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奇伟清华 清华张奇伟课题组等为超分辨显微技术引入偏振新维度

2017-09-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清华新闻网11月17日电 近日,清华信息国家实验室的张奇伟教授课题组及北京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合作者,共同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偏振反解调的超分辨偶极子取向

清华新闻网11月17日电 近日,清华信息国家实验室的张奇伟教授课题组及北京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合作者,共同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偏振反解调的超分辨偶极子取向解析技术(Super-Resolution Dipole Orientation Mapping via Polarization Demodulation),不仅为超分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维度,而且为本领域近期的一个热点争论提供了解答。

这一工作于2016年10月21日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Nature)旗下的《光:科学与应用》期刊(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影响因子13.

6),并在10月31日被《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作为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s)进行报道,同时该工作荣登科学网论文频道一周(10月31日至11月6日)最受关注论文的排行榜冠军。

荧光的偏振特性(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早在1926年就被发现。在超分辨成像中,荧光的其他特性如强度、光谱、荧光寿命等均有很好的应用,然而对于荧光偶极子的方向(偏振)则很少关注。

2014年,德国马普所瓦拉(Walla)课题组在《自然方法》上发表文章,通过对激光进行偏振调制实现稀疏重构的超分辨成像。但2016年初,德国科学家凯勒(Keller)等在《自然方法》发表针对上述研究的评论,对此提出质疑,表示利用荧光偏振不能获得进一步的超分辨。

瓦拉课题组从宽场的角度论证,偏振调制带来的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差异,可以区分衍射极限水平下无法分开的点,说明偏振对超分辨的获取确实起到了作用。

然而,由于瓦拉课题组和凯勒课题组都从传统的荧光强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偏振调制对超分辨能力的提升是否有效以及如何提供更多信息,依然没有定论。清华大学张奇伟教授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发现,荧光偏振性是否对超分辨成像有提升,关键在于能否解析出超分辨偶极子取向信息,因此从荧光强度和荧光各向异性来考虑,解析出超分辨荧光偶极子取向,并提出了一种叫SDOM(Super-resolution Dipole Orientation Mapping,图1)的新的超分辨技术,从而很好地回答了这一争论。

偶极子受到偏振激发释放出余弦周期信号,在显微成像过程受到衍射作用和相机采样误差的影响。事实上,光学显微成像是一个以点扩散函数为核的卷积和泊松采样的过程,进一步考虑短时间内恒定噪声的因素,张奇伟教授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完成了成像的统计建模。

基于相机采集的光子数信息,估计荧光分子的位置和强度。课题组采取贝叶斯估计的思路,利用极大后验将图像重构过程转化为稀疏约束的凸优化问题。快速迭代收敛阈值算法实现了优化模型求解,使得偏振调制信号得到恢复。对恢复信号进行三角函数拟合提取出超衍射极限的偶极子取向,最终在实现强度超分辨重建的基础上实现了角度超分辨信息的解析,拓宽了超分辨成像的认知视角。 

为进一步展示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者把该技术首先应用在哺乳动物细胞的actin(肌动蛋白)成像中,超分辨偶极子取向信息提供了更多的结构细节。之后,作者将该技术应用于活体酵母细胞中的septin(氯苄乙胺)蛋白成像观测,同样得到了更加精细的结构信息。

由于基因组三维结构目前在世界上掀起一轮新的研究热潮,同时也是张奇伟课题组的重点研究方向,而且NPC(核孔复合体)对于染色体在细胞核内的定位及基因组的三维结构也非常重要。

基于此考虑,研究者也利用该技术对NPC进行了SDOM成像,得到了核孔的第一张偏振超分辨图像。综合看,SDOM对超分辨水平下偶极子取向的解析非常有效,对活细胞结构动力学的研究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工作的参与者来自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技术大学,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生陈龙和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生张昊是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张奇伟课题组高军涛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席鹏教授、澳大利亚悉尼技术大学金大勇教授是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