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冰白发魔女 人物:白发魔女李冰冰 生于1976
网上的“明星资料”严重不靠谱,因为那里不归管户籍的片儿警管理,所以明星经纪公司就趁机爱谁谁的随便乱写,恨不得自己旗下的女艺人统统生于2006。所以,这样的资料嘛,只能“借”,就别“鉴”了。
但李冰冰一定是七十年代——中末期生的人,这一点坚决靠谱,跟资料没关系,全是我前两天跟她一起吃饭时用眼神“瞄”出来的。对于女性,特别是漂亮的,我的鱼泡眼相当精准。
之所以用《白发魔女,生于1976》做标题,主要是因为李冰冰刚演完《功夫之王》,而我恰好生于1976,再者,目前社会上正流行拿七十年代生人埋汰八十年代生人,因此,“生于1976”突然间变得气宇轩昂,跟手心的命运线生命线一样承载着许多事关轮回的秘密,这种年代的独特体验,如同披头士与1968、汤姆克鲁斯与7月4日,孔子与仁老子与道北京奥运跟2008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显得特别炫目带劲。
那天,与其说是独家专访,其实用“独家蹭吃晚餐”更合适。
李冰冰没指望让我给她做专访,人当天没化妆也没啥通告,事情源于一个朋友拉我前往李冰冰她哥们任泉开的“蜀地传说”吃饭。门口恰逢李冰冰,朋友和她熟,于是两桌并一桌,俺本来不太好意思,以前蹲在黑暗角落里做过李冰冰的“负面新闻”,怕弄出个“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啥的也不好看,可那个朋友怂恿说,李冰冰人一贯仗义不记仇其实对你也没偏见印象其实还蛮不错的,一起吧,她掏钱又不用你花钱云云,想想也是,于是就去了。
谁知道临了还能给《完全娱乐》弄一“独家专访”。
还是序
依我一贯信奉的观点,记者和明星正襟危坐面对面采访其实做不出什么有料的东西,搁谁扮明星不愿自我吹嘘脸上贴金啊?搁谁当记者愿意真的剑拔弩张自讨没趣啊?所以,那样的专访,大多就是一次次地“造神运动”,还往往整出个“四不像”来。
其实有机会的话,各媒体的人物记者,不妨也混在人堆里和采访对象吃个饭K次歌啥的,貌似来玩,实则打探,临了小脸一变油嘴一抹,写篇对得起自己良心的文章出来,即使其真实性残酷到了激怒明星的地步,也给自己留好了申辩和跑路的时间——一边说“这不是你吃饭时说的嘛?”一边从从容容脚底抹油。只是建议啊,毕竟专访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当然,这种“抽薪拆桥式专访”和当年某媒体哥们宣称的“斜躺式采访”(斜躺在明星卧榻旁采访)还是有质的区别。您都斜跨在人卧榻旁啦,还能写出个屁啊!
废话太多,再序下去就没人看了,直接入正题吧。
两筐梨,一撮铜丝
这是一个李冰冰说的时候几欲让听者泪下的故事。
很可惜,写作水平有限,当我把这些“鲜为人知”敲进电脑时,它却完全缺失了当时语境下的凝重气氛。
少女时的李冰冰,曾在东北某小城里做过几天落魄的小学教师。
此前听闻过她的辛酸往事,当时心里还颇蔑视:生于七十年代的人,谁没苦过啊,我还捡过我哥哥姐姐的衣裳穿呢!可真在饭桌上听她自己聊那些“鲜为人知”,心中还真是无限感慨。
李冰冰和姐姐李雪(就是现在华谊兄弟公司威风八面的高层经纪人)从小感情很深,上学那会,往往是姐姐在外受了委屈,李冰冰立马冲出去抱打不平,没多会,被人一砖拍回来,后背刻骨铭心的疼,姐俩一块打落牙齿往肚里咽。
后来毕业了,李雪前往南方上大学,而李冰冰则进了演艺圈。
有一次,李冰冰跟巩汉林在一个剧组拍戏,当时她家的经济情况相当窘迫,父母一个月工资加起来只有两百块,供俩孩子念书都成问题,无奈,李冰冰只能把自己有限的片酬化成无限的家用,一省下来就分成两份,一份接济父母、一份寄给李雪做学费。
剧组发的食品慰问品,她都舍不得吃,能省下来,就留给家人,一天剧组每人分到一筐梨,这突然催生了李冰冰要去大学看望一次姐姐的念头,巩汉林体会到她的艰难,索性把自己的那箱梨也送给李冰冰,顺带还给她借了一千块路费,就这样,李冰冰踏上了拥挤的列车。
背包很重,足有几十斤——除了满满当当的梨,就是跟剧组道具师要的一撮细铜丝了。
