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福木雕 [泉州晚报 ]:黄泉福:木雕艺术难觅传承人

2017-09-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见到黄泉福之前,记者先看到的是他的作品,根雕.木雕人物都透着"神气";待见到本人,只见他脸上消瘦,但眼里却透着一股凿子般的精神.14岁那年,黄泉福走进了老家惠安

见到黄泉福之前,记者先看到的是他的作品,根雕、木雕人物都透着“神气”;待见到本人,只见他脸上消瘦,但眼里却透着一股凿子般的精神。14岁那年,黄泉福走进了老家惠安张坂镇的一家木雕厂,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30多年过去了,当作品在国内、国际获得多项荣誉后,他却在担心一身的手艺找不到后继之人。

本组文/图:记者王宇

儿时扎花灯种下艺术情结

40多年前的惠安张坂,每到元宵节都会有不少卖花灯的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这时也总会有一群五六岁的孩子围在这些人身边,嬉笑打闹着看他们扎灯,黄泉福也是众多孩子中的一员。想找到黄泉福很容易,人群中最安静的就是他。和其他吵着父母要买灯的孩子不同,黄泉福家境贫困,5岁的他当时心里正盘算着怎么把扎花灯的手艺学到手。

卖灯人坐定后开始扎灯,黄泉福会挤到最前面,瘦弱的他常常得和身体强壮的孩子抢位置;孩子们跟着卖灯人到处叫卖的脚步,黄泉福又总是走在最后面,“这样能捡些用剩的竹篾和灯纸,自己扎花灯也就有了‘免费’的材料”。那时连黄泉福自己也没想到,只看过几次扎花灯,他就把一些制作手法记在心里。之后几年的元宵,黄泉福都会提着自己做的花灯出门,虽然是孩子的手工,可比买来的花灯一点都不差。

除了扎花灯,黄泉福童年的另一个乐趣就是捏泥人。农村孩子的游乐场多数是在沙土里,有人用泥土盖“小房子”,有人拿沙子“过家家”,黄泉福却喜欢自己捏泥人玩。不仅是捏个样子,他还会试着在泥人的脸上画上表情:自己笑时,泥人也会跟着笑;心情不好,泥人也会皱着眉头。

到了上学的年龄,黄泉福就近读了村里的小学。除上课之外,他又多了一项工作,每天中午送饭给在山上“打石”的父亲。来回4公里的路程,当中还有不少山路,只有7岁的黄泉福每天得饿着肚子走上两个小时。

“那段时间是最苦的日子。”黄泉福说。中午放学没吃东西,就要带着父亲的午饭上山,特别是到夏天的时候,一个孩子没有吃饭,走在没有一点树阴的石子路上,又饿又热加上身体虚弱,有几次黄泉福都差点晕倒在送饭的路上。

但苦中也有乐趣,黄泉福怕上山,也盼着上山。因为父亲在山上“打石”,他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现成的训练场。趁着大人们吃饭的空闲时间,黄泉福拿起父亲“打石”的工具在石头上“画画”。

费力地拿起父亲的工具,有时坐在石头上,有时弓着身子,憋足了劲一凿一凿刻出线条,汗滴到石头上,黄泉福也没有发觉。那段时间黄泉福把画纸上的东西都搬到石头上,五角星、花花草草,他最得意的是当年在石头上刻的五角星。“前几年我上山时看见那块有五角星的石头还在,最近再去看已经不见了。”谈起那些日子,黄泉福总不会忘记那些最初的作品。

黄泉福说,上学时自己最喜欢上的课就是美术课。“每次作业不是99分,就是100分。”拿到老师的评分,他都是眉飞色舞,就是现在描述起几十年前的情景,脸上的笑容和手上比画的动作,都难掩他心里的高兴劲。而回想起自己能走上喜爱的雕刻之路,黄泉福总会感叹,除了天分还要一些运气。

少年学木雕走出个性雕刻路

黄泉福家旁边有一个木雕厂,平时帮大人忙完家务事,他就会悄悄地趴在木雕厂的窗台上“偷师”。和当年学扎花灯一样,一段时间下来,他就看会了不少木雕技巧。虽然能看,但他的手上还是痒痒的,终于有一天,他向父母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让黄泉福没有想到的是,家人并没有多大阻挠,就答应了他的要求。就这样,14岁那年,黄泉福带着对雕刻的喜爱和要养家的心情,来到了木雕厂。他算是那里的小字辈,家里又没钱给他买雕刻工具,他只好过起了“蹭艺”的学徒生涯。可没想到工厂里的不少师傅还是很保守,一来不想让这个小孩子来瞎搅和,二来也怕各自的独门手艺被偷学。黄泉福一接近,那些大人就会停下手里的活,也不许他动工具,“那时候就觉得自己被孤立了”。

