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学士——刘宝瑞表演单口相声

2017-06-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明朝的时候,在南京水西门大街,有一座豆腐坊.掌柜的姓解,名叫解沛然,他是山东人,五十多岁,没儿没女.在老解五十五岁的时候,喜从天降,老伴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儿子.

明朝的时候,在南京水西门大街,有一座豆腐坊。掌柜的姓解,名叫解沛然,他是山东人,五十多岁,没儿没女。在老解五十五岁的时候,喜从天降,老伴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儿子。老两口子高兴坏了。对孩子是爱如掌上明珠。

一晃孩子长到六岁,该去上学了,老解带着儿子来到附近的学房。学房的老师姓罗,一看小孩五官清秀,样子挺聪明伶俐,心里喜欢上这孩子了,就问:

“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老师,我没念过书,没给他起名字。”老解说。

老师说:“我给他起个名字吧,以后就叫解缙,大号叫解鸿魁。”

老解在旁边急了:“先生,别让这孩子泄了劲哪!”

“什么呀,你走你的吧!到月头儿,你给送两吊学费钱来就成了。”

“先生,咱是个穷人,交不起那么多的学钱。”

“那么,我就这么白教吗?”

“那也不能叫您白教,这样吧,孩子在您这儿念一天书,我给您送两块豆腐来。”

“你呀,别在这儿捣乱了,我什么也不要,三节两寿,你来看看我,就全有了。”

老解高高兴兴地走了。老师叫小孩:“解缙,你过来,我给你上书。”

头一本教他念《百家姓》,谁知这解缙天资太聪慧了,一本《百家姓》,教了一上午,解缙就能倒背如流。天下爹娘爱好的,老师一看这孩子那么聪明,特别高兴。到下午上学以后,解缙把《千字文》拿过来了,到老师跟前:“老师,您给我上这本地。”

“啊,一天念两本呀!我没法教了,念得多忘得快,贪多嚼不烂。你还背你上午学的吧。”

打这儿起,老师教这孩子念书,总比别的孩子都细致,上的书比别的孩子也多。念到一年,这孩子就开始念《诗经》了。第二年,开笔做文章,做诗,对对子。解缙九岁这年的腊月二十六,老师对学生们说:“放假了,明年初六开学。”

解缙说:“老师,我明年就初二来。”

老师说:“他们都来可以,你就别来了。”

“老师,您怎么不让我来了?”

“废话,明年来了,是我教给你呀,是你教我呀!”

“您教我。”

“我教你什么呀!凡是我念的书,你都念了。我就问你这么一句吧,你如有发达之日,把为师我放在什么地方?”

“老师,弟子倘然发迹,绝不忘我师教养之恩。”

“好!明年你愿意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没事呢咱们爷俩吟个诗答个对儿什么的。给你两吊钱,回家过年去吧。”

这孩子夹着书包儿、拿着书桌儿就回家去了。到家一瞧,他爸爸正在炸豆腐呢,进门叫了一声:“爹,我帮您烧火吧。”

老解一瞧:“你怎么把书桌子拿回来啦?”

“放年假了。”

“明年还得去,拿回书桌子干吗?”

“明年老师不让我去了。”

“为什么?”

“老师说:明年去了,是他教给我呀,还是我教他呀。”

“别胡扯了,只要你能写两块豆腐帐就得了。等着,咱把豆腐炸得了,我领你上街,给你妈买两朵花,给你买点炮放,再买点儿鱼,买点儿肉,好好的过个年。再买两副对子贴上,像个过年的样儿。”

“贴对子,不用买了。”

“不买怎么着?”

