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跃华河野满 大满贯的残缺之美:郭跃华非战之罪 马琳还有戏吗
在乒乓球世界冠军的所有称谓中,“准大满贯”这个词多少带有一些悲壮色彩,它意味着运动员在三大赛中摘得了两项单打桂冠后,却始终无法再进一步,使功德“圆满”。以运动成就来说,能够三取其二者,无一不是乒坛的巨星;但因为一次冠军的旁落,他们与“大满贯”擦肩而过,他们如悲情英雄般可惜可叹。生不逢时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他们残缺的运动生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郭跃华:迟到的奥运会 擦肩指数:★☆☆☆
上世纪70年代末,郭跃华将日本直拍弧圈球技术与中国传统近台快攻技术融合到一起,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直拍弧圈球打法,在当时的国际乒坛独树一帜。但起初,技术打法的改良并没有迅速给郭跃华带来单打成绩上的突破。在1977年伯明翰世乒赛和1979年平壤世乒赛上,郭跃华先后在决赛中负于日本选手河野满与小野诚治,蝉联男单亚军。
1980年8月,作为三大赛之一的“世界杯”单打比赛在香港第一次亮相。郭跃华一路过关斩将,并最终在决赛中战胜队友李振恃夺冠。这个世界大赛的首个男单桂冠,也就此为他开启了一条传奇的夺冠之路;
198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在诺维萨德世乒赛上大获全胜。郭跃华也终于打破了“亚军”的魔咒,在决赛中战胜队友蔡振华,第一次捧起了圣·勃莱德杯;
1982年10月,再次来到香港的郭跃华又得到了“福地”的护佑,在第3届世界杯男单比赛中再度登顶;
1983年4月,郭跃华在东京世乒赛上又神奇般地闯入男单决赛,并再次战胜蔡振华。这回,他蝉联的是男单冠军。
如果按照当下“四年为一个奥运周期”的说法,那么在“1980-1983”这个周期中,郭跃华的状态简直可以用“恐怖”来形容。接连四冠的壮举,犹如每年都要上演一次“见证奇迹的时刻”。即使到今天,这个记录在国际乒坛依旧无人可破。
然而,郭跃华可以在世界杯中拔得头筹,三年之内两度夺魁;也可以在世乒赛上蝉联冠、亚军,七年之内四进决赛。但在他的运动生涯中,奥运会的比赛却迟到了。1983年10月1日,国际奥委会在联邦德国巴登举行的第84次会议上决定,将乒乓球列入1988年在汉城举行的第24届夏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想要参加奥运会,郭跃华就要再坚持一个周期。而即使四年后可以去汉城,他也已经32岁了。
显然,对于“大满贯”的称谓,当时的运动员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和奢求。也就是在1983年10月,曾获得8次世界冠军荣誉的郭跃华宣布正式退役。
江嘉良:气可鼓,不可泄 擦肩指数:★★☆☆
在第36届世乒赛上,中国队豪取7项桂冠,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包揽。此后,中国队持续称霸世界乒坛近十年之久,除了技战术方面的潜心钻研,新人的不断涌现也成为巩固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其中,15岁便进入国家队的天才少年江嘉良,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1983年,初出茅庐的江嘉良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就杀入四强,令人眼前一亮。然而在年底的世界杯比赛中,他却因为缺少大赛经验,最终只获得第9名。1984年9月,江嘉良卷土重来,在先后淘汰了瓦尔德内尔、斋藤清和金浣等劲敌后,斩获了第5届世界杯比赛的男单桂冠。自此,他的世界排名也开始长期雄踞榜首。
威武的气质,果敢的球风,让教练组在随后的世界大赛中一直对江嘉良委以重任。从第37届到第39届世乒赛,江嘉良只在团体预赛中输过一场球。而在1985年3月和1987年2月,他又先后战胜了队友陈龙灿和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蝉联了世乒赛男单冠军。一场场不负众望的胜利,使江嘉良成为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男队阵容中不可或缺的绝对主力。
自从乒乓球项目进入奥运会之后,江嘉良是世界上第一个有资格冲击“大满贯”的运动员。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瑞典为代表的欧洲两面弧圈球打法对我国传统的直板正胶打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这种“隐患”恰恰爆发在了江嘉良向奥运会男单冠军奋起冲击的路上。
在奥运会首阶段小组循环赛中,江嘉良以7胜0负的战绩顺利闯入16强。随后他淘汰了英国选手道格拉斯进入8强,与瑞典选手林德相遇。当时谁都没有想到,1/4决赛江嘉良在先胜一局的情况下反让对手操控全盘。最终他连丢三局输掉了比赛,奥运之路就此终结。除了江嘉良,另外两位中国运动员许增才和陈龙灿也在同一天惨遭淘汰。强大的中国军团在首次奥运会乒乓球男单比赛中竟无一人闯入四强,世界乒坛为此一片哗然。
虽然技术上的落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奥运会的重创也给江嘉良的心理蒙上了阴影,但他依然全力以赴地备战1989年世乒赛。“气可鼓,不可泄”是他经常鼓励自己的一句话,尽管没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满贯”得主,可“王者之风”犹在!
