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爽华大 以大平台为支撑 华大基因建设世界最大基因工厂

2018-02-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2年12月20日,<自然>杂志评选出2012年世界科学界年度十大人物.36岁的华大基因执行院长王俊当选,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华大基因在基础科研的影响力已经

2012年12月20日,《自然》杂志评选出2012年世界科学界年度十大人物。36岁的华大基因执行院长王俊当选,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华大基因在基础科研的影响力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可。

2007年以来,华大基因的收入每年以3倍的速度增长,在权威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的数量,占全国发表总数的20%~30%。《自然》这样评价华大基因:“一家中国研究院的野心,正在造就世界最大的基因工厂”。

昨日,华大基因新闻发言人杨碧澄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大目前的成就,最根本归功于对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高度重视,来自产学研一体的发展模式,以研带产,以产养研,大科学、大产业为目标,以大平台为支撑的科学技术和产业联动体系。

成就世界基因组学领域最大研究平台

据了解,12年间,华大基因的科研人员由初创时的不足10人,发展到如今的近4000人;截至2012年底,华大基因研究院已在《自然》、《科学》、《细胞》、《新英格兰医学》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和已被接受的论文达近60篇。华大基因累计申请发明专利512项,其中已授权121项。

2012年,华大基因销售收入近10亿元,其中50%来自国外。目前,华大基因已在北京、天津、上海、香港、广州、杭州、武汉、青岛、西安等地建立实验室、临床中心或分支机构,在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也分别建立分支机构。

华大基因已成为世界基因组学领域研究人员最多、平台规模最大、成果众多的研究机构,并与美国布罗德研究所(Broad)、英国桑格中心(Sanger)一起,被公认为世界上测序和分析能力最强的三大基因组研究机构。

唯重能力“不拘一格降人才”

外界不无猜测:华大,是一家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民间机构,像王俊这样的高科技领军人才,如何会出现在华大这样的机构中?

杨碧澄介绍,华大有独特的人才培育模式,通过自己培养人才、大胆使用人才,走出了一个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的路。不重学历,唯重能力,吸引并聚集一大批青年俊杰。

现年37岁的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王俊,已在国外顶尖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成为国内发表高水平论文最多的科学家。26岁的李英睿和27岁的徐讯,都在华大工作6年,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全球范围也属罕见,如今李英睿是华大科技的CEO,徐讯是华大研究院的副院长,领导着上千人的科研队伍。

人大附中高二学生赵柏闻,17岁就放弃高考进入华大,现带领着一个由近10位外国教授、博士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展高智商的基因组研究工作。

华大作为领军企业,应对未来的产业变局,有哪些方面的布局,如何保持领先地位?杨碧澄表示,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要进入国际一流行列,一是方法要比别人新,二是速度要比别人快,三是规模要比别人大。华大基因研究院从院长到科技人员,都有一股特殊精神,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国际一流,绝不重复别人的工作”。她介绍,未来华大基因将加速组学技术在健康和农业领域的应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