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站立格斗赛非武术 中国功夫胜率不足50%

2017-10-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日本人对于武术搏击有极为独特的爱好,"武道大会"之类的格斗赛广泛地存在于动漫.影视.电子游戏等各种幻想载体之中.在这种近于狂热的土壤栽培之下,1993年诞生的K

日本人对于武术搏击有极为独特的爱好,“武道大会”之类的格斗赛广泛地存在于动漫、影视、电子游戏等各种幻想载体之中。在这种近于狂热的土壤栽培之下,1993年诞生的K1迅速成为日本国内最具影响的格斗比赛,甚至号称“世界第一站立格斗赛事”,拥有大量拳迷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毫不出奇。

真刀真枪的搏斗,相对简单的规则,让K1比赛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肉体角逐的原始向往。而高度的商业包装,又能让观众尽可能地从多角度观赏比赛,这是K1大获成功的原因。

增设小级别 包装本土化

K1赛事可说是建立在日本国内对于搏击的爱好之上,因此本土市场是重中之重。十几年来,尽管本土选手的成绩平平并未影响日本观众对比赛的投入,赛事方仍在想方设法未雨绸缪。2002年起,K1增加了MAX比赛,限定70公斤以下级选手参赛,这让身材较小的亚洲选手得以拥有更适合发挥的舞台。

通常最高级别比赛理应受到最高关注,但K1-MAX却获得了赛事方面刻意的重点包装。MAX赛事比GP进行得更晚,是每年赛季的压轴戏,并且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有意无意地灌输“小级别选手更加灵活”、“限定级别赛事更加公平、更有技术含量”之类的观点,加上观众对本土选手的偏爱,使得MAX很快获得成功。

泰国选手播球、日本选手魔娑斗通过夺冠成为红人,知名度很快超过了成名更久的GP冠军们,成为K1赛事的代言人。

此外,K1也大力推广JAPAN系列赛事。毫无疑问,K1-JAPAN赛级别要低于GP,按照规则K1-JAPAN冠军才能够获得直接参加当年GP正赛开幕战的席位,严格来说,K1-JAPAN甚至算不上GP的预选赛。但这项为了吸引本土大级别选手参加的赛事在日本仍然大受欢迎,许多体格明显吃亏的选手也热衷于参加无差别级赛事,由此可见这项赛事的巨大市场。

拳台上扬威 拳台下走红

以看功夫片的眼光来看,K1比赛足够让格斗的美感幻灭,甚至比起西方动作片来,K1的技巧也显得粗糙,但比赛的真实性给观众带来的满足感是电影无法比拟的。在短短十几年中,K1拳台上走出了太多偶像级拳手。得过三次冠军的阿兹、胡斯特、帮加斯基,因病早逝的安迪・哈格,未得过冠军的米尔科、扎姆比迪斯,小级别的播球、魔娑斗都是武术迷们津津乐道的明星。

在真正的格斗中,体能、力量、速度这些更基础的要素较之花哨的技巧更重要,这也是鲍勃・萨普、崔洪万这些体型巨大的选手能获得好成绩的原因。

美国人萨普体格与奥尼尔相仿,韩国人崔洪万身高达到2.18米,这些在动作片中通常只能扮演反派和配角的拳手,因为抗击打能力强,自身力量大又不失敏捷,在K1和其他赛场上都是极具威胁的高水平选手。

现实和传统概念上的反差,让萨普和崔红万在拳台之外也获得了成功。萨普在日本和美国都有大量粉丝,崔洪万在韩国更像是个娱乐明星,两人的体格让他们很容易吸引人气,而两人也毫无通常印象中那种巨人的木讷,谈吐风趣且随和,这些都让他们成为了另类偶像。而这也正是K1商业包装的成果。当然,也有拳迷对K1组织者过度追捧这些另类偶像感到不满,认为过度的商业行为容易影响到观众对赛事本身的关注。

打造顶级赛事

现代社会不能允许无节制的赛事,同样,过于暴力的场面也会影响观众的接受度,如何把握格斗的尺度是赛事成功与否的关键。从规则的开放程度而言,站立格斗的K1介于拳击和允许地面技的MMA之间,如何在这两大格斗种类赛事夹击中发展,是K1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较之MMA赛事,K1的搏击远不够自由,事实上在允许地面技的赛事中,选手很容易纠缠在一起,反关节技巧是决出胜负的重要手段。而比起发展多年高度成熟的拳击,K1在市场培育和运作经验上都有巨大欠缺。但十几年的发展证明,K1仍有成功的理由。

从第一届比赛开始,K1的宗旨就是举办最高水准的赛事,因此参赛选手锁定在一些知名赛事的冠军之间。随着K1本身知名度的提升,开始在全球进行一些预选赛以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高水平选手。值得一提的是K1没有门户之见,欢迎其他赛制的选手参赛。

许多选手同时参加K1和MMA赛制比赛,如PRIDE和UFC,而这些赛事与K1其实存在竞争关系。正是这种包容,让K1能够吸引更多的明星选手。此外,K1也在开始举办一些MMA规则的比赛,尽管初步的尝试并不算非常成功,但这种开放的态度却是K1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功夫,其实比K1差很远

