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红资料 马燕红个人资料
早在1979年,中国刚刚恢复在国际奥组委的席位时,国际体坛对中国还并不熟悉。那年,一个名叫马燕红15岁的小姑娘为中国赢得了历史性的第一个奥运项目的世界冠军。马燕红是《人民画报》1980年第6期封面人物、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位体操世界冠军、也是中国第一块体操奥运金牌的获得者,马燕红被誉为“中国体操走向世界高峰的报春花”。 2007年,马燕红成为继李宁之后第二位入选世界体操名人堂的中国人。
1963年7月5日,马燕红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工人家庭。7岁时,她在和平街二小的体育老师单青把她领入了体操的大门,8岁进入什刹海业余体校。那时,国内知道体操这个运动项目的人还很少。与许多别的孩子不同,马燕红从一开始就对体操“喜欢得要命”,把它当作玩一样的事情来做。
虽然训练辛苦,有时还很单调乏味和寂寞,她曾用“烙大饼”来形容最初练体操的感受,即“先折三十个前滚翻,再折三十个后滚翻,然后是侧身翻。就像在烙饼,这面烤一下,那面烤一下。
”但是,看见别人能做的动作,她也希望自己会,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马燕红的天资并不特别适合体操,尤其腿部力量较弱。女子体操4个项目中,除高低杠外,其余3个项目都对腿部力量有较高要求。
但她的膝盖、脚尖特别漂亮,无需任何刻意雕琢修饰,自然状态的倒立就格外优美。至今谈起此事,马燕红仍非常感谢什刹海体校的教练林若克,是他独到的眼光,发现了她这匹“千里马”。 1975年,马燕红入选“八一”体操队。
教练周济川是另一位她体操生涯中的伯乐。她感慨说,“如果没有他,我也许根本成不了世界冠军。”周教练没有按部就班地按照一般程式来训练,而是根据马燕红的身体特点,刻意让她在高低杠项目上扬长补短、精雕细琢,使她形成了“以直臂、直体大摆落下”技术为特点的风格,并练就了高难度的崭新动作“马燕红下”。
她说练体操和武林高手练武功有几分神似:“通过一定数量的积累,会达到一个质的飞跃,越来越驾轻就熟、收放自如。知道什么地方可以用一种巧劲儿,一种内在的韵律感就出来了。那种感觉,不练到一定火候,很难体会,而一旦有了,非常美妙。”
洛衫机奥运会:用意念战胜自己
摘取了1979年那枚历史性的金牌后,鲜花、掌声、赞美声如潮水般涌来。对于一个15岁的孩子,如何正视和面对这些赞美,并不是一件易事。由于身体上的伤痛、体重增加、青春期的焦虑等原因,在接下来的一连串国内外大型比赛中,马燕红一再受挫,甚至屡次从她最得心应手的高低杠上跌下来。
她发现再也找不回巅峰时的状态,这对于曾经体会过那种状态的人是十分痛苦的,她几乎决定放弃了。当时,中国体操队年轻一批的小队员还没能接上来,而马燕红之前也还未参加过奥运会,于是,在教练和领导的鼓励帮助下,马燕红渐渐恢复信心和状态,来到了1984年洛衫机奥运会的赛场。
在队友纷纷失手,只剩下她孤军奋战的关键时刻,临比赛时她的胃痛偏偏又发作起来。最后,她是硬撑着被队友扶上了场。最终,在坚韧意念的支撑下,裁判被她征服了,马燕红以无可挑剔的完满动作赢得了满分10分,成为中国第一个奥运会体操冠军!
退役:每个运动员都要面对的问题
运动员,是一个对身体、能力的状态要求很高的职业。退役,是每个运动员都要面对的问题。即使是世界冠军,也终有一天要告别熟悉的赛场,翻开人生全新的一页。这对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洛衫机奥运会回来后不久,马燕红退役了。
她当时最希望做的事是继续留下来当教练,但没有能够实现。1987年,她选择了去英国密尔特朗大学学习语言,两年之后又赴美国富乐屯州立大学学习企业管理。到了国外,完全陌生的环境,不再是人尽皆知的世界冠军,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马燕红不但开阔了眼界,心胸也变得宽广和开朗了。
她说,“如果只在一个环境待着,人容易较劲儿,钻牛角尖儿。见得多了,会知道怎么样去调整自己,怎么样释怀。” 1993年,马燕红回到北京,毕竟家人、朋友都在这里。
她仍然一直在从事与体育相关的工作,其中包括从无到有办成了现在每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2001年至今,马燕红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主要负责组织高尔夫球运动赛事。
她平时喜欢打高尔夫球和网球,笑称这是保持身材的秘诀。马燕红说,自己是个性情温和的人,比较顺其自然,没有太大野心。在她看来,“人生不同阶段,重点不一样。要不时地停下来想一想、看一看,这几年什么对我是最重要的,我愿意为它付出多少。
不然,时间很快过去了。” 谈及未来,她说希望过一种简单轻松的生活。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她也会很努力。对于这个昔日的体操世界冠军来说,人生也如高低杠,总是在高高低低间交替,最终的落地仍然希望尽可能平稳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