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静南京审计 南京审计学院有潜规则撑腰吗?

2017-1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国家发改委曝光乱收费的学校,这两天引起各校的回应,有些地方承认"违规办学",但也有高校认为自己是冤枉的.这个"冤枉",倒不是自己没收钱,而是

国家发改委曝光乱收费的学校,这两天引起各校的回应,有些地方承认“违规办学”,但也有高校认为自己是冤枉的。这个“冤枉”,倒不是自己没收钱,而是大家都这么做,是潜规则,为什么偏偏跟我过不去呢?

南京审计学院就是这样一所高校。据2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2004年招生时,南京审计学院收取了19名学生的赞助费,每生3万~5万元不等。该校学生处处长姜玉泉说,国家每年都有1%的机动招生指标,用来照顾方方面面的各种关系。至于收费标准及其政策依据,姜说确实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但“点招”要交钱,各个高校都在这样做,现在,仅仅曝光南京审计学院,他们感到非常不理解。

像南京审计学院这样的想法想来并不奇怪,全国曝光了这才8所学校,但乱收费的何止这8所。学校乱收费行为之恶劣,之普遍,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不得不承认。所以,乱收费的问题,大家彼此也是心知肚明,成为一个惯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被揪出来,自然就感到极不公平了。他不说这种揪出来是不正确的,而是说,这样揪有偏袒之嫌,不公平。

我们不妨试问:一个被抓进派出所的小偷,是不是可以质问警方,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小偷没抓,单单把我抓进来?这样的逻辑自然是不能成立的。所以,貌似振振有辞的后面,实际上是一个对潜规则的心照不宣,一个荒唐但强大的事实逻辑。

再来看这个逻辑的出处——点招。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这是近年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之一。但是在教育资源仍然紧张的时候,这种资源就会成为一种稀缺产品。而当招生指标这个政府公权力控制的资源松开一道口子,允许高校部分自主招生之后,自主招生部分无疑会进入市场,而成为一种商品。

这种稀缺商品具有天然的寻租性,类似于物价双轨制时的物资审批。现在这种重新出现的“双轨”,是不是意味着另一种新的不公平?

因此,表面上,南京审计学院当然有理由怀疑国家发改委单单跟他过不去的原因。但作为旁观者,我们也知道,在这种点招的双轨体制下,产生南京审计学院这样的逻辑是毫不奇怪的。什么样的制度设计产生什么样的制度逻辑。要让当事人在这样的一种制度下,做出与逻辑相反的行动,只会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当然,也不可能实现。

从这点来看,南京审计学院的逻辑确有其“苦衷”,这个逻辑,不是南京审计学院独创的,而是制度设计的自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