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之灵”杨丽萍:我的创作没有创新 只是在寻根
九月某个午后,杨丽萍在昆明一家名叫“孔雀窝”的服装店里,和我们聊起了她的过往,事无巨细,散漫随意,像一场老朋友的聚会,丝毫没有许多访谈那种拘束机械做作刻意的痕迹。说起成长故事,没有历经沧桑的感慨;说起云南文艺现状,没有假大空的理论。这样挺好,很自然,很舒服。
杨丽萍 1958年出生,白族,云南洱源人,舞蹈艺术家。她以“孔雀舞”闻名,是国内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青年舞蹈家,以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
1980年左右,进入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杨丽萍,因独一无二超凡脱俗的“孔雀舞”而名声大噪,被誉为继毛相、刀美兰之后的“中国第二代孔雀王”。同时,她也是国内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青年舞蹈家。
人们将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称为“巫女”——一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人,观众更称她为“舞神”。有人曾评价说,杨丽萍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极感性的女人,她的艺术感悟力也极强,独到的艺术思维方式和真实的生活体验,造就了这位个性独特的舞蹈家。
“有许多人觉得我创新了云南的舞蹈,但我觉得恰恰说反了。”杨丽萍认为,无论是早期的《月光》《两棵树》,还是《雀之灵》《女儿国》,自己所做的其实都是发现和发掘乃至“寻根”,而不是所谓创新。自己的舞蹈风格又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实、最深刻的体现,通过感悟,就能达到如诗如画的意境。
或许,杨丽萍的观点刚好契合了二十一世纪以来风行世界的“回归自然”“原生态”风潮,“我其实从来不关心、不在意所谓的流行趋势,我一直以来的风格都没有丝毫改变。”杨丽萍说,“从决定把舞蹈事业作为自己毕生追求那一天开始,我就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诚然,流行的季候风来来去去,讨好的墙头草换了一茬又一茬。蓦然回首,杨丽萍依旧是那个在1990年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仪式上的一束灯光下,独舞《雀之灵》的女子,秀美灵动,举手投足都透露着混然天成的自然气息。唯一不同的,是舞台更大了,走得更远了,水银灯更加璀璨了。
民族舞蹈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其实很难看到,其间流行过的潮流也数不胜数。但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搞民族舞蹈的杨丽萍也从未想过要“转型”——虽然她先天和后天的条件都是那么出类拔萃。“我太热爱云南这片土地了,从中汲取的灵感和财富是我这一辈子都受用不尽的,所以从来没有想过去跟风尝试任何流行风潮。”杨丽萍说得温柔而坚定。
“如今云南省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推动,是前所未有的。”说起这一路走来,杨丽萍并没有那种历尽沧桑的唏嘘和伤感。长期受艺术的熏陶,已经让杨丽萍云淡风轻、宠辱不惊。
杨丽萍不赞成文化遗产的某些保护措施,她说:“《云南映象》上用的许多乐器和道具,都是颇费心思走村串寨收集来的,但这些‘宝贝’在当地,已经是无人问津的旧物,如许多农具谷垛默默被遗弃在仓库里。比如《云南的响声》里的那些鼓,是产婆催生或村民求雨时用的,大家现在还用得着这些东西吗?被淘汰也很正常。”
的确,她的这观点不无道理,比如云南许多地方还存留着石板房,为了满足外来游客对“原汁原味”的“观赏欲”,不许村民用水泥等建材进行修缮,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杨丽萍觉得,许多民族文化遗产通过“博物馆”这样的实体形式保留就已足够,或者通过舞台影视等艺术手段再创作。(都市时报 记者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