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砚辉书画 特别推荐:王砚辉先生诗书画三品(下)
中广网银川12月26日消息(记者 廉军)从中国艺术本身的优势与特点看,书画同源、诗画一体,诗书画相映生辉,有着悠久的传统,并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认同。由于诗与画在意蕴上相连,境界上同构;书与画在位置上相应,形态上协调,使中国画实际上形成了以画为主体,诗、书同为辅翼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在书法艺术达到一定境界时,砚辉先生又开始诗书画三艺齐头并进,他的画有长安画派的风格,朴实厚重,笔淋漓酣畅。
地域对一个艺术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反过来艺术家又表征影响着地域,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精英是一方人共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文化背景的折射反映到个性中的精神现象。
这也是一个文化源和文化依附的问题。三秦文化教育积淀深厚的旬邑为他的打下了厚实的文化底蕴。 诗为画魂,书为画骨,绘画与诗词、书法的关系愈加密切,可说是同源同根,若合一契。
“诗书画”是中国文人画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有称为“三绝奇才”的郑板桥,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诗书画一体,成为传世的珍品。宋代苏东坡、米友仁、赵佶,金代王庭筠,元代赵子昂,以及号称“绘画四大家”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还有元明之际的王冕,俱是典型的诗书画兼擅的文人画家,他们或自画自题,或相互题跋,体现了中国的诗、书、画一体的独特面貌。
明代的“吴门画派”,清代的“清六家”、“四高僧”、“扬州八怪”等“文人画”群体,同时也是诗、书、画兼擅的群体,在中国的“三绝”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种优秀的传统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像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林散之等,无一不是“三绝”群体中的佼佼者。可以看出,是追求圆通和融的中国文化,滋养、造就了如此众多的艺术全才;同时,这些艺术全才也丰富和凸显了中国文化的圆通和融的传统艺术精神。
六条屏
诗书画结合,是中华民族美学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我国书画艺术所独具的特色。砚辉先生虽非科班出身,但诗词歌赋却颇有功底。笔者从他近年创作的上百首作品中选取几首,以供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