铜丝干嘛使?到了李雪的宿舍,李冰冰撸袖子借钳子直接上手,折腾了半天——在李雪的铺位边拉起一条铜绳,以便她挂个毛巾帘子啥的……
李冰冰说起这一幕,我不知道八十年代的小孩会有什么感受,反正我是感同身受——就和谁跟我提起蜂窝煤粮票军用水壶陶瓷饭缸一样的感同身受。不过现在好像大多当红的偶像女星都不太乐于提当年的贫穷,恨不得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显赫又神秘的贵族身世才牛掰,包括李冰冰,如若知道第二天我就把她跟朋友聊起的辛酸史写成“独家曝料专访”,想必一定会有所隐讳、有所隐瞒,但我觉得,这些七十年代人普遍遭遇的寻常故事,比那些通篇“我看了那个剧本哭了八遍”之类的人物专访写出来有意思。
接下来还有更劲爆的呢。
第一笔巨款,第四行眼泪
不知道李冰冰父母当时有没有享受公费医疗,但在当天的饭桌上,李冰冰还给大家讲了另外一个小故事,这个话头,还是从我打探她的“财富”开始。
据我平时了解,现在的李冰冰月收入是个及其可怕的数字,不知道胡润胡诌的那个富不死榜今年她排第几,反正一年的片酬广告加起来,“李冰冰”创造的产值应该能和一个中小企业有一拼(搞税务的别较真啊,我没证据!)
但在她还没走红的时候,却实在穷得要死。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李妈妈在那当口还病了,动了一次心脏大手术,花费三万元(九五年,钱很当钱使呢,三万不是小数),就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老天开眼,李冰冰接到了一则化妆品广告,这是她今生挣到的第一笔大钱——二十多万!
将钱存进银行时,她的手是颤抖的(是谁不抖啊),李冰冰笑说她当时就差拿条麻袋去装钱了,以为二十多万多到跟抱柴禾一样,一捆捆的。存完后,她给自己留了五万,准备“衣锦还乡”。
老父亲坐火车来哈尔滨接她,天晚两人回不去了,借住朋友家。
晚上李冰冰辗转反侧,恨不得立刻天亮把那五万块塞老妈手里——女儿突然有钱了,您老就不用一分钱当两瓣花了。
注意此时的一个细节:身家已然陡增到二十万的她回家时的行李依然很有时代特点——是剧组发的糕点、自己在上海买的年糕、果脯、饼干,仍然是满满一大包,用李冰冰的话说:“那会儿我觉得自己浑身有使不完地劲儿,探亲时行李总是沉甸甸像搬家。”
这种顾家养家恨不得把自己当家里爷们使的尽头,同样生于七十年代的我姐身上也有。
坐在回家拥挤的火车上,李冰冰很郑重地拉过父亲的手,让他把手伸进自己的包里,小声说:“爸,你摸,包底那个纸袋里,是五万块钱!”
父亲突然没忍住两行泪,把头扭到了左,李冰冰亦是泪两行,把头扭到了右……
新版出人头地,再译衣锦还乡
不再写李冰冰曾经有多苦难了。
从一个成熟的宣传与经纪角度讲,在目前娱乐工业的大环境下,过分渲染一个美丽女星的苦难历史就是成心把她拉下偶像崇拜的神坛,和给她造绯闻一样,属于“负面报道”。现在的粉丝们更乐于谈论偶像的家世背景,比如吴尊、比如谢霆锋、比如让霆锋不愉快的冠希。
平凡老百姓上街更乐于撞见公主王子而不是垃圾婆灰姑娘。有个八十年代的小姑娘曾经无比认真地跟我说:我宁可被有型有款的混蛋骗,也不愿和骑自行车夹捆菜的厚道同事谈恋爱。我本想用高中政治老师授予我强大的道德武器——五讲四美三热爱无情的唾弃驳斥她,但后来想想,这事放在我身上,一边是开甲壳虫的美丽富家女,一边是针头线脑的善良糟糠,我真的就能那么坚定?真的就不会产生一丝的动摇?
李冰冰说,她有一本写了二十年的日记,里面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出人头地”、胸口无数次升腾的豪迈情怀就是“衣锦还乡”。
作为同样“生于1976”的我,再次感同身受。
在她(和我)看来,如果不是为了历经艰难岁月的家人父母,即使去流浪乞讨也没啥大不了,可为了他们期冀的眼神、浑浊的泪水,我们只能让自己优秀更优秀,变本加厉的优秀,只为了亲人的安心,我们不得不承受舞台前后的寂寞,写字间里外的忧伤,装做兴高采烈奔向拥挤的地铁,经营自己茫茫未可知的前程。
在北京五环里里外外像蚂蚁一样奋斗的七十年代外乡人,哪一个又何尝不是这样?
