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金寓意的成语 “创意顶顶”工作室创始人张磊:让孩子具备“点石成金”的能力

2017-06-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海峡之声网上海7月29日讯(记者:王倩)上海的古北新区,是著名的外籍人士聚居区,画家张磊夫妇的画室就坐落在这里.从2001年至今,工作室几经变迁,却从未走出过古

海峡之声网上海7月29日讯(记者:王倩)上海的古北新区,是著名的外籍人士聚居区,画家张磊夫妇的画室就坐落在这里。从2001年至今,工作室几经变迁,却从未走出过古北。对于张磊夫妇而言,从最初落脚到时间长了扎根,太多的回忆被留存在了这里,“当时我们都忙的不得了,都是家长来帮我。

原来的创意顶顶是三层楼的别墅,我们俩个在楼上上课,下面接电话的全部都是家长。”在张磊的印象中,这是“创意顶顶”最难忘的一段岁月。

那个时候的“创业顶顶”还叫“宏艺轩”。当时的画室只有张磊夫妇二人,每当夫妻俩同时上课的时候,家长们就自发的帮忙处理其他事物。十几年过去了,于张磊而言,那样的场景仍然清晰在目,而许多情谊也是在那个时候延续下来的。

2001年,在法国、美国进行艺术交流的张磊夫妇回到上海,开始了创意画教学。他们的第一批学员就是当时生活在古北的这些外籍人士的孩子,他们给自己的画室起了一个很雅致的名字——“宏艺轩”,代表了中国文人对艺术的一种情怀。

和“宏艺轩”这个文雅的名字不同,张磊夫妇教孩子们画画的方式却是大胆、创新的,其画作所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油画、素描等创作,在张磊这里完全被创造性的改变着,他可以拿起木棍和孩子们蘸着墨汁尽情在山水之间;也可以铺上画纸、找来水粉、推动滚筒来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总之,于张磊而言,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体现,孩子们需要做的就是发挥自己的“创意”。

正是基于这种有趣的作画方式,在张磊的画廊,经常出现孩子们深夜专注作画的情景。张磊认为,眼前这些全情投入的孩子们,其实正在养成一种专注做事情的习惯。而在张磊的内心深处,教孩子们画画也绝不仅仅是把他们培养成为画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绘画这种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他常常这样解释自己作画、教画的初衷,“我感觉说中国人要有创新意识、创造理念的话,我们要从孩子做起。让小孩子不是通过艺术只知道一葫芦画瓢,而是艺术能够去创造。”

2003年,张磊决定将“宏艺轩”更名为“创意顶顶”,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

以“创意之名” 尽“创意之实”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张磊在课程的设置上跟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成长特点“因材施教”,开创了独特的绘画模式。他说,艺术就是充满变化的。在课堂上,张磊找来各种各样的材料,和孩子们一起贴啊、撕啊,像个孩子王般的快乐,而其背后,有着张磊对绘画教育独特的思索。

张磊解释道,“三岁左右的孩子呢,我们创造一个主题。就像一个小乌龟,我们可以去玩、去摸小乌龟,然后用各种各样的材料,什么贴啊、撕啊,各种方式,这个过程当中呢,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增强了,同时这个过程当中孩子整个的大肌肉、小肌肉都得到了成长”。

除了课程设置之外,在张磊的教学理念中,还有很多打破传统的想法。比如关于一副画的“像”与“不像”?张磊举例指出,“毕加索的画像每一张都不像,那为什么是艺术中最精彩的作品?就是因为他脱离了‘像’这个最低的标准。

他完全是用艺术在创造。”同样的,张磊认为,孩子们要学会这种创造和表达的能力就不能用“像”与“不像”来表达,而是应该用艺术的规律去表达。张磊想要让孩子们拥有的是点石成金、排兵布阵的能力!他说,有了这种能力,将来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不会是呆板的,而是有创新性的。

而对于孩子们画作的评判标准,张磊回答的简单明了,“这个孩子是否在绘画的过程当中高度投入”?张磊认为,一个孩子在绘画的过程当中,如果高度的去探索、去尝试!并且遇到问题能够不断地去调整,坚持到最后完成自己的作品,那么这个孩子的画作就是最值得肯定的。

而对于设置这一标准的初衷,张磊是这样回答的,“现在的孩子最缺的是什么?独立面对责任的机会!但是艺术就能够要孩子去独立面对。他想要创造一个作品,是别人没有表达过的,他可能要面对的是失败,这个时候孩子的心胸就要变得更宽,他的责任感就会更强,他上课的时候就要更努力,每一个步骤都要更完整,然后他还会有更多的包容性。”

2016年7月,继第一家画室开办后的第十五年,张磊在上海中潭路一带开了自己的第二家画室,将“创意顶顶”的师资力量、教学设置以及装修风格延续了下去。其实早在十年前,在教育商业会风潮兴起的时候,很多家长就劝说张磊也试着走商业之路,但都被张磊婉言谢绝了。

他说,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课程的研发上,很难再抽出时间去做市场的推广。而十多年过去了,回过头看,他觉得自己稳扎稳打的教学理念是正确的,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慕名而来。

你若芳香,蝴蝶自来

十几年来,张磊从没为自己的画室做过一个宣传,但是慕名而来的家长和学生却络绎不绝,尤其是生活在古北的台商、台胞的二代以及华人的子女,从三、四岁一直到上大学,他们在张磊夫妇的画室描绘着自己的梦想。

2009年10月10日,来自台湾的九岁男孩曹凯哲在上海虹桥路的一个展厅展出了自己近60副的画作,从三岁半开始跟随张磊学画,一直到九岁开办自己的个人画展,张磊陪伴着小凯哲在艺术上的一路成长。

和曹凯哲一样,来自台湾的李函叡也是从三岁就开始在“创意顶顶”学画,从当初偶然间被“创意顶顶”的玻璃外墙所吸引到成为学员中的一个,妈妈徐荣蓉在回忆中有不少的感慨,她说时光荏苒,孩子们在慢慢长大,不变的是每周定时到张老师这里来报道。

洪吾实是“创意顶顶”年龄稍稍大一些的学员,目前正在高雄读中学的他利用每个暑期来“创意顶顶”学画画,他说这里有他一路成长的回忆,更有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认同。

由于学员中百分之七十来自台湾家庭,张磊为此常常关注台湾的电视、报刊以及到台湾去交流。而在课程设置当中,张磊也经常和这些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设置绘画的主题。

每逢春节来临,张磊的画室一定是最为热闹的,这些来自台湾的孩子们围在张老师的身旁,大家画年画、做灯笼、写春联,中国人最为重视的春节就这样在张老师的画室提前拉开了序幕。

“在春节前后全部都是中国文化系列。正好那个时候放寒假,那些孩子就整天在这里,表现中国传统元素的主题,回台湾就把他送给爷爷奶奶啊亲戚,这样的话,孩子也得到了鼓励,他们非常认可中国几千年留下来的文化。”每当回忆起和孩子们一起做年画的情景,张磊的眼神里总会闪过一丝温情和动容。

而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也让生活在上海的台商们感到欣慰。台湾男生蔡凯程的母亲认为,传统文化离现代孩子过于遥远,但又是他们这一代必须要传承的,通过这种绘画的意境、传授,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最好的传递方式。

从2001年创办第一件画室至今,从“创意顶顶”走出去的学生已经达到了两万多人,于张磊夫妇而言,这些孩子就像一株株正在成长中的小树,而自己所给予他们的是必要的动力。这种动力可以激发他们体内原本就具有的无限活力,让他们充满了创造和激情,让他们在1 1的成长过程中开启对未来的各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