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心学是什么?王守仁心学著作讲的什么?
王守仁"心学"就是"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理学。元代以及明初以来流行的程颐朱熹一派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守仁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王守仁"心学"具体讲的什么内容呢?
王守仁"心学"简介
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的过程,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而有新儒家的诞生。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展开的贡献。
《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