“您买纸来,孩儿我写得了。”

“怎么着?你都会写对子了!哎呀!咱们家里头,连我这辈子已经是八辈子没有认识字的了。轮到小子你这儿,会写对子了,小儿呀,小儿呀!你简直是开水浇坟——你欺(沏)了祖了。好!我买纸去。你写得好好的,贴到大门上让人看看,是老子我的光荣,也是小子你的脸面。”

不一会儿就买回来了。“小儿,你写吧,我去买菜去。”

这孩子提起笔忽然想起他们家对过,是曹丞相府的后花园,丞相好养竹子,一片青竹茂盛,长得挺高,由墙外往里看,真好看。提笔就写:上联是“门对千棵竹”,下联是“家藏万卷书”,横批是“大块文章”。写完了就打糨子,到外边贴门上了。

刚贴上对子,曹丞相正好下朝回家,坐着个八人抬轿,管家曹安在前边当引马,轰散闲人。丞相把轿帘打开,看着街上的热闹,也看两边儿的匾额、对子。丞相是南书房的御老师。当朝皇上就是跟他念的书,他的学问大着哪,所以他就有这么一个嗜好。

瞧着瞧着,就到豆腐坊这儿了。轿子离豆腐坊不远,丞相捋着胡须,读对联上的字。上联是“门对千棵竹”,哟!出手不俗呀,好。再看下联“家藏万卷书”,“啊!”一着急,胡子揪下四根儿来,豆腐坊出了能人了!

“门对千棵竹”是拿我竹子为题,这下联儿可不像话,“家藏万卷书”。小小的豆腐坊敢说家藏万卷书!我是南都书房御老师,当今万岁跟我念书,这么大的丞相府也没敢写家藏万卷书哇!岂有此理!再一看横批,更火儿了,“大块文章”?胡说!豆腐坊应当写“大块豆腐”。丞相回家,就问曹安,豆腐坊的对联是谁人所写?“回禀爷,是他家里的小儿子所写。那小孩子今年九岁,聪明伶俐,倒是蛮好玩的。”

丞相想小孩子才九岁,就能写出这么好的对联,将来长大那还了得!丞相爱才,就从心里喜欢上这个小孩子了。心想,我着实地逗逗他,看这个小孩子到底有多大本事。对,有了,他的上联不是“门对千棵竹”吗,我干脆把竹子砍了,让你没竹可对,这叫骂题。说不定小孩就得自己把对联撕下来,再换成一副别的对子,也说不定。

“曹安,来呀!到花园子里去,找着花把式王三,挑水的赵四,门房的老刘,加上你,四个人,把后花园的竹子削下半截去,至到站在墙外面一棵竹子都看不见为止,快去!”

曹安找到了王三、赵四、老刘,四个人就开始削竹子。一顿饭的工夫,都削完了,回复丞相:“跟爷回,竹子我们都砍完了。”

“外边一点儿都看不见啦?”

“看不见了。”

“去,到豆腐坊看看去,看门上那副对子撕了没有?”

曹安出了相府,直奔豆腐坊,老远一看,对子还在那儿贴着哪。临近一瞧:嗯?五言的对子,反而变成六言啦?他抹头往回就跑,跑回相府书房:“跟爷回,小人奉命到豆腐坊看对子……”

“对子没了吧?”

“有,不但有,好像又长出一块来。”

“胡说,对子有往外长的吗?”

“可不是,五言改六言了。”

“什么词儿?”

“上联是‘门对千棵竹短’,下联是‘家藏万卷书长’。”

上联多了个‘短’字,下联多了个‘长’字。好哇!我这竹子短了,他那书倒长了!丞相越想心里越美,为什么呢?小屁孩儿,怎么会是我的对手?如果说没有后花园的墙挡着,能够看到我的竹子已经砍下了半截,你上联写“门对千棵竹短”还情有可原。

现在墙挡着呢!为了你的“门对千棵竹短”,还得爬墙头上看看花园里的那半截竹子?再者说了,谁有这个胆子来爬我家的后花园?还有呀!就算你家真有万卷书,应该用“多”字呀,哪有不说我们家的书老多了,反而说我们家的书老长了,这象话吗?

