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华医生 新时代的赤脚医生的李东华

2018-04-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东华,男,1977年生,杭州市江干区民工医院御道服务站全科医生,2009年被评为杭州市道德模范.35岁的李东华已经从医16年,在彭埠当了近10年的"民工医生"

李东华,男,1977年生,杭州市江干区民工医院御道服务站全科医生,2009年被评为杭州市道德模范。

35岁的李东华已经从医16年,在彭埠当了近10年的“民工医生”。一心关注民工健康,一心扑在民工健康上的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新时代的赤脚医生”。

2007年7月,江干区民工医院御道服务站正式挂牌了,李东华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医生被组织上安排到站里负责站内的医疗、健康宣教、社区卫生、疾病控制等工作。刚到站里时,李东华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工作热情,因为他深知这是组织上的信任,也深知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更深知辖区内几万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问题都落到了自己和站里几个同事的肩上。

他决心努力工作,提高业务水平,改进工作方式,以最大的工作热情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为一名外来务工者,李东华深知民工们的艰难,尤其是民工兄弟的健康问题更需要得到民工兄弟自身以及社会的共同关心。于是,他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开始了上门走访。经过几个月时间的摸底调查后,他全面掌握了辖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现状。

为了有效改善辖区群众,尤其是民工兄弟的健康状况,他积极争取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率先在御道服务站试点,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对外来民工患者免费发放“便民联系卡”,承诺24小时服务,给上门求医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一时间,李东华所在的御道服务站成了民工兄弟们最贴心的“老乡”。

自从李东华对民工患者发放便民卡后,他每天的24小时就变得不够用了。电话、短信、QQ,李东华每时每刻都惦记着在焦急等待他答复的民工兄弟和病人。休息得少一点再少一点,面对着以倍数增加的患者群,李东华总是这样要求自己。

几乎每个双休日、节假日,他都是在接电话,回电话,回短信中度过的。渐渐地,民工医院被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所熟悉,很多原来在彭埠打工的民工兄弟离开彭埠后依然与李东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还有更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兄弟知道了民工医院,李东华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一天晚上李东华收到一条短信:李医生你好,我是一个在东阳打工的外地人,我老婆怀孕6个月了,昨天去医院做B超检查提示说肚子里的宝宝左侧脑室增宽10mm,医生提醒说这孩子可能有先天性疾病……下午又去妇保医院检查了一次,结果还是一样,我现在非常着急,李医生,你能告诉我孩子的情况正常吗?看完短信,李东华沉默了,因为他知道,如果现在贸然回一条短信过去很有可能就会让一个生命就此消失,但作为一个父亲他非常能理解对方的感受。

他马上拨通了对方的电话:“你这种情况我现在不好轻易下结论,不过你不要急,明天我去医院找有关的专家咨询一下再答复你好吗?”对方连声道谢,声音中明显是松了一口气,此时李东华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

李东华连夜查找了相关医学资料,第二天一大早又跟妇产科主任和B超室主任进行了讨论研究。李东华在跟两位专家讨论过后心里踏实多了,他马上拨通电话解释了这情况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和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然后建议对方到省妇保医院做一个三维B超检查和产前诊断,有必要的话做一个羊水穿刺,以最终确定目前的情况是否会造成小孩先天性疾病,如果检查结果确认的话再做人工流产也不迟。

最后他还一个劲地说,现在都生一个孩子,这种情况一定要重视,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来杭州做检查!事后同事们都开玩笑说李东华组建了一个全科的健康“智囊团”。

工作中李东华了解到,很多民工下班后都选择在网吧内度过自己的业余生活。由此,他又萌生了通过网络为民工兄弟解答健康问题的想法。他在网络上开通了民工医院全科医生网络答疑专帖,短期内帖子的点击率就突破了数万次。

为了更详尽地解答患者的疑问,他又先后建立了4个24小时在线的QQ群,但是很快又人满为患。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李东华开通了名为“新赤脚医生”的博客。并同时公布了他本人的手机号码和办公室电话,从此这两个号码都是成了24小时热线,电话、短信咨询的患者不计其数。

台州有位李女士初为人母,孩子体质不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李东华请教。之后凡是孩子有个伤风感冒,就会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咨询。渐渐地,李医生成了他们家最大的精神支柱。“每次听到李医生的声音就感到很踏实。”李女士笑着说。

