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眼睛 苏童与叶兆言:一个眯着眼一个瞪大眼
昨天,江苏省作协和南京市文联联合举办了叶兆言研讨会,除了本土作家赵本夫、苏童、黄蓓佳以及省作协评论家前来参加以外,众多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评论家也参加了会议。对于叶兆言的文学创作,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他无法被归类。而对于叶兆言的性格之温和、勤奋,评论家王干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可别被叶兆言表面的‘苦行僧’样子给迷惑了,他还想伪装成智商不高的样子呢。”
集体定义叶兆言:他无法被归类
昨天,与会的评论家们对叶兆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定义,那就是———他以不变应万变,他是麻将牌的“百搭”,他的作品,似乎可以被归类到任何门派,又似乎不能被归到任何门派。当然,这对一个作家来说,其实更是好事。评论家王干就说,“让评论家给你归类,是最犯傻的事情了。
而叶兆言,提供了一种真正的‘文章’的样式,将传统恢复。”王干称叶兆言绝对是个才子,诗歌、美食无所不晓,“十几年前我到兆言家,他用鱼汤涮羊肉给我们吃,说‘鱼’、‘羊’合‘鲜’,印象特别深。
他每天游泳、写作,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牌艺也不精,每次我们打牌,他很好脾气地一直看着,帮我们添茶、倒水。”同时,包括王干在内的很多评论家觉得,当前文学界对于叶兆言的认识还不够,“就说南京吧,兆言把南京文化表现得多么好啊。还有玄幻、悬疑这些类型,他可早就写过了!”
比较苏童与叶兆言:
一个眯着眼一个瞪大眼
昨天的研讨会上,许多评论家与叶兆言都是好朋友,因此言语上也极为放松,常会引起会场的一片笑声。省作协评论家黄毓璜先是替南京几位作家给了二字评语,“叶兆言是‘思性’,苏童是‘诗性’,赵本夫是‘野性’、毕飞宇是‘灵性’。
”接着他又讲了这么两件事,“苏童和叶兆言两个人的眼睛都不够好,一个近视,一个弱视。有一次,在一次会议之后,我也有幸受邀请一起去桑拿按摩。那里面雾气朦朦,苏童走过来,和我贴得几乎脸靠脸,眯起眼看了半天,说‘呀,这是老黄呀’。另外一个场景,是我说‘我爱南京作家’,叶兆言瞪大了眼睛问我,‘你到底爱谁啊?’”
全场皆大笑。黄毓璜接着说:“我后来觉得啊,这‘眯着眼’与‘瞪起眼’,与苏童、叶兆言平时的创作态度还真像,一个喜欢眯着眼看世界,有一种朦胧美;而另一个喜欢瞪起眼睛看世界,别看他平时装做漫不经心的样子,其实看得清清楚楚呢。”
叶兆言评“80后”:
能出来的有几人?
在早上的研讨会结束之后,记者与叶兆言聊起他坐在会议上的感受,他笑:“反正有点怪怪的感觉。”不过,同时他又觉得挺好,“因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与读者的交流,而在座的每一位肯定都是我的读者,对于一个作家最大的惩罚就是没有读者啊。”
温和、“老黄牛”、刻苦……这些词都是他的朋友们刚才加给他的,叶兆言承认,有的时候,他会有“江郎才尽”的感觉,简直处于一种与自己的下滑努力做抗争的境遇!
因为女儿叶子是“80后”作家的缘故,叶兆言对“80后”这一群,倒是有着比其他作家更多的关注,而且他每年都会担当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委。叶兆言说,他感觉“80后”的成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功者拥有巨大的成名,巨大的利益,“不像我们那个年代,‘机会均等’,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之间的界限并不大,而现在,在一个成功的‘80后’背后,是倒下去无数其他‘80后’。
所以我始终不赞成小孩放弃学业而专门写作,能出来的有几人呢?而这种偏好文学的孩子,往往对社会的应变力又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