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立风书旅人 钟立风 x 书旅人:坦然面对没有感受
印象中不是第一次读钟立风的书,但检索过自己写过的随感,却没有为他的文字作品记述点什么,音乐作品的推荐倒是有的,其实也夹杂了一两句文字作品的琐碎印象。我猜想这其间必定有一些错失的地方,只是现如今任凭我如何回想,依旧无法找寻到线索。
进入到工作状态之后,读书的速度明显放慢了不少,每天在菜市场这样的人间烟火里穿行,坐在桌前的时间自然就会少了许多,能够闲下来翻两页的心境也就没有了。所以,钟立风的这一本收集了百余篇读书、旅行等文艺随感的作品集《书旅人》,我花了较以前不知多了几倍的时间才将它读完。
翻一翻,看一看,遇到工作忙时,便只能停一停,放一放,折页在包里摸来摸去,读完前面,看看后面,偶尔又读回到前面,挺像他在书中提及的那种随性的状态。寻常人的人生大概就是这样拖泥带水的状态吧。
这本书的编辑在书的最后,将钟立风在整本文字作品中提及的书目列了出来,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张极具钟立风个人特质的“书单”,看得出来他的阅读是有他自己的风格的,与我阅读的重合度并不大,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他的音乐作品丰富文学意象的根源。
早年钟立风的音乐作品还算是比较通俗意义上的民谣风,最近几年开始变得“生涩”起来,初听会不太容易捕捉到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核,我猜想这样的转变大概也与他在阅读、旅行和写作上的积淀相关。这是一个古老的把戏,创作者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核,藏在各式各样外在繁复的外壳之中,然后静待频率相同的有缘人去解开那个扣。
我并不意外钟立风在文字表达上有让人折服的地方,特别是几个写人的篇章,有一篇叫《古典即自由》三言两者说到了一个曾经身在体制内并且最终走出体制成为一位低调且有灵气的艺术家。他一言道破了一件其实我也在思考的问题,那就是人其实就是一个矛盾体,创作者尤其是,在农业局上班大提琴乐手就是矛盾体,而这些外在的冲突与不平衡成就了内心里灵感的源泉。
在文中,钟立风也回顾他的北漂年代,他初涉写作时的状态。他说他那个时候疯狂地写稿,但从没有想过要投稿,要出版,只是心里涌动着无数的碎片、影像和故事,迫不及待地要把它们写出来,而在书写的过程之中,手上的笔仿佛会引领自己前往、转调、迷失又循环往复。
他记述下来的这种感受,我似乎也曾有过。在过往十余年里,我也一直在写,却不曾考虑过这些文字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在陌生人面前,有些东西单纯地就是碎片化的记述,除了用来抵抗年老失忆之外,似乎根本没有任何传播的价值,可是写着写着就会看通透一些自己的历程,就会深抵人心的某些柔软处,这些收获远比那些文字印在纸上,变成铅字来得大。
他也认同阅读就是一种爱好,与抽烟、喝酒并没有什么两样,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时间的流逝充满了欢愉”。如果怀抱着做大学问、积累知识去阅读,可能功利目的强烈了些,而势必会少掉许多信马由缰的乐趣。读到这篇叫着《墨花游戏》的短文,我便不再纠结那些年我缘何不曾为他的文字作品记述下任何随感了。没有就是没有,完全没有必要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