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房子王澍 王澍:造房子就是造世界

2017-12-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澍喜劳作,嗜造房.恋箫管,擅书法和山水画.1963年生于新疆,长于西安,学于南京东南.上海同济,1988年定居江南杭州.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王澍喜劳作,嗜造房、恋箫管,擅书法和山水画。1963年生于新疆,长于西安,学于南京东南、上海同济,1988年定居江南杭州。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业余建筑师。

代表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上海顶层画廊、垂直院宅(钱江时代)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二期工程、宁波博物馆、三合宅/南京

(本文节选自《中国不缺建筑师》)

阿更

照例,今天在杭州与我通话的是小鹿姐姐———陆文宇。虽然,我找的人是王澍。照例,我们要聊聊她的夫君王澍,说说他们的儿子斗拱。

我喊陆文宇为小鹿姐姐,原因有二:一,她姓陆,陆、鹿同音。二,她身形灵巧、机敏,像极了内心蕴藏超强能量、日夜奔袭的小鹿。他的夫君王澍跟她形成明显反差。是个外表朴拙放恣,内心清逸散淡的雅士。据传,此公不仅擅长山水书法,还能吹箫引鹤,煮黄酒调竖琴。

遗憾的是,几年前我在杭几日,既未亲见王澍吹箫引祥鸟,也没赶上他泼墨发清音,但才子总也是错不了的,鹿姐姐若没两把“神煞”是“擒”他不住的。

这次聊天,我首先关注的是他们的儿子。说起儿子斗拱,鹿姐姐自会津津乐道一番。三年前,斗拱尚属学龄前儿童,现在已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不仅不再管爸叫哥,也不再追究“爸爸为什么喝一次奶就长那么高”了。原来爱说“把老爸做的房子都拆了,再重新做一遍”,现在改拆机械玩具了。人家那边神州七号还没上天,他这边马上就鼓捣出了“神八”。这效率!比父母造房子快多了。

接着,我问到了他们夫妻两人和象山项目近况。鹿姐姐说,这几年,她和王澍一直为象山校区二期忙得晕头转向,再难有郊外挖野菜的情致。今年9月,去了趟法国巴黎,也并非度假。而是应法国巴黎建筑遗产城和巴黎Malaquais建筑学院邀请去做讲座。“十一”才回来,时差还没倒过来,又去了西安,现在人都有点撑不住了。

说起象山校区,我回想起2001年夏,王澍趴在图板上,面对象山原始总图,手捏铅笔为如何下手费思量。2005年夏天,我来杭,一期已初步完工。二期还没影儿。三年过后,仅一河之隔,风格迥异的二期拔地而起。

这个秉承中国传统建造技术和理念的中国传统大合院,触动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我去时,一期工地尚未全部收拾停当,就有观者迫不及待前往了。他们看过给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去了喜不胜收,流连忘返;有的人嗤之以鼻,说所获甚微。

我曾问过身在其中的美院学生,在读生会反问你:“‘走,去美院象山校区看油菜花’这口号不会没听过吧?在杭州的新文化旅游景观里上课,两字‘享受’!”没赶上搬往象山校区就毕业的学生则说:“这么美的园林校区我们没份,心里不平衡啊!”有的说:“时光不可追,毕业就毕业了吧,可行的办法就是在象山校区开个小店,或当个保安。”“再考一次,再报,就报建筑艺术学院。不能在青山、绿水、白鹭飞的课堂里听课,枉为美院学子。”

记得我在杭州时,中国美院还只有一个建筑艺术系,王澍时任系主任。在艺术学院办建筑专业,在中国算是新生事物。他对中国建筑教育持批判态度,说其有两个痼疾:一是不思考;二是忽视有思考的技术训练,培养出成堆的“画图师”。他断言,如果将建筑艺术系办成工科建筑系的简化版,半吊子的艺术版,必定走向学难致用的困境,所以我们根本不会走这条路。

据知,现在中国美院已经成立了建筑艺术学院,王澍为院长。他的既定目标是:建立一种既有中国自己本土传统,又有开放思想的建筑教育。为的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哲匠———具有哲学家气质的工匠。据悉,该院的学生不仅要读《论语》、《老子》、《中庸》……学木工、瓦工、书法,还要到真山水中去画素描。这,无疑是对中国建筑教育进行一场革命。

那么,这场革命成果如何?“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且让我们假以时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