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性格特点

2017-12-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米开朗基罗性格特点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为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在其九十年的漫长人生之中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无不展示着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灵魂,这些作

米开朗基罗性格特点

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为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在其九十年的漫长人生之中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无不展示着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灵魂,这些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米开朗基罗性格特点是米开朗基罗能够成功的关键,在米开朗基罗的身上充分的体现着性格决定命运的预言。

米开朗基罗画像

米开朗基罗性格特点一:米开朗基罗性格上比较孤僻,正是这种不喜欢与人接触,不喜欢人际交往的个性,使得他能够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上,也使得米开朗基罗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完善自己的作品,从而达到艺术的巅峰,性格上的孤僻使得米开朗基罗获得了艺术上的成功,但是也使得米开朗基罗在婚姻上不如意,甚至是不去想婚姻的事情,最终使得他终生未婚。

米开朗基罗性格特点二:米开朗基罗性格坚韧,特别能吃苦耐劳。正是这种性格特点使得米开朗基罗在艰苦的创作之路上翻越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艺术创作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在米开朗基罗创作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的时候,米开朗基罗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在这漫长的创作时间中米开朗基罗每天仰着头工作,导致米开朗基罗的脖子无法做到低头。

米开朗基罗性格特点三:米开朗基罗性格慷慨,他分赠掉了大量自己的作品。他说过:“不管我多么有钱,我的生活始终过得如同贫人一样。”他从来不想那一切构成庸人生活涵义的东西。他吝惜的唯有他的精力。

揭秘米开朗基罗老师是谁

米开朗基罗是一位在绘画方面很有才能的人,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甚至是建筑方面,他都有着拿手的本领。谈到米开朗基罗老师,能教育出这么优秀的学生,肯定也丝毫不逊色,那么米开朗基罗老师是谁呢?

多纳泰罗图片

因为各种原因,米开朗基罗有多位老师给他传授知识,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米开朗基罗老师贝托,米开朗基罗成为贝托的学生是通过别人的介绍才让他们成为师生的关系。贝托给米开朗基罗传授的知识主要是雕塑方面的专业知识。贝托虽然当米开朗基罗的老师只有短短的一到两年的时间,别看时间段,就这段时间,让米开朗基罗不仅掌握了雕塑方面的要领,还把贝托在雕塑上的精华都学到了。之后虽然贝托不再是米开朗基罗的老师了,但米开朗基罗仍然专心学习他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能力逐渐提高。

当然,仅仅这一位老师的指点还是不够的,米开朗基罗老师多纳泰罗,他可是那个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能得到这位老师的指点,真的是对他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多纳泰罗看到了米开朗基罗的才能,起初先让米开朗基罗帮助他完成自己作品的收尾工作。慢慢地,便在学习过程中把多纳泰罗自己一生的心得都亲自传授给了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凭借这两位优秀的老师给他传授的知识,让他在绘画方面的才能得到了质的突破。

米开朗琪罗的痛苦是怎样的一种痛苦

痛苦有很多种形式,有物质匮乏、经济窘迫的痛苦,有精神受限、心灵遭创的痛苦。米开朗基罗痛苦属于后一种,他痛苦的根源在于总是被迫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因为他的爱好是雕塑,一直想成为一位著名的雕塑家而不是画家,但是教皇却总是让他去作画,而且每一次作画还会受到小人的诬陷和诽谤。

米开朗基罗图片

米开朗基罗痛苦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他的灵魂都透着痛苦。他几乎没有吃饭的时间,更没有什么休息的时候。他的精神和肉体已经被持续不断的超负荷工作给拖垮了,他一直在和患难作斗争。可能只有当《酒神巴库斯》、《大卫》等一个个被禁锢的躯体从石头中解脱出来的时候,米开朗基罗才会感到自己的灵魂也被解放了,自己也似乎不再那么痛苦了。不过,米开朗基罗有时也认为痛苦可以让他保持清醒与敏锐,他把痛苦转化成了创作的热情。崇尚自由的他不得不长时间仰着头在天花板上画画,让他到最后看起来更像一位老人。

米开朗基罗精神上所受的痛苦比他的肉体更厉害。自卑、多疑、孤僻侵蚀着他;他想躲避权贵,却又不得不为教皇工作;他宁愿自己过着捉襟见肘的贫贱生活,也不会拒绝家里人向他伸手要钱。到了晚年,他痛苦地回顾自己的一生,看到曾经的巨作未完的未完,被毁的被毁。他感到力不从心了。

