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烈士塑像在杨开慧烈士陵园揭幕
本报讯(记者 周小华 通讯员 李文杰) 60年前,他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60年后,他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今年是毛岸英烈士为国捐躯60周年。昨日,毛岸英烈士塑像在杨开慧烈士陵园揭幕。岸英终于和自己的母亲、外婆、外公等亲人“团聚”在家乡板仓。刘思齐女士及子女,中共克山县委负责人,毛岸青纪念馆负责人,毛岸英小学负责人以及长沙县有关负责人出席揭幕式并向烈士塑像献花。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长沙县板仓,8岁时就因母亲杨开慧被捕而随同入狱,母亲英勇牺牲后他和两个弟弟毛岸青、毛岸龙流落上海。1936年,他和毛岸青二人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并参加了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
1950年10月,毛岸英向党中央、毛泽东提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申请,很快得到批准,担任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彭德怀称他为“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1950年11月25日,志愿军司令部突遭美军空袭,毛岸英壮烈牺牲,年仅28岁。毛泽东得知噩耗后指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坚持让毛岸英与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一起长眠异国。
毛岸英烈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长沙县不少政协委员建议,希望在长沙县杨开慧烈士陵园为毛岸英烈士建一尊雕像。长沙县政协七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常委会议决定采纳这一建议。随后,长沙县政协委员捐资为其建雕像。毛岸英烈士塑像高2.8米,由将军红花岗岩雕刻而成。塑像前的白色大理石上镌刻着“志愿军的第一人”几个金色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