丞相心里这么一乐,又想起一主意来。你不是说我这竹子短嘛,我把它们都刨了,让你爬在墙头也看不到。

“曹安,到后花园,找上王三他们,还是你们四个人,把竹子连根刨了。”

曹安到花园里,四个人把就竹子连根刨了。跑到书房:“跟爷回,竹子可连根儿刨了。”

“好,你到豆腐坊瞧瞧,那副对子这回许没有了。”

曹安来到了豆腐坊门口一瞧:哟,怎么又多出俩字来! 来到书房:“跟爷回,豆腐坊那副对子呀……”

“撕啦!”

“还贴着哪。”

“没撕?”

“不但没撕,又长出一块来。是‘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丞相这回更乐了,这竹子不光短,还没有?这是人话吗?没有?你写它干嘛?吃饱了撑的?哈哈,看把人家孩子挤兑的!曹安看到丞相乐,心里也高兴,就赶紧想出个主意来拍马屁:“丞相,这小屁孩儿,不知天高地厚,敢在太岁头上土,孔夫子门前卖《三字经》,关老爷面前耍大刀。真是岂有此理!丞相,我有个主意,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既然这孩子这么可乐,您不如把他叫到相府来,你当面羞辱他一番,那不更开心?”

“好吧,曹安,拿我的拜匣,搁一张请帖,请他来相府!”

曹安赶紧奔到豆腐坊,“梆……梆……!”地打门。爷儿俩一起出来开了大门,曹安托着拜匣站着,对小孩说:“我家相爷爱惜你的文才,命我下拜帖来请您,您可以赏脸过府一谈吗?”

“拿来我看。”小孩双手接过,然后说,“多谢管家,跟丞相回,就说现在我衣帽不整,即时更衣过府拜会。”

“学生,您可快点来呀。”

曹安回禀了丞相,丞相大喜:“好!你到门口等他去吧,回头来了,就把他领进来。”

曹安来到大门洞,一屁股坐在懒凳上:我可歇会儿了,半天的工夫,豆腐坊就跑了足够七趟。等着吧!哎!左等也不来,右等还没来,站起来刚下台阶,往东一看,小孩子来了。赶紧上前迎接:“学生,您来了。相爷叫您过去,您跟我去吧!”

曹安头里走,到二门口回头一看,嗯?人没了。赶紧又回来,看见这孩子正往回走哪。曹安就嚷:“学生!您怎么又往回走啦?”

小孩一回头:“管家,是你家丞相叫我进去吗?”

“是啊!”

“你家丞相既然拿拜匣下请帖,把我学生请来,就该大敞仪门,吹三通,打三通,出府迎接。就这么一叫就算了?我学生不那么听话,咱们再见吧。”

“嗨,你这小兔崽子还挑理了!好,好,您先别走,我再给您问一声去,行不行?您等会儿。”

曹安跑到书房:“跟爷回,他来了。”

“叫他进来。”

“他又要走了。”

“为什么?”

“挑眼了。他说‘既然用帖请了,丞相就该出府迎接’。要不是我挡他,他就走了,现在他在那儿等着呢,爷,您说怎么办呢?”

“哦!这孩子多大岁数了?”

“也就是八九岁。”

丞相一听这孩子只有八九岁,更好奇了,越是想见见这小孩,一回头看到书中夹着一张纸条儿。他就把纸条抽出来交给曹安,“曹安,你把这张纸条拿出去。这是个对子的上联,如果他能对上下联,我就出府迎接,他要是对不上来,叫他自己走进来。”

丞相这个上联是早上写的,书童扫地弄了一屋子土,信手写了上联,可下联没想出来,等上朝回来就忘了,这会儿想起来,也是想难难这小孩子。

曹安拿着纸条往外跑,把丞相的话也跟小孩子说了,小孩儿接过一看,上头写着七个字,是“小孩扬土土飞空”。小孩儿想了一想,说:“管家,笔墨伺候!”

“这……忘了拿了。”赶紧往回跑,到书房拿了笔墨,往外就跑:“给您。”

“纸哪?”

