面帮扶。
全市已整合涉农资金1.8亿元,投入到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目前,已投入帮扶资金4736万元(含以物折资和引进资金),直接投入帮扶项目10个,帮助引进项目21个,新修、维修公路46千米,新改建卫生站1个,受到资助贫困学生6300人,举办培训班184期1.
97万人次,组织贫困村劳务输出1.1万人,帮扶贫困村155个,贫困户1.1万户2.71万人,受扶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度增加1000元。
(6)强化管理,贫困村互助资金工作运转良好。全市进一步加强扶贫村互助资金管理,建立机制,完善制度,规范运转,质量优良,尤其是加大了对资金运行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高效,更好地为贫困村群众服务。我市中江县29个扶贫互助社无违纪、违规,互助资金运转良好。
今年累计借款977.75万元,主要用于养殖业和种植业发展,其中:养猪2800头、养牛1410头、养羊1900只、小畜禽18万只、养鱼30万尾、种粮食3200亩、种经济作物610亩,其中:贫困户累计借款117.
33万,占借款总额的12%,贫困户发展种植业201户、养殖业592户、加工业15户,户均增收3650元,受益人口3221人,人均增收916元。
(7)重点帮扶,扶贫系统计划生育“三结合”措施到位。狠抓基地建设,突出带动作用。6县(市、区)创建了6个扶贫与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工作基地,共帮扶180户计生户,投入各类资金6万元(含3.2万元物资折价),帮助发展葡萄、猕猴桃、大蒜等产业,开展技术培训5期1000人次,发放资料10000册、提供各类信息200余条,所有被帮扶户的经济收入都有较大的提高,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000元以上。
(二)中型水库移民安置情况
1.切实履行职责,推进中型水库建设移民安置前期工作。2014年,库区移民完成搬迁266户,完成率97%。共拨付移民房屋补偿款、青苗及零星树木补偿、预付移民直发直补资金、养老保障资金及预拨八角水库移民实物、征地补偿、移民基础设施费等资金8325万元。
目前,八角水库建设征地和各项专业设施迁(复)建工作已正式启动。华强沟水库拆迁工作顺利推进。截止目前,水库涉及应拆迁1601户,现已拆迁1493户,达93%。
《可研究报告》已经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初设报告》正在抓紧修改完善。《华强沟水库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办法》(送审稿)和《华强沟水库建设占地村民统筹城乡安置试点办法》(送审稿),并经区政府四届28次常务会次审查通过。
中江石泉水库《规划大纲》、《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等移民安置前期有关资料报审工作已全面完成,并经省政府、省扶贫移民局批复。《可研报告》正按有关程序报批。罗江县三渔水库《规划大纲》已经省级专家评审修改后按相关程序上报省政府待批。
溪洛渡电站自行外迁移民25户104人,9户38人政府组织外迁移民,我市已组织罗江县、乡对其外迁移民进行了进一步核实,并与雷波县进行了衔接沟通,搬迁安置有关方案正在制定。
2.有效开展移民后扶工作,不折不扣落实移民后扶政策。
(1)切实开展后扶项目实施管理,移民生产生活得到持续发展。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508.74万元,用于对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特困救济的投入,切实帮助和改善库区、移民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培育特色骨干增收产业,实现移民经济收入持续增加。
目前,已在移民村修建渠道9公里、蓄水池41口、塘堰15座、机耕道8.103公里;整合小农水项目,完成渠道8.6公里、塘堰1座、泵站1处;整合移民后扶项目,完成产业机耕道路2公里。
该示范片一期建设项目于今年5月顺利通过省级考核。目前中期阶段建设规划已制定完成,计划投资移民资金10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00万元。为示范片三个村实施修建机耕道路13公里,整治塘堰22座,整治渠道18公里,新建蓄水池40口。
(2)切实做好三峡外迁移民安置验收工作。根据《长江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外迁移民安置四川省验收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三峡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际,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在各县自验报告的基础上,加强复核、归类整理,草拟和编写《关于对长江三峡外迁移民安置竣工验收工作进行省级初验的请示》、《长江三峡移民工程竣工验收外迁移民安置德阳市汇总报告》。
(3)加大对移民养老保障人口生产生活情况及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的调研活动,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建议报告。如:《关于对〈四川省大中型水电工程农村移民社会保障安置实施意见〉的建议》;《关于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补偿安置政策改革思路的建议报告》,得到了省局的高度重视。
3.深入开展移民信访维稳工作,切实维护移民群众稳定。市、县两级全年共接待上访移民366人,84批次。针对移民反映的各类问题,召集各县(市、区)移民办领导召开专题会议7次,深入排查和分析研判移民稳定形势并制定化解措施,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制。确保了全国、全省“两会”和元旦、春节等重要节会期间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总体稳定。
(三)对口帮扶阿坝县、若尔盖县贫困农牧民减贫情况
按照省委的统一安排,德阳市对口支援阿坝州阿坝县、若尔盖县。自2012年5月以来,德阳市结合阿坝县、若尔盖县实际,通过与若尔盖县充分对接,拟定了五年援建项目规划,德阳市对口支援阿坝县、若尔盖县项目共计22个,计划总投资3.
1277亿元,其中德阳市援建资金1亿元。2014年德阳援建“贫困户首扶工程”围绕“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实施,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在全县96个行政村中确定22个示范村进行重点建设,而“贫困户首扶工程”主要在22个示范村实施,共涉及16个乡(镇、场)35个村。
每户投入帮扶资金共计4000元,200户贫困户共计80万元。2014年德阳援建“贫困户首扶工程”项目200户建设任务目前已全面完成。通过资金扶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业,不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而且促进农牧户增收,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农畜产品。促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落后面貌。
二、2015年工作打算
明年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前思考,深入调查研究,清醒分析形势,科学确定目标任务,统筹考虑、总体布局、综合施策、齐头并进,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和移民工作,确保明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开创扶贫移民事业新局面。
(一)健全帮扶机制,搭建扶贫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平台
根据国家识别贫困村“一高一底一无”的标准,我市无建档立卡贫困村,但仍有385个市级贫困村。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由市直机关牵头,与扶贫移民办等五部门联合制定《德阳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将全市5个连片贫困区的385个市级贫困村、面上“插花”贫困村分期分批纳入帮扶范围,由市级机关重点帮扶“双联双帮”联系村(含联系村中的市级贫困村),县(市、区)负责帮扶辖区内全部市级贫困村,并结合实际建立帮扶工作组,分期分批选派1-2名驻村干部参与驻村工作组,为做好扶贫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搭建好政策宣传和项目引导落实的平台。
(二)宣传金融服务扶贫政策,做好扶贫与金融的有效对接
积极建立金融机构衔接机制,充分挖掘发挥金融产品服务扶贫工作,调动贫困村、贫困户在运用金融产品的积极性,积极推广扶贫小额信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贫困村互助资金,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结合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推动金融网点向贫困村社延伸。
(三)积极创新扶贫开发的新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扶贫开发
搭建的“结队认亲、爱心帮扶”贫困农户信息平台上,将急需帮扶的贫困农户基本资料录入平台。与企业、社会扶贫爱心人士开展合作,让全社会都融入到扶贫攻坚的大格局中,实现定点扶贫全覆盖,做好跟踪服务,完善并落实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市县扶贫部门积极组织扶贫志愿者参与开展支农、支医、支教、扶贫“三支一扶”等活动。
(四)继续做好我市四座中型水库安置前期相关工作。
(五)继续做好移民后期扶持相关工作,继续做好全市移民维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