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的草书《千字文》

2017-07-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宋徽宗赵佶的草书代表作.赵佶(1082~1135),北宋第 8 代皇帝,在位25年.此卷为纸本,草书,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为描金云龙,长3丈,无

中国宋徽宗赵佶的草书代表作。赵佶(1082~1135),北宋第 8 代皇帝,在位25年。此卷为纸本,草书,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为描金云龙,长3丈,无一接缝。云龙纹生动规整,犹留唐人遗韵,对研究宋代造纸技术弥足珍贵。

写在上面的狂草书千字文一气呵成,笔势凌空,变幻莫测,犹如长江奔腾,一泻千里,运笔迅疾流畅,结体奇宕潇洒。此卷作于宣和四年(1122),是赵佶40岁书法大成时之作品,为稀世珍品。《石渠宝笈·初编》、《格古要论》诸书著录。

公元一一二二年,宋徽宗赵佶书写本卷草书千字文。这卷狂草千字文,其法出自怀素狂草一派,全长数丈,一气呵成,毫无倦笔,颇为壮观。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在《庚子销夏录》中指出:“徽宗千文,书法怀素。”当代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云:“此卷草书怪怪奇奇,大大小小。

有的如腾猿过树,逸虬得水;有的或连或绝,如花乱飞;有的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有的如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卷后落款的宣和壬寅年,正值赵佶年届四十。

此作为其盛年书写的成熟之作。全卷纵三十五点一厘米,横一千一百七十二厘米,字迹九十九行,为描金云龙纸卷。此卷自宋宣和年间历经金昌明内府,转入南宋权相贾似道,明晋府,项元汴,清梁清标等诸家遞藏,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赵佶的草书深受怀素影响,气势雄健。《草书千字文》是赵氏极少传世的狂草作品。笔势劲利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极奔放驰骋之致,更为稀世珍品。《闰中秋月诗帖》为“瘦金体”的典型作品之一。它笔势匀整峭拨,笔画顿挫有力,在气韵上显得格外流畅和飘逸灵动,具有浓厚的书卷特色。

奢华狂风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在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着旷世奇珍——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其笔势奔放流畅,跌宕起伏,富有一种似音乐旋律的美感。

气势颇为壮观,毫不亚于唐代草书书圣张旭与怀素,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昏君的才华 一国之君,为何有如此精湛的书法作品?宋徽宗赵佶是个昏庸无能的封建帝王,在位二十五年,骄奢淫逸,怠弃国政,最后落得国亡身辱,死于北域的下场。

但是,这位失败的政治家对书画情有独钟,并在艺坛上取得了光辉成就。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贡献来看,赵佶书写了其最光辉而独立的一页。 赵佶的楷书兼容并蓄,自成一家,后世称“瘦金体”。一如疾风中之修竹,挺而神骏。

上海博物馆现藏的楷书千字文就是这一书体的代表。“瘦金体”与李邕的“金错刀”交相辉映,堪称中国书法史上耀眼的双璧。而这幅狂草作品则展示了其书法的全面。 神奇的长宣 这卷笔翰飞舞的《千字文》,是写在全长达三丈以上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上的。一幅长达三丈余的手工麻纸,今天看来,似乎不算是多么新奇。可是,在八百年前的北宋时期,就制造出这样长尺度的精美用纸,不能不使我们为之惊讶。

据专家推测,当时的工匠可能在江边把船舶排列成行,然后浇上纸浆使之均匀,自然干燥而成。由于历代收藏家对它倍加珍惜,得以纸墨保持完整如新,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北宋造纸技术空前发达的宝贵证据。 奢华的描金 还会让现代人震惊的是,这三丈有余的描金云龙笺上的图案是能工巧匠一笔一笔地画出来的。

从整体画面的完整程度看,不可能分段拼接,而是由一人自始至终一气呵成,如此高头长卷,如此繁缛的云龙图案,所花的精力之巨可想而知!

曲折的身世 省博业务办公室主任、副研究馆员刘韫说,赵佶在写此书法后不久就被金兵虏走,这件作品宋时藏于御府,元明时期流传不详,后归藏于清内府,清宫廷编的《石渠宝笈初编》即有著录。 1945年8月17日,溥仪携数箱珍贵书画欲逃往日本,途经沈阳时被人民解放军及苏联红军截获。1950年,劫后余生的徽宗《草书千字文》等一批清宫散佚书画入藏东北博物馆(即辽宁省博物馆)至今。

【专家访谈】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马宝杰 记者:有人以为这卷草书写得如此精妙,怀疑它不是赵佶自运之作,明末孙承泽在所撰《庚子消夏录》中,著录此卷时,指出“徽宗千文,书法怀素”,这是不是说赵佶的草书《千字文》是临摹怀素的。

马宝杰:这种说法不准确。可以肯定,赵佶草书出于怀素,不仅平时临摹过怀素的草书《千字文》,而且还临过其他有关的草书帖。从时代风格上讲,两宋的草书,大都师法张旭、怀素。凡是临写的,不管其技巧如何精到和高超,仔细观察会发现板滞的运笔痕迹。而这个作品的气脉连贯,应非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