由于没有电视直播,K1这项有十几年历史的赛事在中国大陆的知名度并不算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K1逐渐为国内武术迷所知,但由于缺少官方渠道的信息和媒体的报道,K1在国内的传播仅限于一些视频流传和BBS上辗转的消息,以及因此产生的大量二手三手评论。

很多武术爱好者甚至分不清K1、UFC、PRIDE等赛事间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希望中国高手能够在K1这项世界公认的顶级赛事中打出好成绩,而并非只在山寨味浓郁的“中国功夫vs某国某某”比赛中横扫那些履历模糊的拳手。

中国拳手打K1,胜率不足50%

作为志在全亚洲推广的赛事,K1和PRIDE都曾向中国拳手发出邀请。由于PRIDE规则过于简单危险性高,有关方面不主张选派运动员参赛,而相对更温和的K1则得到了支持。从1999年起,有多名散打运动员参加过K1比赛,包括K1-GP级别的滕军、安虎、王强,和K1-MAX级别的张加泼等人。

而中国拳迷更加熟悉的柳海龙、宝力高等著名选手则未能代表散打出征。2002年,获得国内“散打王”70公斤级别冠军的浙江籍张加泼直接参加了第一年举办的K1-MAX赛决赛,首轮负于泰国选手高兰,除他之外,其余中国选手均未能进入最终决赛圈。

在中国选手参加的K1比赛中,他们的胜率不足50%,考虑到他们对K1赛事并不熟悉,这一成绩还算可以接受,但中国选手在站立格斗规则下与世界顶尖水准距离颇远,也是客观的事实。

在我们的想象之中,作为功夫之国,中国在与搏击有关的赛事中应该取得更辉煌的成绩。但事实是,由于赛事规则与中国散打有较大不同,加之训练比赛风格因此产生的差异,中国选手在K1赛中成绩平平并不意外。在散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抱摔技术在K1中不被允许,这让中国选手拳击杀伤力小的弱点被放大,平时习惯的技术动作则无法施展,甚至有选手因为多次下意识使用散打中常见的搂抱动作而被判消极告负。

此外,中国选手的体格和体能与高水平对手相比有明显差距,技术上也有不适应之处。

对于技术上的差别,K1方面有充分认识,通常他们会提前几个月将比赛录像送到拳手手中,并详细讲解规则细节。但K1毕竟在中国缺乏基础,没人会为这项赛事专门进行训练。对此,K1方面也深感遗憾,他们只希望时间能慢慢减少多种赛事之间的规则分野,当然另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就是,让K1成为更具影响力的赛事,直接培养出为K1而战的拳手。

“中国功夫”被文人笔记夸张了

很多武术迷相信,中国拳手在K1上的战绩,并不代表中国功夫的胜败,事实上,很多人认为散打根本不能代表中国功夫。从逻辑上讲,这一论断无懈可击。虽然规则已较为开放,但K1作为“站立格斗”已经排除了格斗中的一大部分技巧。

即使是规则更简单的PRIDE和UFC,毕竟也禁止要害打击,对关节技也有限制。而这些技巧,正是传统功夫中所强调的。作为能够被认可的体育竞技项目,散打在规则方面更加严格,与传统意义上的格斗相去更远,的确无法简单地与“中国功夫”作比较。

但正因为两者如平行宇宙般互不干涉,让武术迷对深藏不露的传统功夫更为好奇。就留下的资料来看,在19世纪末上世纪初,中国曾出现过大批武术家,他们的事迹在今天看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古代文人笔记常用夸张笔法不足为奇,但即参考通常习惯的水分比例来处理那些武术家资料,余下部分仍足以让今人惊叹。我们很需要了解传统功夫究竟能到达一个怎样的境界,散打作为普通人能看懂的竞技手段显然是最好的衡量标尺。

由于传统功夫的继承者们很少出现在公开的竞技场合,因此对于普通的武术爱好者而言,要想切身体会一下传统功夫的威力并不容易,但通过越来越发达的信息网络,我们不难找到平行宇宙的入口:我们能容易通过网络找到类似隔空将人摔出这样颠覆物理学的视频;一段上世纪中期香港两门派掌门的比武视频也在网上流传甚广。对于这些神奇见闻的真伪,我们无从知晓,并且我们可能永远无缘得窥真相。因为这些世外高人从来不屑抛头露面。

有人曾断言,尽管不同规则下的格斗无法真正相互较量,但拳击运动应该集中了全球最有天赋的格斗家,理由是职业拳击奖金最为丰厚,影响力最大。同理推而广之,当K1之类的商业化赛事在得到大范围的接受,崇高的荣誉和丰厚的报酬应该能够吸引更多高水平拳手的参加,我们也好有机会见到传统功夫与现代技击间的较量――哪怕未能夺冠,四强八强中的某位说句“我功夫还差得远,师父(师兄)比我厉害得多”,也强过我们空对资料望洋兴叹。

(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