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盘声逝世 王盘声辞世 如王派般平静而潇洒

2018-01-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于2016年9月14日14时在上海去世,享年93岁.作为沪剧界硕果仅存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王盘声从艺70多年,创造了沪剧艺术中别具一格的

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于2016年9月14日14时在上海去世,享年93岁。作为沪剧界硕果仅存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王盘声从艺70多年,创造了沪剧艺术中别具一格的王派艺术,以其潇洒飘逸的演唱和真挚细腻的表演独树一帜,成为沪剧小生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流派。在沪剧界有"十生九王"一说,也就是十个学小生的有九个是学王派的。而他留下的最著名的沪剧唱段"志超读信""刘智远敲更"至今仍广为传唱。

平静而潇洒的离去

正如他的王派

王盘声一直是个十分低调谦和的人,他也是一个始终专注于艺术没有任何杂念的人,经常看着他拿着一个本子和一支笔,在那里专注思考。

上海剧协秘书长沈伟民昨日早上10时刚去黄浦区中心医院探访过王盘声,没想到下午就收悉了他去世的消息。沈伟民告诉记者,王盘声这两年经常进出医院,13日晚上身体出现了很大的不适,主要是肺部有感染,医院于是把他转到了重症监护病房,医生表示老先生年事已高这也是自然现象。14日早去看王老的时候,他躺在床上十分平静,并不像是一个病人,他是平静而潇洒地走的,正如他的王派。

沈伟民说,小时候自己在沪剧学馆曾经得到过王盘声的指点,印象中的王老师一直是个十分低调谦和的人,他也是一个始终专注于艺术没有任何杂念的人,经常看着他拿着一本本子和一支笔,在那里专注思考。作为学生,去请教他问题,王老始终都非常耐心,不厌其烦地教你,一点架子都没有。这么多年,他那为了艺术心无旁骛的性格始终没有变过。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昨日下午在排练场上获知了这一消息,她感慨说:"王盘声老师可以说是沪剧的一代宗师,他的逝世是我们沪剧界又一个重大损失,沪剧界又失去了一位大师,而且是他们这一辈中硕果仅存的老艺术家了,他这样一个标杆性的人物过世,实在让人扼腕。"

茅善玉小时候同样在学馆得到过王盘声的指点,之后又曾经和王盘声合作过《红灯记》等剧。她印象中的王盘声同样是一个极为谦和的人:"我们几乎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会去争名夺利。除了钻研沪剧,他也没有其他太多的爱好。他身边常年带着一支笔和一本小本子,经常看见他在那里记记画画,记下他对唱腔的想法、对剧种传承发展的想法。

平时和他聊天,他总是笑眯眯不搭话。但是只要一问起关于沪剧唱腔的问题,他一定是有问必答,悉心解惑。王老师就是一个特别勤奋的艺术家,真正做到了艺无止境,所以他才能创造出沪剧小生的大流派。而且他的弟子从20多岁到70多岁,如今可以说遍及沪剧界。"

上海沪剧院的当家小生朱俭是王盘声的再传弟子,在听说师爷爷去世的消息时,他正在沪剧院排练《雷雨》,准备不久后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是不敢相信,我连着问了好几个人。我当时正在唱《雷雨》里周萍的唱段,这个角色当年就是王盘声老师塑造的,里面的每一句唱腔也都是他老人家创造的。这个戏今年将是第一次在大剧院演出。我今天下午唱了三个小时,每一句王派唱腔,也算是唱给他听告慰一下吧。"

朱俭的老师孙徐春是王盘声学生里最知名的小生之一。当年学戏时,孙徐春就和朱俭说,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去向王老师请教,他一定会告诉你。而事实上,王盘声确实对学生知无不言,朱俭说:"王老师的学生非常多,但他对我们每一个年轻演员都非常关心。

我每次有新的演出,他都会坐在一排一座来看我演戏,然后提出一些意见。有一次我唱‘志超读信’,王老师逐字逐句地为我分析,他当年为什么会这么设计唱腔,为什么会这么唱。听说他走的消息,我真的特别难过。"

70年从艺生涯

留下王派艺术传唱至今

在王盘声的艺术生涯中还塑造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角色,如《黄浦怒潮》中的林耀华,《金沙江畔》中的金明,《红灯记》中的李玉和,《雷雨》中的周萍,《被唾弃的人》中的柳文溪等。

王盘声是家喻户晓的沪剧表演艺术家,在他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虽然艰辛波折,却留下了沪剧界流传最广的小生流派。