李医生无私帮助白血病患者的事情更是被传为美谈。四川籍民工顾长红原来在永康打工,一次体检时竟查出患有白血病,高额的治疗费让他望而却步,心爱的女友更是离他而去,万念俱灰的顾长红偶然间听说了李医生的事迹,在绝望中打通了李医生的电话求助。

李东华详细了解情况后,一边安慰他,让他对白血病有了全面的认识,一边专程把顾长红从永康接到浙医二院接受治疗。知道顾长红没钱看病,他前后三次发动党员、团员和志愿者为顾长红募捐,并将三万余元募捐款送到了顾长红手中。

由于顾长红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逐渐趋于稳定。“从那时开始,我就从心底把李医生当成亲人了。”顾长红至今说起仍然热泪盈眶。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李东华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已经回到绵阳老家的顾长红,详细询问了他家的受灾情况和个人的健康状况。

在得知他家因地震房子倒塌而且他的病情急需化疗的时候,李东华在电话里鼓励并安慰顾长红相信政府,相信自己,勇敢面对灾害和病魔,并随后给他汇去了3000元作为化疗医药费。

在随后的日子里,李东华用电话、短信等方式一直和顾长红保持联系。如今一度消沉的顾长红变得很坚强了,震后还和母亲在老家开了个小吃部,他说就算是为了李医生也一定要好好活着。他还和李医生约定,以后结婚李医生一定要去观礼,以后生小孩一定要认李医生做干爹。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让顾长红的生命之火越燃越旺。

纪录在李东华工作日记里的感人场景数不胜数:他追着病人看病,他经常半夜出诊,他通过电话和短信为病人服务,他为很多病人打开了心结,他主动上门回访患者……在当地民工患者中,李东华就是医院和医生的代名词。

2008年10月一天的夜里,李东华接到民工小徐的电话,说自己又发高烧了,比前一天还厉害。李东华立即赶到医院,准备为小徐看病。可等了一个多小时病人还没来,放心不下的李东华,快步赶到小徐租住的房子,把发烧40多度的小徐“架”到了诊室输液,等小徐输完液已经是第二天凌晨3点多了。

还有一次,晚上10点钟,10岁的江西男孩儿张文锦在家呕吐发烧,他母亲试着打了李东华的电话。李东华把吃了一半的饭碗一放,骑上电动车就从家里赶过去。看完病他再三叮嘱孩子的母亲第二天一定要到诊所复诊,但是张文锦的母亲第二天上班没时间,李东华知道后利用中午时间专程赶到学校把张文锦带回诊所挂了盐水,这样才彻底治好了小张文锦。

还有几个民工兄弟因为不好意思让李东华为了他们东奔西跑,将租住地选到李东华所在的卫生服务站和李东华的家旁边,与李东华做起了邻居。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为民工患者看病,李东华有个原则,就是能省就省。每次李东华都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尽量把处方控制在50元钱以内。他以进价出售300多种常用药品,提供“民工价”,不赚一分钱,有些药品则拆零出售。“他们没有医保,生活又艰苦,生了病也是等到扛不住的时候才来看,能少来就少来,能不来就不来。

倒不是说病得不重,而是舍不得把钱都用在看病上,”每次说起民工就诊的情况李东华就感到心情十分沉重,“我能为他们做的,就是给他们开些便宜又见效快的药,慢慢培养他们有病就找医生的习惯。

”无数次面对没钱看病的民工,李东华都是自掏腰包:“他们干的是最累的活,但是他们的健康也是最没保障的,我也是来打工的,而且还是个医生,他们的健康我不关心,谁来关心呢?”从医至今,李东华一直希望能凭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民工兄弟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辖区内的外来务工者流动性很大,很多健康档案都没有用了。也许上个月还有500多份有效的档案,这个月全部失效也不一定。”李东华望着手上一份份整齐的健康档案,有些沉重。但他说,自己还会继续坚持下去,把民工医院继续做好做大。这就是李东华,他以创业创新的精神、以人为本的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事业心赢得了广大民工患者的好评。

如今,在御道,只要你说起李东华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打电话来咨询的,甚至慕名从大老远赶来求医的患者更是络绎不绝。“把民工医院做得更大更好”是李东华最大的愿望,为了早日实现这个愿望,这位新时代的赤脚医生也将继续竭尽全力为广大民工患者服务,为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作出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