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副校长李萍、羊城晚报副总编辑陈心宇对话贫困大学生

2018-03-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何看待"捐助.受助与责任",常怀感恩之心常做益人之事本报记者区健妍实习生冯明媚前日,广东佛山顺德国华纪念中学隆重举行了2006年暑期做人做

如何看待“捐助、受助与责任”,常怀感恩之心常做益人之事

本报记者区健妍实习生冯明媚

前日,广东佛山顺德国华纪念中学隆重举行了2006年暑期做人做事智慧研修班。著名伦理学家、中山大学副校长李萍教授,资深教育记者、本报副总编辑陈心宇做客国华园, 与该校2005届、2006届———如今已是大学生身份的244名毕业生,展开一场主题为“捐助、受助与责任”的对话。

如何回首磨难?

获得最大恩典幸运而又幸福

李萍:“国华”创造了很多奇迹,它是捐助人和受助人的理想相结合的载体。很多人觉得这样一所学校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证明,你们是幸运的。尽管家庭贫困等因素带来了很多磨难,但你们没有失去理想,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你们得到了一个最大的恩典,再次获得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因此你们又是幸福的。

陈心宇:记得四年前第一次见到你们,大家还是很内向、不愿意说话的孩子,现在长大了,从大家昂首挺胸的姿态中看到了成长与变化,比以前更自信、更积极了,非常开心。现在大家考上大学了,应该开始思考一些事情。当初得到这样一个机会,你们是怎么想的?

陈文全(同学):当初接到国华的录取通知书,我有点不敢相信。最初是抱着无路可走、冒险一试的想法报考的。我很惊讶会有这么一个大企业家不求名利、不求回报,一心助学。我很感动,也很鼓舞,希望以后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为国家为社会做点实事。

如何看待受助?

只有心怀感恩才有远大胸怀

陈心宇: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变化翻天覆地,社会对捐助现象有不同的看法,也有很多困惑。有的人会觉得,受助是天经地义的,有的人感觉像“中奖”、“天上掉馅饼”,还有很多人面对帮助一直心存感恩。前两者是要不得的,没有一个正常的思想,就会扭曲心灵,没有感恩之心,违背法理伦常,就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要让做好事的人心寒。

李萍: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一定。贫穷是一份宝贵的经历,而不是一个包袱和负担。我的童年父亲早逝,日子也过得很清苦,但有两句话我印象尤深:人穷志不穷;做人要将心比心。我从来不觉得什么东西非我不可、非我莫属,每次得到帮助,我都会有一份感恩之心。我觉得只有心怀感恩,才会有远大的胸怀,才会有追求梦想的情怀。

如何看待回报?

只要不弃责任作出有益贡献

陈心宇:如今有太多人不懂得感恩了,很多人有仇富心理。如果受助者“欲壑难填”,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那就是“以怨报德”。捐助者与受助者之间往往没有一纸契约,不受法律约束,用“道义”二字最能拷问人的心灵。

李萍:不同的生活追求会造就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个性又会走出不同的路。前段时间丛飞的相关报道中提到,一个曾经受他资助的已经工作的大学生,在接受媒体电话采访他的时候冷言相对:你们凭什么将我的事公之于众?我觉得这个人很可悲,金钱的贫困不要紧,心灵的贫困最可悲。

这也是当下大学教育的“耻辱”,他获得了知识,却不懂得“以德报德”。做人不能忘本,忘了本就等于没有了“根”,做人做事没有根就是没有基础,生活、心灵都会游离不定。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尽一己之力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最好的感恩方式。

如何看待感恩?

道义拷问心灵尽力回报社会

杨东耳(学生):小时候我妈妈多病痛,我想当一名医生;后来看见村里很多小朋友成天打架不爱学习,我又想当一名老师;后来看了很多写保家卫国的书,又想当一名军人。现在我的志愿是当一个县官。我的家乡在粤西徐闻,那里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尽可能往外跑,千万别回来”,我想如果我能有这样的机会,一定会尽我最大的能力把家乡建设好。

李萍:我给你的想法打99分。因为你的理想当中始终贯穿一种“责任”,母亲、家乡、国家,你每个阶段的理想职业都体现了你身上的责任感。但有1分值得商榷。你说将来希望当县官,这不是坐而论道。年轻人应该用什么方式报效社会?我觉得不能以具体职位局限自己的发展。你将来是否能当成县官,不是理想而定,万一当不成,你会有失落甚至自我放弃的心理,人生道路会越走越窄。只要不放弃责任,对社会作有意义的贡献就行了。

小资料:

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资助下,顺德国华纪念中学从2002年起先后在全国各地招收了500多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为他们无偿提供读高中、上大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