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前旗张春燕 张春燕:在学习中前行
大眼睛,高鼻梁,高挑的身材,一眼望去很像有维族人的血统。她说起话来语速很快、干脆利落,爽朗的性格会立刻感染到周围的人,她就是中工国际(002051)的董秘张春燕。
12年资本市场的深厚积淀,张春燕谦虚中透着一份自信。“董秘在公司的位置,应该是董事长的助手,要对公司有全面的了解。你在公司所起的作用,应该对公司的发展有实质性的帮助。”她用这段话阐述了对董秘这个职位的理解。
谈到她做董秘的经历,可以说是公司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转型过来的。作为公司创始董秘,她说:“当初对资本市场不了解,不懂财务,金融知识缺乏,对自己很没信心,一切从零开始做起,压力特别大。”幸运的是,投行等共事的伙伴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支持,自己也坚持不懈认真学习。
这一干就是12年。谈到公司上市之路的艰辛,张春燕依然感慨良多。由于公司是社会服务业的商业模式,类似投行的项目管理公司,不自己生产制造产品,没有设计、没有制造、没有施工,99%是流动资产,当时证监会觉得这种公司风险大,公司又是此类型企业审核的第一家,审核期间不断向会里解释公司的业务模式、会计制度等,券商还因为通道的限制给公司施压,过程相当痛苦。
从2000年改制,2002年报材料,到2004年过会,整整审了近2年。
但所有的磨砺终有回报,中工国际作为全流通后的IPO第一单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借助资本市场的助力,公司从2006年上市之初营收只有6个多亿、净利润只有7000万的小公司,发展到2012年销售收入达101亿,净利润6.35亿大型集团,近七年间公司规模、效益大幅提升。股价也从发行时的7.4元,到现在复权的80元左右。
一路靠自己摸索前行的张春燕总结:“做董秘,第一对公司业务必须非常熟悉,对公司整体业务要说得清楚;第二对交易所规则和监管思路要特别熟悉和敏感;第三要了解资本市场,也要学习市场中同类型的公司,他们是如何做的。你要清楚市场对每件事情会怎么判断。”
张春燕在上市第一年,就琢磨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的方法,她在公司成立了信息披露小组,这是当时资本市场上所没有的模式。她任工作小组的组长,证券事务代表任副组长,公司重要的职能部门,包括财务部、战略规划部、审计部、工程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都有一人作为小组的成员,公司在日常信息披露中有什么事做到及时沟通。
特别是在编写定期报告的时候,小组的各个成员根据自己部门的工作来编写报告,由董办归纳修改,最终董秘审核定稿,从组织配套上来保障定期报告编制的全面、准确与完整。
让信息披露制度化是成功的创新举措,中工国际规范、透明的运作方式得到了监管机构和市场的认可。公司在深交所2006、2007、2010年度信息披露考核中获得优秀,2011、2012年度信息披露考核为A。
12年的董秘生涯,她自诩为“老古董”了,但在交谈中,她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学习”。她说:“做任何工作,都有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作为董秘要对自己有一个高度的要求,你对自己没有要求的话,永远也达不到一个高度。”
她自己的学习之路也从未停歇,2008年她攻读长江商学院的EMBA,读EMBA对于工科出身的她有了一个系统性的提高。她觉得:“包括学管理会计、公司战略、人力资源、金融等各个专业,长江EMBA不仅是教你知识,更多的是教你对于知识运用的方法,同时视野得到开阔,切实感觉到自身素质的提高,会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你的自信,这种自信心源于你对事情的了解和把握。”
勤奋耕耘迎来次第花开,上市以来,张春燕先后荣获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董秘”、“2007年度上市公司百佳董秘”、2009年度及2010年度连续两次获得“中小板上市公司优秀董秘”、2011年度“中小板上市公司百佳董秘”、第七届至第九届连续三届获得“新财富金牌董秘”、2012年“十年敬业中国董秘”众多奖项。
面对成绩,张春燕认为这与公司领导的支持和信任、管理团队的和谐与配合是密不可分的。一个管理团队的战略思路、远见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看一个公司的好坏核心是看这个团队。一个公司拥有再好的商业模式,也有生命周期,所以要不断在传统业务模式上提升、创新。“我觉得中工国际的创新能力很强,战略的制定和战略的落实做得比较到位,而且有很强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