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渭清的军衔 刘少奇答江渭清的一封信

2018-0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64年6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三分之一的社队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的论断,要求在"四清"中"划阶级"."搬石头","左"倾指导思想急剧升温.会后,刘少奇赴南方

1964年6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三分之一的社队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的论断,要求在“四清”中“划阶级”、“搬石头”,“左”倾指导思想急剧升温。会后,刘少奇赴南方视察“四清”运动。当刘少奇经过济南时,华东局派魏文伯专程前往迎接,然后陪他到安徽视察。在刘少奇一行抵达合肥时,魏文伯便给江渭清打了个电话,说:“刘少奇对前一段“四清”运动很不满意。这次他脾气大得很,你要有思想准备啊。”

7月14日,刘少奇来到南京,江渭清向刘少奇汇报了江苏省社教的情况。接着,刘少奇亲临正在举行的江苏省委四届四次扩大会议,于7月15日和17日作了两次讲话,被整理成记录。刘少奇在讲话中严厉批评了许多领导浮在上面,不蹲点,就是下去也是“面上跑跑,听听汇报,指示指示”。他认为:现在情况变了,搞调查研究,光靠开调查会不行了,只有领导亲自带工作队,蹲到点上去,直接掌握运动,才能取得第一手材料和经验。

刘说:你当书记的,生病也生得,休息也休得,离职学习也离得,甚至死也死得,为什么离开自己职务蹲半年点就不行?要求省、地、县三级领导都要分期分批,轮流下去蹲点。并强调省、地(市)、县委书记,都必须有两个大队、两个工厂的经验,才有资格当省委书记、地委书记、县委书记。

刘少奇批评了包括江苏省在内的“四清”运动,对此江渭清表达了不同看法。

刘少奇说:“小四清”打了败仗嘛!

江渭清说:不能这么讲。据了解,已经开展社教的社队,60%打了胜仗,是有成绩的;30%比较一般,成绩不够显著;只有10%不够好,需要补课。

针对刘少奇讲话中所说,好的基层干部是少数,公社、大队干部大部分烂掉了。江渭清认为,基层干部多数是好的、比较好的,江苏没有发现烂掉的社、队领导班子。

刘少奇说:你这是没有下去,不知道实际,讲的还是三年前老情况。

江渭清回答:我经常下去,对本省情况是知道的。毛主席也说干部的大多数是好的、比较好的。

刘少奇打断江渭清的话,问他对王光美“桃园经验”的报告有什么看法。江渭清说:从江苏的实际出发,学习精神实质。符合江苏情况的,就学习运用;如果不符合江苏情况,就不照搬。刘少奇说:那你们江苏就不执行了?江渭清回答:不盲目执行。

第二天晚上,刘少奇离开南京前夕,对江渭清严肃地说:你的意见(即“四清”运动是有成绩的,基层干部多数是好的,对王光美的报告不能盲目执行)是不对的。江渭清坚持原来的看法,这就引起了“顶撞”,刘少奇发了脾气。由于两人的分歧未能消除,便为两个月后刘少奇写信批评江渭清埋下了伏笔。

刘少奇和王光美

刘少奇答江渭清的一封信

刘少奇离开南京后,在上海、郑州、武汉、长沙等地视察时继续对领导干部的右倾思想进行批评,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蹲点。8月下旬,中央召开6个大区书记和江苏等8个省委负责干部座谈会议。座谈中,刘少奇提出“反右倾”的问题。他说:“这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们有些同志怕干部躺倒不干,怕影响生产,东也怕,西也怕,就是不怕‘修正主义’,不怕‘和平演变’,不怕脱离群众。这是个什么问题?本质是什么?”

会议期间,刘少奇找江渭清个别谈话,说:“我他看到江苏的一个通知,上面写着要学习你的讲话。为什么不学中央、毛主席的指示,要学你的?”面对刘少奇的问话,江渭清一头雾水。随后,他下去调查,果真发现江苏省委办公厅7月28日拟发的一个文件开头有“各级党委和工作队,都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这篇讲话”(即7月27日江渭清在江苏省地、市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于是,江渭清便让秘书打电话给省委办公厅,指出这是—个严重的政治性错误,今后在任何时候,都要认真学习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和毛主席、刘少奇同志以及中央负责同志的指示。电话责成省委办公厅把这个“通知”作废。9月1日,江苏省委办公厅检讨了未经江渭清和书记处同意和审批,擅自拟发通知是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错误行为”。

