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涵的照片 高子涵:爱支教的孩子【CUPL正能量第130期】

2018-03-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志愿活动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会一直做下去."在高子涵看来,参加志愿活动是他生活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在还未与"志愿"相遇的日子里,他的生活单调无味,冥冥之中跟随

“志愿活动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会一直做下去。”在高子涵看来,参加志愿活动是他生活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在还未与“志愿”相遇的日子里,他的生活单调无味,冥冥之中跟随本心,而后将自己与志愿紧紧相连。

人物介绍:高子涵,刑事司法学院1502班本科生。大一学年志愿服务总时长达370余小时,被评为2015-2016学年优秀志愿者,获志愿服务奖学金。2016年暑假在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的支教,被襄垣县授予义务支教荣誉证书;连续两学期参加图书馆义工活动,并被评为“义工之星”;积极参加爱地敬老、幼儿园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等志愿活动,有着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与支教经验。

支教,不止简单陪伴

高子涵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奶奶做事细致认真,任劳任怨;父亲是一名数学老师,总是热心帮助身边的人。家庭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滋生了他从事志愿服务的心:不为名利,只求为大家带去温暖。

因为热衷于公益志愿活动,高子涵在大一参加了许多志愿服务工作:常规支教、敬老院活动,图书馆义工……然而,第一次支教便让他碰了壁。2015年10月,高子涵报名参加了支教联盟组织的常规活动——前往振兴学校支教。他准备了大量的资料,但当自己满怀信心走进教室,却发现讲台下的一双双眼睛并没有想象中的热情:发呆、聊天,他们的注意力大多不在课堂上。巨大的心理落差让高子涵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继续。

事后反思,高子涵便认真请教学校里的老师,询问他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将“辣条”带进了教室,孩子们看到后立刻活跃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和高子涵讨论,从“鸦片战争”讲到“国人信仰”,再谈到《周易》。一堂课下来,高子涵非常开心,孩子们也意犹未尽。“从这节课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上好课,先要学会走近他们。”

经过长时间的支教,高子涵发现,与孩子们相处最重要的是对自身的定位:“不要把自己看作施与者,而应该做一个平等的交流者,和他们交朋友。”他笑着阐述支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2016年暑期,高子涵报名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星火计划 ”远程支教。

一行十余人一同前往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开展为期三周的支教活动,有着了一定支教经验的他迅速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一起渡过了一段有意义的时光。分离时,被称为“小贾玲”的女孩穿上自己最美的裙子、平日里调皮的小男孩也将自己认真准备的礼物送给前去支教的同学们,一幕幕回忆在高子涵脑海中浮现:“孩子们慢慢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也很期待和他们的再次相遇。”

收获,体悟教学相长

在高子涵的日常生活中,参加志愿活动占据着重要的一部分。

高子涵对公益志愿服务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参与”层面,大一下学期,做了一学期志愿服务工作的他发现了问题:宣传力度不够、参与人员中途退出率高等。针对这些问题,高子涵也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增加奖惩措施,保证志愿活动有效、顺利的进行。”他希望学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更加完善。

谈起志愿服务,高子涵有着自己的理解:“我只想尽自己所能找到价值所在。”为了留出更多做志愿工作的时间,他尽量将课安排在五大、六大的空档,白天的时间则大多用在参与志愿活动上面。对他而言,这样紧张有序的生活是他一直不断追求和向往的状态:“我的生活中就应该有‘志愿’这一部分,就像有的人热爱学习,有的人热衷于社团,我对‘志愿’的选择也是这个道理。”

“我对志愿服务感兴趣,是因为喜欢被需要的感觉。”高子涵和孩子们建立好的关系,与他们做朋友,并带去知识、捎去快乐;与老人相处,就像陪伴自己的家人,听彼时的辉煌,排如今的寂寞。当第二次前往振兴学校支教的时候,他转变了自己上课方式,寓教于乐:和孩子们一起玩你画我猜,课后也和他们打成一片,一起打羽毛球……相遇并结缘,于高子涵而言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成长,在且行且思间

370余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奖学金……高子涵谦虚低调:“参加志愿服务的路还很长,还有太多优秀的师兄师姐值得我去学习。” 

回想自己的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旅程:从初次的懵懂与无奈,到现在的大方自信,高子涵还在不断地反思总结中寻找方法,在不断地实践中摸索进步。日记,便是他反思进步的见证:每次志愿之后,高子涵都会写日记。与最初时干枯的流水账相比,现在是写得越来越丰富,每一篇记录的都是值得回忆的点点滴滴。

高子涵在日记里回忆了自己的支教历程:从第一次支教时的兴奋与惊奇,到现在的成熟与稳重,自己也逐渐融入孩子群体。追问自己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时,高子涵不禁反思:“与专业的老师相比,身为支教者的我们不能给他们带来专业的课堂讲授,但我们能够带去一些独特的、成长中的体会和受用一生的智慧。” 诚如是,支教便是有意义的。

志愿,需要反思、需要实践,两者相辅相成,方能收获良多。且思且行,是高子涵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初心的动力。

“喜欢‘志愿’就坚持,不要在意别人看法,虽然最初会有徘徊、犹豫,但还是要坚持。”平平淡淡的行为,不忘初心,这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