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耕的笑 李耕散文诗的人格魅力和艺术追求
李耕,江西南昌人,1928年农历正月十九日出生,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江西省作协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出版散文诗集《没有帆的船》、《粗弦上的颤音》、《爝火之音》、《暮雨之囚》等六部。2007年11月11日,与郭凤、彭燕郊、耿林莽等一起荣获中国现代文学馆、文艺报社、中外散文诗学会、河南文艺出版社联合颁发的“中国散文诗终身艺术成就奖”。
主持人语:
李耕先生经历过大半生的颠簸,他的散文诗写作,体现在人生的壮阔和时代的悲壮。在保持其既有的意味和风格同时,更加苦心孤诣,更加注重融自然于己思,寓极味于平淡,达到令人瞩目而仰叹的高度。中国当代散文诗作家耿林莽称誉李耕的作品是“鲁迅诗风的一种继承性发展”,可以说散文诗是李耕先生的一种命运交响曲。
——兰 坡
□ 张彦加
著名散文诗作家李耕对当前我国散文诗的现状看法是:
“散文诗,是文学班域中寂寞一角。所以‘寂寞’,是由于半个世纪以来,未出现大的散文诗作家与大的散文诗作品(并非指大部头),这有时代的原因,也有作家本身的种种原因。”
“缺少胆识与艺术魄力及入木三分的感悟生活的独异‘角度’,及‘寓极味于平淡’的审美智慧,未有作家跨越《野草》(从总体上看)的高墙,便成为半个世纪以来的必然了。”
实事求是地说,李耕先生是以散文诗创作的突出成就被文坛承认的少数散文诗作家之一——在文坛,在国家和省一级作协,实在是没有几个因为创作散文诗而赢得较高声誉的。李耕几十年专注于散文诗创作,有《不眠的雨》、《梦的旅行》等多种散文诗集问世,却不以“大家”自居,不只说明他的清醒、他对“大家”“大作品”有一很高、很严的标准,也显示了李耕人品和人格的高尚——读李耕新出版的散文诗集《爝火之音》,更会强烈地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
散文诗的写景状物,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直观景物也叫原型景物,即写作者所见、所闻、所触等直接凭感觉器官所感知的景物,它们基本写景物原貌,很少作夸张、变形处理;二是主观景物,主要写主体对客体的感受,是写意传神的,也是想像变形的,这类景物是作者“心”中、“脑”中的景物;三是人生景物,主要是景物染上浓厚的个人色彩,有个人的经历、个人的命运,喜则同喜,悲则同悲,比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春花笑吐红”等。
李耕《爝火之音》中的写景状物,大多属于第三种情形。李耕笔下的景物完全是个人化的景物,性格化的景物,它们最显著的特征是坎坷中的奋进。当系在帆船尾巴上的小舢板上的绳索被风涛折断后,小舢板不甘于孤单地漂泊,“它牵扶起落水的船工并护送到安全的岸边,在芦苇相掩的小河上,它以渡的名义日夜往来……”(《小舢板之歌》)。
在“残雪初融时”,“曾受过箭伤的雁在荒漠的山野悄悄苦练它的仍旧疼痛却准备高翔的翅翎,为追寻它已一度失去的蓝天。”“它终于起飞,但飞得不高,并有时在小朵的寒云的碰撞中倾斜,但却痴情地向远方飞去。”(《一只雁和一只篷雀》)
这是两篇非常明显的“自况”散文诗。我们知道,李耕1958年被划为“极右”,直到1978年才“改正”。20年没有政治上的自由,不时遭遇敌视眼光,搞创作是不可能了,“吟罢低眉无写处”,“小舢板”没有沉沦,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随遇而安,极尽所能地做一些人民需要做的事——他一直在奋进之中。
而在“动乱的年代”结束、李耕重获创作自由后,这只受过“箭伤的雁”马上便重新练习飞翔了,它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它要重振昔日的雄风,它要飞向理想的境界,它要飞向“远方”(“谦逊地竭尽全力向它憧憬的方向飞去,飞去……”,“痴情地向远方飞去”)。
李耕告诫说:“不要在小小的湖泊上徘徊。”“湖泊虽然美丽,但生命的美丽湖泊的到达,更需要下大力去奋飞。/经历辛苦换取的甜蜜,/会使歌声更具有尊严的色泽。”(《鸟歌》)
坎坷中的奋进,只是李耕人格特征的一个层次,另一更深的层次是奋进中的韧劲。以前我曾专门撰文分析李耕《被追逐的鸽》中的象征艺术:“鸽乃是人民的儿子的象征。”“鸽和暗云,鸽和钟声,鸽和烛光这些对立意象的冲突碰撞,比单一意象更加扩充了诗的张力,也是哲理思辩抒写的‘河’。
无河之桥,徒有其表;因河设桥,其益良多。”(见拙著《散文诗探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现在,我觉得当时缺少对李耕这篇作品人格魅力的探索。
“被追逐的鸽”是恶势力的反抗者,是“虚伪和欺骗”的鄙夷者,是“金色的诱惑”的拒绝者。“这鸽,憧憬着一个不沾染尘埃的世纪”,“追逐的是真诚的耕耘”,“并甘愿与辛苦的耕耘者在一起,播种真挚,播种希望,播种善良,播种道义,播种富庶的未来”。而愿望和理想的实现始于足下,于是,李耕重复写道:“鸽,未回首,/鸽,远远飞去。”意志坚定的鸽明白,只有韧性战斗,才能达到辉煌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