也许这才是米开朗基罗最大的痛苦吧。

米开朗基罗建筑作品特点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非常著名的雕塑家,同时还是一名很厉害的建筑师,他的创作风格竟然影响了将近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圣彼得大教堂图片

米开朗基罗建筑作品虽然不多,但件件都成就非凡、影响深远,极具创造性。可以说米氏出品,必属精品。他善于把雕刻同建筑结合起来,设计的建筑层次分明,立体感很强,和他的雕刻风格一样显得刚劲有力。他的建筑代表作有:美第奇家庙、劳伦齐阿图书室前厅、卡比多广场以及圣彼得大教堂等。

美第奇家庙从已经完成的那部分来看,它的设计严密紧凑,尺度把握得很好,是建筑和雕刻紧密联系的典型。劳伦齐阿图书室前厅表现出很强的整体性。它正中的台阶造形富于变化,局部的曲线处理和四壁的直线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卡比多广场建筑群位于卡比多山上,它的形式是独创的,它整体呈对称的梯形。建筑的立面虽然都不算很高大,但是显得很有力。广场中间的罗马皇帝青铜像和栏杆边的石像组成了很有层次感的景观。它是建筑和雕刻的综合体。

米开朗基罗逝世的时候,圣彼得大教堂的大部分工程还没有开始建造。但是他完成了教堂穹顶的模型,后来的建筑师们按照模型建成了穹顶。它是人类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可惜后来它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坏。

米开朗基罗建筑作品气势磅礴、威武雄壮,这与他坎坷悲剧的一生似乎是分不开的。

米开朗基罗25岁一举成名

25岁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可能从大学校园走出来时间不长,也可能刚参加工作不久。但米开朗基罗25岁的时候已经在罗马名声大噪了,势不可挡地成为雕刻界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

米开朗基罗图片

《哀悼基督》的问世让25岁的米开朗基罗风光无限、衣锦还乡,这一切与他多彩的童年是密不可分的。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家里,周围所处的环境不是山里就是采石场。所以他渐渐熟悉了雕刻所需的工具并掌握了高超的石刻技术,他对石头非常敏感。13岁那年他又被送到画坊学画,同样以很快的速度掌握了绘画技巧,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天才。几年后,他开始了雕塑的创作。由于他天赋异禀加上备受器重,他的雕塑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哀悼基督》是米开朗基罗25岁时的成名之作,也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这件作品刻画了圣母青春永恒的美,表现了一位母亲失去儿子的悲痛之情。他同年的作品《彼耶达》也同样表现了圣母的温柔和母爱的伟大。从这些雕像的面容似乎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种表现手法是他25岁前后作品的风格。而这些作品也正是米开朗基罗内心世界的独白,深刻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怀和主张自由平等的世界观。

米开朗基罗在艺术之路上一直精益求精,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创作思路。这从他25岁时的作品中就可见一般。

米开朗基罗外貌介绍

关于米开朗基罗外貌,最著名的要数《名人传》中对他的描写。

米开朗基罗图片

里面大概说他头比较大,眉骨比较高,两只耳朵也非常突出,也就是有点类似俗称的招风耳。脸孔很长而表情显得忧郁,眼睛炯炯有神但是看上去不算大,鼻子是扁平的。他身材中等,双肩倒比较宽阔,看上去好像比较有安全感。可是躯体比较瘦削,整个体型虽然有点像倒三角,但是在安全感上又打了一些折扣。

还有人说他竟然有一头浓密的黑发,脑袋圆圆的,额头方方的,上面布满了皱纹。对他的眼睛描述比较细致,说他眼神锐利但是又小又悲伤,眼珠是深褐色的但上面有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而且颜色经常会变化。体型属于精瘦型。

无论对米开朗基罗外貌的说法哪种比较准确,在文艺复兴那个非常讲究仪表的时代,他的长相绝对可以说是很糟糕的。所以,很多人认为米开朗基罗终身都没有结婚就是因为其貌不扬,导致他的内心非常自卑。他不怎么喜欢漂亮女人,甚至有女人的地方就会觉得受不了。虽然他也经常画女人,但画的不是那种青春洋溢的美女,而是成熟的女人甚至是不漂亮的女人。那个时期的艺术家们都认为女人的肉体是美的体现,米开朗基罗却对女人的肉体美视而不见。

可是,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米开朗基罗非常自信、傲慢,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外貌而有所自卑,而且他非常慈祥、善良。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无论米开朗基罗外貌怎样,都不能阻止他成为一名“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