“哟,忘了,再来一趟。”曹安又回去把纸拿出来。

“您不用别的了吧?”

小孩儿拿笔就写,写完了交给曹安:“管家,拿进去。”

曹安跑到书房:“爷,对上了,您看。”接过来一瞧,写的是“大人有气气难生”。联在一起是:“小孩扬土土飞空;大人有气气难生”。丞相乐了,这小孩对得不错,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哪能生气呀,把一挥手,说:“出府迎接!”

解缙一看,丞相真出来了,赶紧上前施礼,说:“哎呀,学生有何德能,敢劳动老相爷出府迎接。”

“不知学生驾到,未曾远迎,还请原谅。”

“老相爷这样看重学生,岂不折煞小人,待我大礼参拜。”

说着话,一撩袍,跪下磕头。丞相赶紧相搀。

走到二门,四扇屏风就开了一扇。小孩儿就问:“既蒙相请,想是大敞仪门,为何这屏风门只开一扇?”

丞相也听见了,赶紧问曹安:“混帐,为何不大敞仪门?”

曹安赶紧把四扇屏风都打开。

丞相就想起一个上联来:“学生,我这儿有个对子上联儿,请你对个下联儿。是‘小犬乍行嫌路窄’。”意思是小狗才开始学着走路,老是嫌路窄。

小孩儿张口就对:“大鹏展翅恨天低。”

“学生有志气,对的好!”

丞相真是打心眼里喜欢这孩子。

到书房里边,丞相说:“学生请坐。”

“相府哪有学生的坐位。”

“不必客气。”

二人落座,曹安献茶,茶罢。相爷说:“学生,你很聪明。有这么个上联,是‘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墨’。这就是前天的事,我让书重磨墨,墨溅到他胳膊腕儿上了。”

小孩儿这回可为了难了。正没词儿哪,曹安叫丫鬟添煤:“梅香,炉子不旺了,该添煤了!”梅香端了一簸箕煤来,往火里一倒。小孩儿一看,说:“有了!我对的下联是‘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听见外边铜锣开道,鞭炮齐鸣,门口在过娶媳妇的。丞相说:“学生,我这儿有首诗,你能对吗:

忽听门外一声叭,

花红小轿把人搭,

今晚洞房花烛夜,

明日双方做亲家。

怎么样?学生,请对。”

这时,曹安端着茶盘子进来,也不是怎么着没留神,啪嚓一下,茶盘子掉地下了。小孩儿一看:“相爷,学生对:

忽听屋内一声叭,

原是曹安来端茶,

茶盘掉地茶水洒,

窝囊废物大管家。

相爷,怎么样?”说完冲丞相拱拱手。

管家曹安想,我招你了惹你了?这小屁孩真欠揍嗨!因为丞相在坐,他是敢怒不敢言,转身出门去了。曹安出去没多久,丞相的女儿曹玉萍来了。听说父亲今天请了一位还不满十岁的小孩来家作客,而且这小孩,问一答十,父亲这么大的学问都没把他问住。说他是神童一点都不夸张。曹玉萍也心怀好奇,想来看看这位神童。

曹丞相对这个女儿也视如珍宝,专门请人教她读书写字,就算是丞相的儿子们,论起学问也不如自己这个宝贝女儿。解缙还是个孩子,也不用忌讳,推门就进了丞相的书房。

“爹爹万福。”

“坐下。”

“谢谢,爹爹。这就是那位神童?”

“是的,就是他。”

“曹安,笔墨伺候。”

曹安赶紧把笔墨纸张给小姐摆好,看小姐给小孩子出题。小姐提笔写:我乃上方玉女星,玉帝派我下天庭,皆因娃娃来相府,看我法宝白玉瓶。

解缙拿过来一看,看完也提笔写了四句:因你私自下天庭,上方差下左金童,赶快随我去交旨,命我收回白玉瓶。

丞相也把笔拿起来,也写了四句:大胆收我白玉瓶,无理小子你细听,不该邀你进相府,都怪曹安丧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