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峰愚公移山 教学策略的使用——《愚公移山》教例

2018-0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   铺垫:减轻学生的焦虑,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的轻松.舒畅的心态,专注于上课.   钱梦龙老师一贯文言问教学做法,要求学生20分钟自读课文.通过自读,首先使学生情绪安定下来,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可以首先熟识内容,为接下里的师生互动学习铺垫.但是自读式导学需要较多时间,在布置学生自读学习前,教师要给予自读提示.相比于钱梦龙老师的铺垫,郭初阳老师的就显得单刀直入.他直接调整板书"愚公移山"--"山"字很大,"愚公"很小,"移"这

1.   铺垫:减轻学生的焦虑,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的轻松、舒畅的心态,专注于上课。

   钱梦龙老师一贯文言问教学做法,要求学生20分钟自读课文。通过自读,首先使学生情绪安定下来,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可以首先熟识内容,为接下里的师生互动学习铺垫。但是自读式导学需要较多时间,在布置学生自读学习前,教师要给予自读提示。

相比于钱梦龙老师的铺垫,郭初阳老师的就显得单刀直入。他直接调整板书“愚公移山”——“山”字很大,“愚公”很小,“移”这根杠杆似乎很脆弱。郭初阳老师的铺垫更迅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然后直接给出学生四个思考问题。看似简单的四个问题,实则把整篇课文内容都涵盖了,通过这四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迅速把握课文内容,为接下来的课文解读预设。

   结合现代学生的特点,郭初阳老师的铺垫更能直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进入课堂更快些;钱梦龙老师的自读法,对学生要求层次较高,学生进入状态较慢一些。

2.   有层次教学:教师要不时地返回主题,而不要致力于一时的掌握,这样,知识能得到不断强化,上课时失去学生参与的危险就减至最小。

钱梦龙老师的教学设计层次:

①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②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③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④“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钱梦龙老师强调《愚公移山》的寓言的传统意义,主要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带动整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自读——字词代问——人物分析——寓言意义”这样一个教学层次是一个比较普通的教学层次,但重点是钱老师把文言文的字、词、句的掌握与学生思维训练结合起来,通过提问与指点的方法,让整个课堂高效运转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钱梦龙老师的主题是《愚公移山》寓言意义,“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在《愚公移山》这个寓言中是一个较普遍意义的结论,钱梦龙老师同过人物对比分析,意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人物分析的同时钱老师,不是直接地进入,而是以“字、词、句”点带面的形式。

比如在讨论愚公妻与智叟对于愚公移山态度的分析中,以“甚矣”倒装句、“毛”、称谓“君”与“汝”、语气词“其”、“ 疑”与 “笑”等带出愚公妻对于移山的态度——担心他,在讨论遗孀遗男态度,家人态度时亦是如此。

郭初阳老师的教学设计层次(课堂的行进按照“四三二一”之顺序):

①先提炼要素,揭示其作为一个隐喻,包含着励志故事普遍的特征;

②后以同类文本作比,彰显愚公神话特有的异质;

③再提出两种假设,引入生活经验,将枯燥的“寓言说理”,转变为“人情故事”,重新来打量这个人物的种种可能,颇有趣味。

④最后借用西方人视角,评价这个古老的中国故事,让人在悚然一惊后,从浓厚的文化浸润中拔身而出,发掘此文本悠久流传的寓言密码。

    郭初阳老师的课与钱梦龙老师的课比起来更显得标新立异起来,他的主题不在于揭示示“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的传统内涵,而是更多地关注对于这则寓言的解构。把愚公移山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解构成多个文本指向,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性、创新性思维。

从郭初阳老师的教学设计层次看,他主要是围绕揭示愚公移山“文化密码”这个主题开展的。在引导“儒家儒家的一种非常朗健的、非常积极的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郭初阳老师的层次是“方七百里,高万仞”等——隐喻——儒家传统精神,接着郭老师又提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普遍意义,然后又进入下一个层次,郭老师的讲解环环相扣,十分紧凑。

这种紧凑的衔接促使师生间互动性加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不过,紧凑的层次安排依赖于学生高效反应能力,过于紧凑的层次安排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我们在安排的时候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