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学峰这个研究生导师 一个导师究竟能带多少个研究生?
一个导师究竟能带多少个研究生?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很难有个标准答案。它既与导师的水平、能力、投入等因素有关,还取决于研究生的基础和能力、对科学研究的激情和斗志、毕业时的期望或目标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当一个导师所带学生数超过某个度以后,纯粹从科学研究方面看,应该对导师和学生都不利。
从我个人多年指导研究生的经历看,导师所带研究生过多,将严重阻碍创新:超过某个度以后,科研成果的大小(注意不是多少)或创新程度与导师所带学生数成反比。
首先,导师同时所带学生越多,两者的有效科研时间越少,不利于需要足够时间保证的科研创新。读研究生本质上是一种受教育的过程,但这种教育不同于"批量生产"的本科教育,它是一种一对一的教育过程,研究生从门外汉到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个过程要消耗导师很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因此正如美国《科学》杂志总编Bruce Alberts博士所说:"如果一个老师同时带太多学生,很多时间就会被‘管人’占去,根本没时间来做研究。
"不仅导师没时间做研究,学生的有效研究时间也将大打折扣,因为如果导师同时所带学生越多,那么单个研究生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时间越长,而学业时间有限。
其次,导师同时所带学生越多,科研选题的平均创新水平越低,带来的"好处"是成果数量多但质量差。科学研究的选题是至关重要的,某种程度上说,选题水平决定成果大小,这就像一个线性系统的输入决定输出一样。导师所带学生过多,选题从哪儿来?哪有那么多的创新选题?虽然理论上导师和学生都可提出选题,但选题是需要眼光和境界的,学生囿于能力、水平和知识的局限性,很难抓住学科领域全局性的关键和重要选题。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生培养,重要的创新选题大多出自导师的脑袋。
因此,学生过多,导师可能只好将有限的想法拆整为零,分摊到不同学生头上,分摊的结果很可能本来是一篇nature的论文最后变成了几篇很一般的SCI论文。另外,学生过多,又参差不齐,导师有时还迫不得已要为那些能力和水平差一些的学生量体裁衣,选择低水平重复性或改良型的题目,这些题目能产生垃圾SCI就不错了。
中国的论文总数世界第一,而引用率要倒着数,我看很大程度上是导师所带研究生太多,逼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导师同时所带学生过多,也不利于学术境界的培养。
再次,研究生过多,不利于创新环境和文化建设。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性研究,并不是人多力量大的活;相反,人太多,容易产生内耗、消极怠工、冷嘲热讽、争名夺利等不良现象,影响科研创新。一个有战斗力的创新团队应该由一批志同道合,对科研富于激情和斗志的人构成,但林子大了,可能什么鸟都有。
少数无心科研、只求文凭的学生,其言论和行为往往与科学研究格格不入,其思想和境界跟积极向上毫不沾边,既败坏学习风气,更摧毁他人意志。
典型的,一位学生在潜心读文献,旁边的另一位学生却陶醉在游戏或电影中,那位读文献的学生的意志就要经受严峻考验。我团队曾经一位对科研非常投入的学生,突然间被一位崇尚CEO的学生洗了脑,从此科研精神涣散,天天幻想CEO,最后沦落到毕业困难户。
导师同时所带学生过多阻碍科研创新的方面还有很多。回到前面的问题,从极限情况看,即使一位最有能耐的导师最多能带多少研究生呢?《科研诚信: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教程与案例》一书说,一个导师充其量同时可带10-12个学生,这与美国《科学》杂志总编Bruce Alberts博士的说法一致,他说他当教授时,研究团队不超过12个人。
但这些说的都是美国的情况,也许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最有能耐的导师能带多少学生呢?几年前,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建议,一名导师同时所带研究生一般不能超过10位,如果确实需要,也要经过批准才行,同时要有一个上限,不超过15个。
他针对有的导师带几十甚至上百个研究生的现象说,简直不可思议,从国外的经验看没有这样的,就是我们国家华罗庚、钱学森等大师级的学者带的研究生也远远没有这么多。
但也许是时代在进步,在中国,目前同时所带研究生远远超过国内外大牛们划定的上限数的导师,比比皆是。中国的一些导师,无论能力大小和水平高低,都在抢夺研究生,希望研究生多多益善,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真的是争着抢着要为祖国培养人才吗?依《科研诚信: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教程与案例》一书的观点看,恐怕还是导师责任的丧失和利益的追逐。这个话题比较敏感,今后将专门分析。
自我反省,本人同时指导的研究生数已超过国内外大牛们公认的上限,我一直在为此困扰并寻求对策,例如我已逐年减少招生数,并准备明年开始不再招收硕士生。我意识到在对已有学生没有一个很好的交待前,不宜再招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