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军救人 “救人 我比刘翔还快”

2017-08-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刘学军拿着他帮助的学生张坤给他的"荣誉证书" 记者 王煜现场图片2011年12月10日上午,刘学军为地铁安检员送上暖手器 记者 王煜现场图片我必须抓紧时间帮人,

刘学军拿着他帮助的学生张坤给他的“荣誉证书” 记者 王煜现场图片

2011年12月10日上午,刘学军为地铁安检员送上暖手器 记者 王煜现场图片

我必须抓紧时间帮人,说不定哪天我就帮不了了。你看,我每天做的就是这些细碎的小事,有什么好说的?

——刘学军

□晚报特派记者 王煜 北京报道

烧饼价格从五毛提到七毛,老大爷嫌贵,就跑老远去买六毛一个的。刘学军得知此事,找到烧饼摊主说,“以后大爷再来买烧饼,就按五毛卖,中间的差额我来补。 ”他就是被称为“京城好人”的刘学军。

刘学军,1958年生,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罗庄社区居民。他曾是一名军人,在扑救单位油库旁的大火时,因吸入一氧化碳过多,导致脑萎缩,做了开颅手术。当时,他被告知“最多能活两三年”,因丧失劳动能力,被迫提前退休。

从那时起,他开始有意识地帮助别人。如今,30年过去了,被他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被他挽救的生命不下20人。12月4日、5日,人民日报刊发通讯《一辈子像雷锋那样――“京城好人”刘学军》,在读者中引发广泛共鸣……

记者跟随刘学军体验半天能做多少好事

12月10日9时30分,当记者赶到与刘学军约好的北京地铁知春路站时,他已经在车站里忙活了一个多小时了,到每个车站志愿维护秩序、为人指路答疑、清洁站台,这是他经常做的。其实,这一天早上他6点多就起来了,先去了医院探望街坊里住院的一位空巢老人,尽管凌晨3点多他才照顾完单元楼里另一个犯病的老人睡下。

记者正和他寒暄时,一辆列车进站,走下一对老夫妻,向工作人员询问附近的一个水果市场怎么走。刘学军走上前笑着说:“这里车站附近路有点绕,我带你们走到路口吧。”出了车站,上下转弯了好几次,刘学军给夫妻俩指明了方向,两人连声道谢。回来后,刘学军上了13号线,前往紧邻着的大钟寺站。在地铁上,他说,他想设计一个徽章,发给乘地铁的孕妇等需要帮助的人群佩戴,这样其他人看到了就知道该让座了。

到站后,他跑去找值班站长。几天前他在这里看到有几个残疾人诉苦不肯走,当时帮站长一起安置他们,想打听下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和站长聊了几句,他走到进站口,看见两个年轻的安检人员在门口涌进来的寒风里工作。他从随身携带的“百宝包”里拿出一个暖手器,送到他们手里,说:“你们辛苦了!地铁的安全都靠你们保证了。 ”包里还装着好几个暖手器,这是他要送给其余几个车站的安检员或是卖报纸的大叔大婶的。

刘学军的下一站是城管队。早上出门时,他看到小区里有人在狭窄的胡同口违规安装广告牌,牌子有坠落砸人的危险,而且搭的架子还妨碍人出行,已经磕碰到了好几个老人。他劝阻安装人员,对方不听,打城管队电话又一直占线。

他说明来意后,城管队的一名负责人出来说,当天是周六,负责此事的拆违队得周一才上班。刘学军说:“不能等啊,要是让这牌子挂两天,说不定就出安全事故了。”他和这位负责人拉起了家常,从他自己的经历一直说到对方家乡的故事。听了这些,负责人不仅转变态度立即给在外执勤的工作人员打了电话,还说:“我业余也有不少时间,能不能跟您一起帮助人? ”

看到城管队员上车开往小区,已经临近中午11点,刘学军走路回家,因为 “这样可以一路上看看有什么能做的”。路上,看到单车被风吹倒,他上前扶起;天桥阶梯上有碎玻璃渣,他一块块地捡起来装在塑料袋里,“担心刺伤了别人”。途中,他买了西红柿和无糖可乐,这是街坊空巢老人赵大爷喜欢吃的。

爱心,就是一碗饭熬成锅粥

20多年前时,刘学军在街头见到流浪的老人和儿童,会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洗漱干净,给他们做饭,让他们居住。冬天时候孩子们脚冷,他就让他们把脚伸到自己怀里焐热。他为老人找安置的地方,为孩子找学上找出路。一个当年他从水泥管里“捡”回来的孩子,现在已经是一名解放军团级干部,说到这个,刘学军非常自豪。他说,现在社会保障进步了,他不再接人回家住,但遇到流浪人还是会买东西给他们吃,帮他们联系救助站。

