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甫的城的灯 读李佩甫《城的灯》有感
在李佩甫老师"平原三部曲"——《羊的门》《城的灯》和《生命册》中,我尤其喜欢《城的灯》,反反复复看了几遍,感觉就如《桃花源记》所描写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越读越觉得如豆的灯光渐次明亮,分外清晰,如一束束穿透力极强的光聚焦在心,慢慢扩散,让我们在对灵魂的考问中,完成自己逃离和追逐的思索。
生活就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城内界限分明地划分着城市和乡村,哪怕是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今天,人们头脑里对城市和乡村的概念还是泾渭分明的。主人公冯家昌就生活在一个宁静、偏僻、贫穷的乡村里,入赘的父亲、早逝的母亲、兄弟五人,这样的家底使他们在村里的脸面很薄,极薄的脸面让他过早就切肤地体会到了"有时候,日子是很痛的"生活和人生。读懂了乡村这本大书里纵横的筋脉,也开启了他向往"灯"的心智。
和村支书女儿刘汉香短暂、甜蜜又裹挟着风雨的初恋,最终把走投无路的冯家昌逼上了走向城市的征途。为了在部队里快速进步,他吃苦、忍耐……连续八年没有回过一次家。他如一只飞蛾,在生活的夹缝里扑棱着翅膀寻找光亮,寻找一切可以使他向上爬的阶梯。
为了提干,他不惜断了兄弟情义;为了追求李冬冬,他违心地隐瞒了自己和刘汉香的感情;为了成为城里人,他不惜牺牲了守候在心灵深处的乡村爱情……在城市欲望的潮流里,他把自己的心做成坚硬的冰,在层层叠叠的冰的覆盖下,如愿以偿地找到了自己的那盏灯,跻身上流社会的行列,并不断扩张、经营自己的人脉和关系网,最终把他的三个弟弟冯家兴、冯家运、冯家福都弄进了城里,在不同的城市里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神话,形成了家族式的四足鼎立、一呼百应的网络格局,彻底完成了乡村到城市的蜕变和跨越式发展。
如果说冯家昌用"硬"点燃了希望的灯,那么刘汉香则用女性的坚韧点燃了乡村千千万万盏灯,永远照耀着人们的心和那一方广阔的土地。作为村里最高领导村支书的女儿,她与生俱来的美丽和优越感吸引着众多的目光。对冯家昌的情有独钟却让她心甘情愿地献出了自己的身和心。
正是这种纯真的爱,让她在冯家昌当兵后,在没有聘礼没有仪式中主动走进那个贫穷的家,为这个家撑起一方晴空,并和娘家断了来往。倔强、高傲、善良的刘汉香没有想到,八年的付出和等待换来的是恋人已经结婚的消息。
面对全村人的愤怒,她冷静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在冯家昌提干的节骨眼上她选择了隐忍和离开。人们常说:女人是柔弱的。可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在内心受到极强烈的伤害后,她选择的不是沉沦,而是更坚韧地飞翔。
刘汉香也一样。重新回到乡村的刘汉香当选为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她带领村人致富,教会村人宽容和整洁。她用实际行动将一种纯粹的美好种植在人们心间。在开发了罕见的月亮花后,她心里装的依然是公。
以至于在她死后,她陡然成了一种精神、一种符号矗立在人们的心中。人们在对她的怀念和敬仰中,叩问内心,默默地寻找着自己灵魂深处丢失的东西。刘汉香是一盏灯,是一盏长明灯。在坚守和追逐中,她将这盏灯的火种埋在她深爱的土地里,让人警醒和感悟。
冯家老四冯家和不是重要角色,也是唯一没有按照冯家昌安排进城的冯家人,却是良心最为坦然的人。他将刘汉香在冯家八年的点点滴滴都铭记在心,从心底尊敬她、爱护她。当冯家人一个个都走出去后,他以赎罪和爱慕的心用生命守候刘汉香。也许他是冯家最不争气的一个,却也是最顶天立地、最有担当和良知的一个。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盏灯,都在朝着有光的地方奔去。在追逐的过程中,我们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变硬了,忘记了自己的根。回望的时候,我们会有悔恨、会有反思,但是不愿意承认我们在各种绚丽的灯光中迷失。在心中重新点亮一盏明亮的灯吧,让这盏灯清晰地照亮我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