15岁时从苏州乡下投奔已在上海申曲舞台上唱红了的胞姐小筱月珍,拜当时上海大名鼎鼎的"滩簧大亨"陈秀山为师, 之后又进入由沪剧界前辈筱文滨先生组建的文滨剧团,1945年后渐成该团台柱之一。解放后,文滨剧团改组为艺华沪剧团,王盘声任副团长。

王盘声始终对传统戏潜心揣摩,让老戏《新李三娘》中的"刘智远敲更"焕然一新。他将"敲更"唱段的速度减慢,在琴师的配合下,13拍半的"长过门"使人物情感的表达更细腻真切。

沪剧《碧落黄泉》刚开始演出后,王盘声觉得并不特别成功,尤其是"志超读信"这场戏。此后王盘声反复琢磨,将原本只有8句唱词的"诀别长信"扩充为76句。写完这封长信,王盘声又琢磨起该用何种唱腔演绎这封信,创新地采用"慢节奏快唱"的方法,还第一次尝试男女腔混合的唱法。改版后的《碧落黄泉》再次演出,一曲"志超读信"轰动上海。

两部作品不仅奠定了王盘声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也使得"王派"艺术从此登上了沪剧舞台。至今,王盘声的"敲更""读信"仍在电台电视台频频唱响,同时也成为沪剧小生检验唱腔水准的经典唱段。

在王盘声的艺术生涯中还塑造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角色,如《黄浦怒潮》中的林耀华、《金沙江畔》中的金明、《红灯记》中的李玉和、《雷雨》中的周萍、《被唾弃的人》中的柳文溪等。"王派"唱腔因其潇洒悠扬、音清韵美成为沪剧流派中较为广泛流传的一种。

上世纪60年代,王盘声曾加盟上海沪剧团,参与《红灯记》剧组。70年代后期与丁是娥合作演出了《被唾弃的人》。此后,艺华沪剧团恢复建制,改称新艺华沪剧团后,王盘声为此放弃了留在上海沪剧团的机会,回到了新艺华。几年后新艺华沪剧团解散,王盘声转入区文化馆,直至1982年退休。

一代沪剧大师最后阴差阳错以文化馆员身份退休,一度面临晚年生活困难无力看病的窘迫。在2009年上海"两会"上,政协委员马莉莉便提议关注王盘声的生存困难,并与她所属小组的三十多位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关于改善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晚年生活状况的议案》。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王盘声晚年的医疗待遇等生活问题得以一一解决。

晚年依然忙于传艺

忧心沪剧未来

王盘声始终心忧沪剧的未来。他感慨,那么多人唱王派的,最后却没有几个能真正冒尖的。在2014年白玉兰奖颁奖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直言,沪剧现在还处在低谷,最主要,还是缺好的演员。

王盘声晚年的生活依然围绕着沪剧,唱沪剧,教沪剧,听沪剧,占据了老人的生活大部分。据家人透露,他的DVD机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播放沪剧。早几年身体还好的时候,每天还是要独自哼唱两三小时的沪剧唱段才起身。

王盘声生活中极为随和,没有太多个人要求,甚至从不自己去买东西,很长时间连钞票也认不清。学生孙徐春说:"老师这人从不争名夺利,凡事不讲究,唯独对艺术讲究,他的每一次表演都对得起观众。"他对学生的告诫也是再朴素不过的"好好做人,好好唱戏"。

对艺术极为讲究的王盘声,晚年最心心念念的,还是为沪剧艺术培养接班人的事。尽管已退休几十年,但他依然热衷于在家带教徒弟,参加郊区沪剧活动,传授唱腔,有人来请教来者不拒。"王派最重要的创作思想是一切从人物出发,艺术手段也好,技巧也好,都是要为人物服务,具体人物具体分析,正是这一点,才能使王派唱腔艺术不断创新。"王盘声说,对流派的学习和继承,最重要的基础课就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在他90岁的时候,还支持重新创办了民营的艺华沪剧团。

王盘声还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沪剧传承人"。他对学生有自己的要求。

"学王派,不要学唱腔,要学创作方法。"王盘声希望学生能学会将王派唱腔的特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方法里形成自己的风格。而这也正是他一生的艺术实践:革新精神始终贯穿在王盘声的艺术生涯中。

茅善玉至今还记得当年王盘声的两句艺术教诲。第一句是"沪剧学流派不能硬来,流派好像流水,要有变化"。第二句则是"沪剧的唱腔要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这两句话听上去简单朴素,实际上包含了他一生对艺术的感悟。"

王盘声始终心忧沪剧的未来。他感慨,那么多人唱王派的,最后却没有几个能真正冒尖的。在2014年白玉兰奖颁奖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直言,沪剧现在还处在低谷,最主要,还是缺好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