多年来,刘学军一直帮助贫困孩子读书,最多的时候一年资助了60多个,30年下来总共帮了近千人。刘学军用来资助孩子的钱只有不多的养老金加上爱人每月支持他的部分,不够时,就变卖家里传下来的古董。他的生活很简朴,一条军裤穿了十几年,吃穿只要能满足基本的需要就行;别人送给他的售价几千元的名牌围巾,他自己不戴,拿去送给楼里一个孝敬老人的好儿媳,说是对她的奖励。

他说:“我如果饿死了也没法去帮别人。但要是有一碗饭,我可以把它煮成粥,让更多的人都能吃上。 ”

浑身都是救人留下的伤疤

刘学军也许的确只想做小事,但是,从30年前开始,他一次又一次地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救下了许多条生命,而自己全身伤痕累累。

有一次,他正骑着摩托车在路上转,突然发现前方行驶的一辆大客车尾部冒起了火焰。他当即大声叫喊提醒司机,但当时车上坐满了学生,正兴致高昂地唱着歌,歌声太大,司机无法听到。刘学军自己曾是司机,他明白当时最要紧的就是让车子赶紧停下来,不然有爆炸的危险。

他立即把摩托车油门加到最大,飞速冲到客车前面拦了过去,两车相撞,客车停了下来,而刘学军被撞飞出去十几米远。学生们迅速下车疏散,客车后来被烧成了只剩钢架;而由于刘学军的义举,几十个学生只有几个受了轻伤,其余安然无恙。

刘学军在医院里躺了许多天,所幸的是捡回了一条命。记者问:“那样冲过去,你难道不怕死吗? ”“我当时没想那么多,救人要紧啊!就是我死了,也得把那车子拦下来! ”

他这样冒死救人的经历,不下十几次。最近一次救人,是今年10月13日,在蓟门小区的马路上,他飞身从车轮底下把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抱了出来,而自己重重地摔了一跤,致使尾椎都有一些骨裂。 “看到小女孩就要被车轮碾过时,我感觉自己比刘翔跑得都要快! ”他说,救人是一种本能,要是多想,或许那些人就没法得救了。

记者看到,刘学军浑身都是救人留下的伤痕。他说,每到阴天下雨时,受伤的地方都会撕心裂肺地痛,但这也让他想起这一件件往事。“伤疤也是纪念章吧。 ”

“烧饼默契”感动京城

记者得知,刘学军家附近一位70多岁的“空巢老人”赵大爷,常来买烧饼。几个月前,烧饼价格从五毛提到七毛,老大爷嫌贵,就跑老远去买六毛一个的。 “刘同志得知此事,找到我们说,以后大爷再来买烧饼,就按五毛卖,中间的差额他来补。 ”烧饼摊杨师傅说。

刘学军又对赵大爷说:“您老以后别再跑那么老远了,这家烧饼卖给您不涨钱,还是五毛一个! ”老大爷很高兴,又成了这里的常客。

“每隔一阵儿,刘同志就过来问一下大爷买了多少烧饼。 ”杨师傅说,刘同志每次给20元,他替大爷付的烧饼“差价”已达百元。好人刘学军和杨师傅之间的“烧饼默契”,赵大爷至今被蒙在鼓里。当记者找到刘学军求证此事,他憨厚地笑了笑,说:“老人上了岁数,拄着拐棍,为节省一毛钱,跑一站地买烧饼,万一摔着碰着,太不值! ”

“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话印在刘学军的名片上,很特别。刘学军一直默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句名言。

刘学军今年53岁,曾是一名军人,复员后在北京市运输公司第七分公司招待所当所长。 30年前,他在扑救单位油库旁的大火时负伤,昏迷7天7夜,做了开颅手术。半年后,他才能拄着拐杖走路。因吸入一氧化碳过多,导致脑萎缩。出院时,他被告知“只能活两三年”。

“我不能在家等死啊。 ”刘学军下定决心,要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要给社会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后来,因身体三级残疾,他从单位领了退休证,从那时起,他开始有意识地帮助别人。

他买了辆摩托,每天骑着到公园、河边、公交车站转悠。他随身带个公文包,里面装着外伤急救包、血压计、速效救心丸、雨伞等。看见路边有老人不舒服,他马上给老人量量血压,帮忙打120;看见有人落水或轻生,他就立马跳下水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