于是,我们少年记忆里略带贬义的中性词汇“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在经历社会大转型大家伙集体“进三奔四”的当口,在中国人民富比欧美人民币瞬间破七的历史时刻,就会演变为一种如许巍歌声般激越又温暖的群体感受。这里的“出人头地”,更多的,是给父母的安慰剂,这里的“衣锦还乡”,用李冰冰的话说,就是“争口气”!
日记本里的简单词汇,李冰冰熬了十几年的时间,将它完成了。
难以想象的寂寞,冷清的家
李冰冰的曲折往事一直让任泉“耿耿于怀”,做为她默契又知心的朋友,任泉的愿望是,把她的真实故事搬上银幕,酒只要一喝多,任泉就总是念叨此事。
而这些人生的真实经历,也让李冰冰不愿放弃任何一次“争口气”的机会,很难想象,到了她这个江湖地位,日子过得居然不如寻常老百姓“滋润”。
李冰冰说,现在的她,每天基本上就是玩命工作,她的勤奋有目共睹,而这份过度的勤奋在透支她的身体之余,也影响着身边工作人员做事的态度。加班到天亮,对于李冰冰和她的团队来说,并非稀奇事。
而稍得空闲,李冰冰面对的,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寂寞:“一闲下来,我几天都不会出门,不知道找谁玩,玩什么,即使偶尔出去和朋友聚会也常常神游,不知自己身在何方。” 听到记者数次在她家门口蹲守,李冰冰笑言:“你蹲去吧,终日在外,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北京那个冷清的家。”
说这话时,李冰冰神情落寞,很像一个抑郁患者。
走红是炮仗还是锁链?
与明星聊天,“走红轨迹”这个话题几乎无可避免。
和李冰冰一样,生于七十年代,红于九十年代,经历并见证内地娱乐历史的女星还有不少,赵薇、徐静蕾、周迅等无一例外。和正在逐渐接掌社会话语权的同时代人一样,她们也是娱乐圈正当红的一线女星、无可争议的精英分子。
但这些人走红轨迹却各有不同,有些像一飞冲天的二踢脚炮仗,有些是抛物线,有些正在勾画“心电图”。问李冰冰,回首你自己的走红之路,像什么?她的回答不假思索:“像锁链,由一环套一环的圈,最终形成一根长长的铁链。”
这个回答以心理学去分析,说明在她的心中,虽有自由的向往,同时却是无奈的绊牵。甚至,内心里有一个个冰冷“心锁”无法为外人道。而这些锁链最终形成的,却是坚强倔强牢不可摧的惊人力量。
不知道在她走红的路途上,都遭遇过什么,但李冰冰从94年的《警魂》到98年的《过年回家》,从《天下无贼》到《云水谣》再到现在的《功夫之王》,这一路走来的历史,却十足可以用熬来形容:她长相不算最美,机会不算最佳,和那些时尚达人相比,她朴实到家,因此只能用勤奋拼命一点点获得圈里圈外的认可,甚至有人说,像李冰冰这样的女星,能到达今天的地位,都有些侥幸。
这期间,自然会有太多的悲哀与无奈。写李冰冰,有时像在写别的三十岁女明星,有时像在写自己的儿时玩伴,有时像在写自己多年不见的同窗,有时像在写自己。
不同的成长故事,相同的精神图谱
甭管怎么说,李冰冰如今总算是熬阿熬熬成阿香婆了。
与赵薇周迅徐静蕾这些同时代的女星相比,她们虽有不同的成长故事,却也有着相同的“精神图谱”:
八十年代女星熟知韩国的整容秘密,明晰中外眼霜粉底的LOGO,而李冰冰们在让自己紧跟潮流的同时,耳边却不时响起这样的熟悉旋律——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八十年代女星习惯在博客上大面积绽放各种姿势的LOMO自拍作品,熟知“小学馆”“集英社”“苹果手机”,李冰冰们却还要报华尔街英语,每天用三到七个小时弥补自己知识层面的不足。描写脸蛋,她们会不自主想起“红苹果”;逢感叹,她们下意识会“啊!”遇事,她们会先总结“中心思想”……。
如此多的不同,自然会在李冰冰们的身上留下浓郁的“朴实”标签,李冰冰如是,赵薇徐静蕾同样如是,只是程度不同,和那些时尚洋气的港台女星相比,不少人觉得我们内地的一线女星有些刻板,有些与“真正的艺人气质”脱节。因此,她们不时被痛批着装品味,不时被拿来和那些“青春无敌”去做人为的比较,就像李冰冰,代表高端人群去代言奔驰也能酿出 “口水事件”来。
如果此时,我们想到“生于1976”,甚至用它来为这些女星做出辩解,或许,就会改变我们自己的喜恶判断。
李冰冰说,前阵子看到网上关于那场“奔驰事件”的讨论,她第一个反应是惊讶:“那不就是想活跃气氛,随口的一句玩笑嘛,怎会催生如此多的热闹?是不是平时我的话题太少,大家觉得这样新闻才会有卖点呢?”
