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张颖恶心 108名公众昨走进外交部 面对面提问李外长
南方网讯 距离去年12月23日仅半年时间,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再次与普通民众畅谈国事外交。不过,与半年前通过网络与网友交流相比,昨天(20日)的李肇星外长就在外交部大楼寓意世界和平的橄榄厅里,面对面与108位关心外交事务的普通公众亲切交流。
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亲自接待了参观群众
现场外交官列队迎公众
昨天是外交部第二次公众开放日。早上7时不到,从山东淄博进京的周光华就赶到外交部大楼北门,但还有人比他来得更早。受邀参观外交部的普通公众来自北京、天津、广东、广西、江苏、吉林等8省、市、自治区。其中,年纪最小的是13岁的中学生,最大者是一位八旬老红军。
8时左右,108名普通公众经过大门值勤的威武武警,踏着红地毯走进“神秘”的外交部大楼。在大门口,外交部部长助理沈国放带领办公厅、档案馆、新闻司、领事司、干部司主要领导整齐列队笑迎宾客。
“以前在电视中经常看到作为发言人出现的沈国放部长助理,没想到他竟会来迎接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自朝阳区的几位代表如是说。“我可以跟您合影吗?”在沈国放爽朗的应允声中,大大小小相机的闪光灯闪个不停。
对话 年轻学生发问李外长
8时30分,橄榄厅内一阵骚动,身穿灰色衬衣的李肇星部长来到参观者中间,他陪同胡锦涛主席出访才回国,立即又要飞赴外地参加一个高层会议。
“欢迎大家到外交部来,外交部是人民的外交部,欢迎大家参观。”带着浓厚的山东口音和亲切的微笑,李肇星向将他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参观者说,“欢迎你们给祖国的外交工作提供智慧和建议,也希望你们给外交部工作以监督和帮助。”
李外长随后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外交部的基本情况,以及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发展情况。“外交部愿意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大家的指导。”在赶往机场前,李外长特意抽出几分钟让大家提问。
“请问李外长,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是否有一个时间表?”外长话音刚落,站在他身边的一位年轻学生就“蹦”了出来发问,他与李外长几乎是脸贴着脸。
“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来解决,我们当然希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李外长的回答赢得热烈掌声。
身着统一校服的北京宏志中学的张秋菊等5名同学最为幸运,李外长除了与他们合影外,还应其要求亲笔留言:天天向上为祖国!
客串新闻发布厅里当“记者”
只有国内外主要媒体记者才能进的新闻发布厅是参观的第二站。在介绍完外交工作情况后,孔泉如平常主持记者会一样说,“我和其他几位司长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请问,针对新欧盟和老欧盟的差异,在外交工作上是否有不同的政策?”“我是2005届毕业生,想知道这几年外交部招考公务员的情况。”……三位司长对大家的提问均给予认真回答。
有参观者表示,新闻发布厅是外交部发布重大外交新闻和阐述我重大外交立场的“前沿阵地”,这次得以亲临现场,并以“记者”身份向外交官提问,对外交工作有了真实的感受,也是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
大家随后还参观了外交部护照签证大厅和部史展厅等,12时许,整场参观结束。在外交官的欢送下,参观者依依不舍地走出外交部大门。
目的 外交工作需要公众参与
外交部为什么要向公众开放?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孔泉有如下朴实的回答:一是外交部以前跟国外的人打交道很多,反而与国内接触少,这很不正常。因为外交部本身就是人民的机构、政府的机构,在拿纳税人的钱做事,在做什么事呢?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人民知道。
二是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外交部想让大家知道,现在的外交政策是符合我们人民、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最高利益的。通过向公众开放,向公众解释现在的外交政策,希望得到公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三是出国的公民越来越多,他们在国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合法权益的维护是外交部驻外使馆的最主要工作之一,在这方面有很多事情需要与公众沟通。四是现在我国在海外的经济活动很多,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加强与这些机构的互动与沟通。
孔泉还补充说,外交政策也希望公众参与,通过公众开放日活动,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是批评,让外交部吸取营养。他强调,人民的参与是开展外交工作的力量源泉。
渠道 你也可以走进外交部
今年年初新成立的外交部公众外交处李明刚处长表示,公众开放日今后将机制化,普通公众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外交部。 据了解,公众开放日活动的参加者主要是外交部网站“中国外交论坛”、人民网、新华网等论坛上关心外交事务的网友,以及关心外交事务、给外交部写信的热心公众,还有由部分媒体推荐的读者代表。如果您关心外交事务,通过以上渠道,就有机会受到邀请走进外交部,亲身感受我国的外交工作。
插曲中国外长坐上波兰总统专机
孔泉向参观者介绍中国外交情况时,讲述了一个故事。6月10日,外长李肇星受指派,以胡锦涛主席特使身份前往美国,参加定于6月11日举行的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葬礼。李外长当时在波兰华沙,由于距离太远,遇到了难题:如果赶回国内再赴华盛顿,就会错过葬礼。
听到这个消息后,波兰总统让李外长一起乘坐他的总统专机赴美。
孔泉用一句话对此事进行了概括:“中国的外交部长乘坐波兰总统的专机,参加美国前总统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