不过还是遇到了一个好师傅。“他不仅把工具借给我,还教我很多基本工夫。”想起已经过世的师傅,黄泉福总是心存感激。一段时间的基本功训练,黄泉福的手艺大有长进,除了木雕人物的脸部。

“脸部是最难刻画的地方,一个木雕的成败很大一部分是看人物的表情”。师傅担心这个小学徒伤了一件,也伤了自信,就一直不肯让黄泉福刻脸。黄泉福则早就有了打算,“我等师傅出门了,就要偷偷刻上一个”。终于师傅一次外出捉鱼,成全了他。

那时工厂的活比较少,厂里的师傅们手头没事,就相约到河里捉鱼,留下一群学徒看厂。黄泉福站在厂门口,看师傅们走远了,就赶紧跑回车间,小心翼翼地拿起师傅的工具,心里激动使手上有些发抖。定了定神,他开始了第一次面部雕刻。

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直到最难的眼睛和眼神。在一阵阵的激动中,黄泉福完成了这次偷偷的面部雕刻。师傅回来发现原先的一块木料“变成”一副活生生的人脸,就夸做得好,还问是谁做的。黄泉福站了出来。师傅见是他做的,没再多说什么,让大家继续干活。一件让黄泉福觉得必将挨打挨骂的事情,就这么平息了。

虽然师傅嘴上不说,但在一些事情上也开始认可黄泉福的手艺,派他到泉州帮人修补木雕、让他做一些面部,渐渐地黄泉福也开始干起了师傅们才能干的活。

中年难觅徒忧心雕艺失传

改革开放,让原本局限于木雕厂的黄泉福走入了商海。1988年,黄泉福开始向东南亚出口自己生产的各种神佛雕像。那一年,他创作了传统木雕作品《中坛元帅》、《齐天大圣》、《三太子》,首次参加新加坡南洋雕刻创作比赛,一举获得第一名。一时间,东南亚一带的华侨纷纷慕名而来,各种神佛雕像、寺庙建筑构件、住宅装饰用品和家私工艺品供不应求。这时,黄泉福又开始向自己提出挑战,在超越别人的同时,他更加注重超越自我。

为了提携新人,每件作品他都署上徒弟的名字。然而在种种荣誉背后,黄泉福心中的一个忧虑也越来越大。曾经有一块招工广告立在黄泉福作品展览室外:“免费传授木雕技术,学期六年,并有一定生活补贴。”几年的时间过去了,黄泉福无奈地苦笑说,至今仍是无人问津。“考虑到授徒信息发布渠道不畅的问题,几年前我在网络上登过一则收徒信息,可到现在点击率还是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打电话来咨询的人了。”

从2006年开始,惠安雕刻艺术学会常务副会长李肖男对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真正在从事雕刻技艺行业的男性人数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尚不足百人。李肖男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上世纪80年代后的如此,那上世纪90年代后的情况是不是更糟?如果将来老一辈艺人都退休了,那上千年积累下来的惠安雕刻技艺精髓还有谁来传承?”几十年前学徒拜师学艺之后,通过师傅的口传身授,往往须苦练三年五载方能出师。

这一过程既苦又累,经验积累的方式原始,进展也缓慢。但是,大部分人都能坚持下来,因为雕刻在当时算是一门很体面的手艺,收入足以养家。

到了黄泉福当上师傅开始招收徒弟时,他发现愿意学习雕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且热情也在慢慢消逝。“这是雕刻产业发展的土壤在慢慢变差的缘故”,以前雕刻是门好手艺,但到了现在,人们的观念在改变,许多年轻人的心态太浮躁,希望马上出成绩,而雕刻又是那种日久才见真功夫的粗重活,慢慢就没有人愿意干了。

在黄泉福看来,惠安雕刻工艺经过上千年的积淀,传承祖辈精湛技艺的,一类是普通的工匠,另一类则是能够将雕刻工艺融入自己的创作思想,创造出带有思维性艺术品的艺术家。只有后者,才是惠安千年雕艺精髓传承并能发扬光大的保证。令黄泉福担忧的是,惠安雕刻目前缺的正是第二种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