幸福是自由还是牵绊?
其实,李冰冰的话题不少,只是她感觉不到而已。
正在摸石头过河的娱乐圈游戏规则,同样需要她去习惯与承受,从朱孝天的电梯,到冠城园的“前夫”……即便李冰冰想去回避,平地上已然不时乍起新闻,形成一次次足以吞噬人的漩涡,看着李冰冰卷入一次次的“绯闻”,忍不住问她:“你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老公?”
“嗨,其实爱情的标准一直在变,少女时代也渴望过白马王子什么的,到后来,想找一个靠得住,善良一点,有能力又心甘情愿被他驯服的男人,再后来,觉得这样完美的男人世界上哪里会有啊,就干脆不让自己有任何标准了……于是,李雪眼看成了超龄未婚女,我成了大龄未婚女,哈哈,看样子也没法实现和恋人心无旁羁旅游的梦想了,只能天天逼着他们吵架干活了(身边的经纪人助理)。”
“你还是赶快找一个男人旅游去吧,成天拽着我们,快成工作狂了!”旁边的李雪火上浇油。
当然,李冰冰也承认,对于七十年代的男女来说,在浪漫激情与务实顾家之间,择偶标准往往更侧重于后者,“纯粹的浪漫毕竟太过虚幻,如果我找,当然希望找一个能对自己家庭与事业发展有帮助的成功男人。”
这时,李冰冰被真实生活压榨出来的理性完全战胜了她双鱼座原应有的浪漫。
白发魔女,涨停板股票?
一直不太想写李冰冰和《功夫之王》。
虽然饭桌上李冰冰没少说拍戏时的趣闻加秘闻,从导演加减戏份到吊维亚不用替身,从龙哥到八爷(谁呀?袁和平?),但在未看到全片之前,我不敢妄自褒贬。虽然,据说这部影片里的“白发魔女”,已经像一支有超强资金介入的股票,随时都有涨停的可能……
随着影片公映日的来临,正在和即将出笼一大批的新闻报道,将会大范围去褒贬这部影片,其或优或劣的主题,和笔者“生于1976”的中心思想无干。
不过,影片里李冰冰“白发魔女”的造型,倒确实有谈一下的必要,此造型经由网路曝光后,大家除“惊艳”了那么一下下,并未想太多,但在西方世界的眼光里,这个来自东方的“白发美女”,正引发一场关乎审美的传奇。
第一次意识到李冰冰要靠白发魔女火一下,源自前不久一个在美国留学的朋友打来的越洋电话。正和他唠别的事,突然他说:“《功夫之王》你看了没?”我说内地还未公映盗版正在暗潮涌动。他说,应该去影院看一下,李冰冰的白发造型因为林青霞的缘故,没唬住他,却唬住了他周围的大批老外。
现在美国不少媒体正在热议这张符合他们审美标准的“东方新面孔”。西方观众对出场不多却亮点不少的李冰冰在片中造型的极力推崇,甚至已经上升到《指环王》里那个白发老头“甘道夫”的高度。看样子,李冰冰可能要在国外火了。
我说李冰冰火了也不稀奇啊,混了那么久,从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概率统计,也该火一把了,当然,稍稍停顿之后,我说:“只是没想到,她居然靠一把白头发,火了。”
那天吃饭时,李冰冰也从侧面印证了她在西方观众心目中的“意外涨停”:“奇怪,以前在国外走红毯,很快就走完了,也没多少人搭理。这次去瑞士,走了自己在国外至今最长时间的一次红毯,那些国外记者都开始大喊‘LI!LI!’,拍了不少照片呢!”
言语间不无得意,为了不让她在“获悉真相”前乐得飘起来,我既没有提那个越洋电话,也没有戳破其中的奥秘。
但我敢和你打五块钱的赌,当年那个背着一大包梨挤火车的东北丫头,其实就是现在叱咤江湖的白发魔女——最为真实的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