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闲莲花落 曲剧《十不闲传奇》还原传统曲艺"十不闲"
4月18日、19日两天,北京市曲剧团新剧《箭杆河边的新故事之十不闲传奇》将在天桥剧场上演。这部由著名北京曲剧艺术家张绍荣和秦鸣导演的剧目,可谓是看点连连,不仅演员都是精挑细选、本色演出,而且还将老北京几近失传的“十不闲”技艺,通过精彩故事完美重现在观众眼前。
旧资料里硬学出“十不闲”
“这部戏最大的挑战就是十不闲的唱法,但也是这部戏里最大的看点。”在这部戏里担任男主角贺二来的李永德笑着说到,这部戏难度很大,要在很短时间内学习“十不闲”的唱法,对于此前从未接触过这种曲艺的他而言,面临的挑战的确不小。
十不闲初兴时广泛流行于民间,成为民间花会的演出形式之一。用李永德的话说,尽管是一种传统的曲艺形式,但由于内容都是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所以通俗易懂,而且曲调也十分好听。但这一曲艺形式也随着时代更迭逐渐消失,即便在互联网上也很难找到有关的视频、音频信息。而此次演员们学习的范本,仅有两段模糊不清的音频资料。
在剧中饰演女主角的演员郭曾蕊介绍,这两段音频资料因为时间太长并不清晰,“就连音频资料中演唱的是男是女,也很难分清楚。”她苦笑着说,“而且仅存的这两段的音高还不同,学习起来相当困难。”
不过,既然是讲述如何发扬“十不闲”这种传统文化的故事,重现当年“十不闲”的原貌则势在必行。拿到音频资料后,演员们只能反复听、找声音,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去对其进行再创作。“我之前出演《锅挑儿》这部戏的时候,曾经学过莲花落,也算是有点基础。
”郭曾蕊笑着说,所以学习起来就比别人更有优势。“还原曾经十不闲原貌的部分,是全剧的最高潮,也是最高亢的所在,所以导演张绍荣老师就要求我们有多高唱多高,效果相当震撼。”
青年演员续写传统文化魅力
无论是李永德还是郭曾蕊,实际上都是北京市曲剧团的青年演员主力。尽管对于李永德和郭曾蕊而言,这部戏是他们第一次领衔主演,且剧中多处大段的独唱,让这部戏的难度陡然上升,但李永德和郭曾蕊在导演张绍荣心里,却是全团独一无二的选择。
“可能我这个人平时比较热心肠,和二来这个角色的感觉十分吻合。”李永德十分爱笑,说起张绍荣对他的选择,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和二来都一样,都是特别有煽动性的人。”说起首次领衔主演,李永德说自己是“既有压力,又十分兴奋”。
《十不闲传奇》共有10场,每一场都有二来的戏份,其中还有一场长达5分钟的独唱片段,对李永德而言,均是不小的挑战。不过,通过两次彩排,李永德觉得自己心里有了底,“尽管每场都得大汗漓淋,但是反响还不错。”而郭曾蕊则是以她高亢动听的声音,赢得了导演的青睐。
实际上,与以往剧本定型后再进行排练不同的是,《十不闲传奇》的剧本在排练中曾经过了无数次修改,创作过程十分艰难,用李永德的话说,“脑仁儿都小了”。剧本一遍遍修改,演员也参与到了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导演张绍荣、秦鸣要求在排练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如果感觉哪里不对就会与演员一起找感觉,或对剧本进行必要的修改,精益求精。
“年轻一辈人很少知道十不闲是什么,即便是一些老艺术家可能都不会唱。”李永德说,“《十不闲传奇》可以让观众意识到,原来不仅只有西洋音乐好听,中国传统的艺术其实一点也不逊色,只是没人知道。“这部戏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十不闲是什么、有多好听,我想这对此后这种传统曲艺形式的传承有一定帮助。”
舞台舞美创新为整部戏加彩
“一针扎,上方玉皇张大帝;二针扎,二郎爷戏狗把孙大圣来拿;三针扎,金吒、木吒、哪吒三位殿下;四针扎,四大金刚抱琵琶……”纱幕后传来高亢动听的声音,一妇人剪影映在眼前;纱幕上众神仙伴着这歌喉翩翩起舞……
《十不闲传奇》不仅在演员和剧本上精益求精,还采用了前所未有的舞台效果,将全剧高潮部分展现得气势磅礴,将无梁阁壁画展现得美轮美奂。
“这部戏的舞美可谓是史无前例。”郭曾蕊介绍,以前团里使用多媒体设备,更多是较为静态的布景,而这次则加入不少特效,让整个舞台动起来,“真感觉那些神仙就在自己身边飞舞,这与无梁阁壁画内容非常吻合,恰到好处地将整部戏推向高潮。”
对于舞美的效果,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孙东兴表示,多媒体的应用重要在于恰到好处,而非为了用而用。“《十不闲传奇》就是恰到好处,未来的剧目是否还会使用如此酷炫的舞台效果,则还要视具体剧目而定。”
此外,《十不闲传奇》剧目在演出的过程中,还首次将北京曲剧曲牌名以字幕的形式展示给观众,以便让观众对北京曲剧有更深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