盖亭:夹缝中的顽强 擦肩指数:★★★☆
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随着两面弧圈球打法的逆袭,欧洲兵团的实力愈发强大。除了瑞典双星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之外,来自法国的盖亭同样是一位“天王级”的运动员。在那个年代,他几乎充当了“偶像”一词的代言人。
尽管拥有出众的运动天赋和非凡的心理素质,但盖亭成长的道路相当曲折。彼时,欧亚大陆高手如云,少不更事的盖亭在1987年世乒赛上止步64强;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止步小组循环赛;在1989年世乒赛上止步首轮淘汰赛。
直到1990年,盖亭在欧锦赛男单决赛中战胜瓦尔德内尔而一举夺魁后,他才逐渐成熟起来,且一发不可收拾。1992年,第二次参加奥运会的盖亭以其独特的“不讲理”打法一路拼杀,闯入决赛直指金牌,但老对手瓦尔德内尔却凭借更稳定的心态和发挥,在两人的对决中笑到了最后。
奥运会后,冲金未果的盖亭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投入到更加刻苦的训练,以使自己技战术中的“凶”和“稳”达到更好的配合。1993年5月,在第42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盖亭经过五盘苦战战胜了比利时选手塞弗,终于夺得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仅一年之后,1994年12月,他又在第15届世界杯中再次以3比2的比分战胜塞弗夺冠。三年之内连续闯入三大赛的决赛并摘得两冠一亚,这样的效率令人惊叹。
在盖亭职业生涯的后半段,中国队锐意创新,使小将迅速成长;而欧洲各国的劲敌又正值盛年,功力渐增。所以对他来说,想要在各方势力中再杀出一条血路,以实现“大满贯”的梦想确实困难重重。1996年和2000年,盖亭又参加了两届奥运会。第一次在亚特兰大,他止步于第一阶段小组赛,“满贯征途”早早结束;第二次在悉尼,他被挡在了16强的门外。那年,他已经32岁。
直到2003年,盖亭在巴黎世乒赛中止步64强后,才逐渐退出国际赛场,但继续过着跟乒乓球有关的生活。他的“大满贯”虽已成为遗憾,但乒乓球的梦想却永远顽强。
马琳:“大满贯”不代表全部 擦肩指数:★★★★
在“准大满贯”运动员中,马琳是最让人纠结的一位。因为别人要想成为“大满贯”,都差一块最难的奥运会金牌,而他却唯独差一座“圣·勃莱德杯”;因为他有四个世界杯单打冠军头衔,却无法匀给世乒赛一个去“充数”;因为他在近十年间,先后三次闯进世乒赛的决赛,却没能把握住一次机会;因为他的奥运会冠军距世界杯冠军已经相隔8年之久,而世乒赛冠军却不知还要等多久。
1997年,马琳在曼彻斯特世乒赛中止步男单32强,从此开始了三大赛之旅。
1999年,第二次参加世乒赛的马琳成功扮演了“清道夫”的角色,一路淘汰了瓦尔德内尔等众多名将后杀入决赛。在与刘国梁激战五盘后,虽败犹荣。巧合的是,那场比赛的胜利也帮助刘国梁成为了继瓦尔德内尔之后,国际乒坛的第二位男子“大满贯”运动员。
在此后的6届世乒赛单打比赛中,马琳一次次向冠军发起冲击,并在2005年和2007年两次冲进决赛,最后都负于王励勤而屈居亚军。2007年的萨格勒布一战,他在大分3比1领先,小分7:1领先时,居然被王励勤匪夷所思地逆转,错过了一次绝佳的问鼎机会。
2000年,马琳在扬州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杯男单冠军,随后分别在2003年、2004年和2006年三次加冕,成为截止到目前为止世界杯男单赛场上唯一的“四冠王”。
2004年,踌躇满志的马琳第一次踏上了奥运会的赛场,在单打比赛中独自镇守一个半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国际乒坛沉寂已久的瑞典老将瓦尔德内尔突然爆发,将马琳挡在了8强之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琳终于在家门口顶住压力,过关斩将之后又战胜了队友王励勤和王皓,收获了朝思暮想的奥运金牌。
2009年,携奥运之威的马琳再次出征世乒赛,试图完成“大满贯”的壮举。然而在半决赛中,他苦战七盘却又一次败在了王励勤的拍下。两年之后的鹿特丹,马琳在1/4决赛中被马龙淘汰,“大满贯”的目标开始渐行渐远。
其实,将马琳列入“准大满贯”者的行列,显得有些牵强,因为他还保留着冲击世乒赛男单桂冠的可能性。尽管年龄、伤病、技战术实力等种种因素都在验证着马琳终将成为一名“擦肩者”的宿命,但既然拥有“奥运冠军不服任何人”的霸气,马琳就拿得起,更放得下。
如果乒乓球项目提早一届进入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
如果瑞典人林德在汉城没有那么完美的发挥;
如果胜利女神在巴塞罗那眷顾的不是瓦尔德内尔;
如果命运在埃因霍温、上海或者萨格勒布少跟马琳开一次玩笑……
也许,今天我们就不能向这些“准大满贯”致敬,感慨竞技体育残酷性的同时,叹惜着宿命的安排。但正是由于他们与“大满贯”擦肩而过,我们才能投入更多的情感,慰藉着自己,追随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