9月8日,江渭清以个人名义给刘少奇写信,检讨了省委办公厅要求学习江渭清的一篇讲话,是个严重的错误,并由江渭清本人承担了领导责任。

江渭清

收到江渭清的上述信件后,刘少奇于9月30日便给他回信,批评江渭清给他信中关于“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我们都必须学习中央、毛主席及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指示,否则,将犯更大的错误”等说法。由此,刘少奇提出了“我们应当向谁学习的问题”,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向一切有真理的人学习”。

信中还说:你是中央候补委员,大区书记之一,又是省委第一书记,职位也是很高的。为什么要各地、市、县委学习你的一篇讲话,就是“严重错误”呢?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这篇讲话的内容是不是值得各级干部学习。刘少奇认为,江渭清的这篇讲话是“不值得学习”的,“基本上是一篇教条主义的讲话”。

此外,刘少奇在复信中重提了8月中央座谈会期间同江渭清的谈话,说:

“我和你在北京的那次谈话中,我向你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了解江苏的情况,是比十年前更多了,还是比十年以前更少了呢?毛主席说,我们有些干部‘高官厚禄,养尊处优,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你和江苏的许多同志是不是除外的呢?对于第二个问题,你当时就回答,你和江苏的同志不能除外。

对于第一个问题你当时不好回答我,在我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之后,你最后也承认,你对于江苏社会上当前的许多重要情况,特别是当前阶级斗争的情况,比十年以前是了解得更少了,而不是更多。严重的问题就在这里。当然,这个问题不仅是你们那里有,中央许多部门,许多负责同志,许多省、市、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的负责同志不同程度都有这个问题。”

在信末,刘少奇还要求江苏省委开会讨论这封信,并将讨论情况向他报告。

江渭清接到刘少奇来信后,立即召开江苏省委常委会议,在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并表态接受刘少奇的批评,要求省委常委对他本人开展批评。省委常委会认为,“少奇同志的批评,不只是对江渭清同志个人的,同样也是对省委所有常委同志和各级许多领导干部的”。10月l5日,江苏省委发出《印发刘少奇同志答江渭清同志的一封信》的文件。

10月20日,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讨论刘少奇同志答江渭清同志的一封信的指示》,批转江苏省委印发的《刘少奇同志答江渭清同志一封信》及附件(包括江渭清给刘少奇的信),要求在“四清”运动中开展“反右倾”。中央认为,“这封信上所批评的江渭清同志的缺点,不只是他一个人有,所有这些同志都应当进行检查。”

随后,根据刘少奇和中央“反右倾”的指示精神,各地领导干部纷纷检查自己在社教运动中的右倾思想, 纷纷下基层蹲点,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毛泽东的态度

1964年9月25日、10月18日,毛泽东两次对刘少奇给江渭清的复信写了批语,对领导干部的右倾思想进行了批评,肯定了刘少奇“反右倾”的举动。他指出:“你的信写得很好。存在着的问题,正是要照你写的那样去解决。我们的干部中,自以为是的很不少。其原因之一,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因此,不厌其烦地宣传这种认识论,是非常必要的。”毛泽东还对这封信作了亲笔修改,添加了一些如何正确认识客观真理等话。

然而到了1964年年底,形势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据江渭清回忆:

1964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问江渭清,刘少奇对他的批评,检讨了没有?江渭清回答:开始不检讨;刘少奇给他写信以后,作了检讨,但不深刻,还要再检讨。毛泽东听后说: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这么回事。你感到批评对的,就检讨;不对的,就申诉;申诉还解决不了,就等历史作结论。

毛泽东还当着江渭清和刘少奇的面,说:“少奇同志给你的一封信,是错误的。你的意见是对的,少奇意见是错的。”

1965年11月,毛泽东来江苏视察,江渭清汇报了要按照刘少奇答复江渭清的一封信的精神,进一步检查省委的思想作风。毛泽东听了惊讶地问:“你们还要作检讨?”江渭清回答:“少奇同志对我的批评,给我教育很大,每检讨一次就有一次收获。”毛泽东说:好嘛,你们就检讨嘛。接着他叮嘱:检讨也要“一分为二”,不要说得一无是处。

毛泽东对刘少奇这封信的态度发生变化原因何在呢?其实,在1964年底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二十三条》过程中,关于“四清”矛盾的性质和运动的搞法等问题上,已经暴露了毛泽东与刘少奇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思想分歧。毛泽东对刘少奇指导“四清”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基于这种背景,在江渭清与刘少奇关于“四清”运动的争论中,毛泽东站在了江渭清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