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李玉兰 爱 让我融入这座城市 韩国李玉兰谈在烟感受
胶东在线消息“七年,在岁月的长河中,不过是一滴并不起眼的浪花而已。然而,如果在烟台这样一座充满魅力的地方生活了七年,你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在自己的脑海里镌刻进这样四个字了———刻骨铭心。”
说起烟台,李玉兰这位正在烟台师范学院学习汉语的韩国女士一脸灿烂:“七年中,我们一步一步地走近烟台。现在,我们一家三口已经与这座美丽的城市完全融在了一起———一起呼吸,一起工作,也一起生活。”
1997年,李玉兰带着11岁的孩子,从韩国仁川来到烟台,与先期来到这里投资兴业的丈夫印熙东一起,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
七年前的烟台,在李玉兰的记忆中,无疑是陌生的:陌生的人,陌生的语言,陌生的环境。当时,丈夫印熙东在一家汽车厂工作,孩子在开发区一所学校念小学四年级。每天,她除了为丈夫和孩子准备一日三餐外,就是例行地收拾卫生。再就是在家听听音乐、阅读报刊杂志,由于申请安装了卫星地面接收设备,还能收看韩国的电视节目。尽管如此,仍然感到孤独和无聊。
“那时的开发区商场少,购物很不方便。尤其是上街购物,由于汉语一窍不通,我遭遇过不少因语言引起的尴尬。但是,慢慢地,我开始独自出去活动,开始骑自行车,还发现了那片美丽的海滩。”李玉兰说:“烟台的天空是蓝的,海水也是蓝的。在蓝色的环境中,我的心情也开始变得蓝蓝的。”
后来,李玉兰发现身边的韩国人越来越多。“很多时候,我去农贸市场买菜时,一不小心就会遇见韩国人。”为了更好地融入烟台生活,2001年,李玉兰还跨出韩国太太在烟台的“小圈圈”,走进了烟台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的课堂。
学汉语,开始让李玉兰和她的家人与烟台越走越近。“以前我买菜从不会砍价,现在我喜欢上了逛大润发,逛家家悦,还学会了与菜农讨价还价。”
在李玉兰眼里,七年不算长,但烟台的变化却很大。由于学会了汉语,她还开始翻起了报纸。并通过烟台报纸,知道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崛起了现代化的滨海景区,改造了面貌一新的南大街,还引来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此外,我们的很多韩国企业也到烟台投资来了。”李玉兰如数家珍:LG、大宇、泰信……“现在,我丈夫也进入了大宇重工的叉车厂工作,刚来烟台时才11岁的孩子也长大成人了,目前已进入烟台韩国学校念高中了。
当听说来自SOS儿童村的孤儿考上大学,长岛渔民舍生忘死谱写出中国海难救助史上最成功的救助时……李玉兰心里时常涌起一种自豪,一种感动。“爱,在这座城市流淌。而当你曾在一座时刻流淌着爱的城市里生活七年之后,能不为她而自豪而感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