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冯欣蕊 京韵大鼓:雅俗共赏动人心
“丑末寅初日转扶桑。我猛抬头见天上星,星共斗,斗和辰,它(是)渺渺茫茫,恍恍忽忽,密密匝匝,直冲霄汉(哪),减去了辉煌……”
这首《丑末寅初》又名《三春景》的京韵大鼓,历经几代艺人传唱,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传统唱段。
12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北京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菲位于北京安贞桥北的工作室,还没进门,便从里面传出了童声的《丑末寅初》,演唱者是杨菲的得意弟子、年仅10岁的小女孩韩坤彤。
正宗的老北京韵味儿
京韵大鼓又名京音大鼓、小口大鼓,由河北省河间一带的“木板大鼓”和清代流传于八旗子弟间的“清音子弟书”合流而成并发展起来。清朝末年,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鼓书艺人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在1946年北京成立曲艺公会后,正式统一名称为“京韵大鼓”。
杨菲是“半路出家”的京韵大鼓表演艺人,她的本行是梅花大鼓。她是著名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花五宝的关门弟子。
说起学习京韵大鼓的机缘,杨菲回忆道,“我在天津曲艺团的时候都是唱梅花大鼓,受同寝室的天津青年京韵大鼓表演名家冯欣蕊的影响,对京韵大鼓也有接触。当时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是我们团的艺术顾问,渐渐地也就对京韵大鼓有了兴趣。”来到北京之后,杨菲深感曲艺工作者需要一专多能,便开始跟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种玉杰学学唱京韵大鼓。
在杨菲看来,京韵大鼓可以说是最具北京韵味儿的艺术形式。“我甚至认为京韵大鼓要比京剧正宗得多。因为京剧是徽班,属徽音,入声和去声比较多。京韵大鼓才是北京的真正土生土长的"孩子"。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京韵大鼓发展至今已经成了雅俗共赏的北方说唱音乐艺术。”
口传心授
与许多传统艺术形式一样,京韵大鼓的传承也仍然延续着拜师学艺的传统。
“仍然是口传心授。”杨菲说,“因为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京韵大鼓的演唱如果用"哆、来、咪、发、梭、拉、西、哆"来标注是不够的。京韵大鼓的演唱中经常有半音、嗖音和哐音,有许多音律上的闪转腾挪。而且演唱也不是一拍一句,有时在拍前唱,有时在拍后唱,根本无法用记谱法来表现。”
也因为这样,京韵大鼓的传承也要面临传承人的问题。2010年,天桥街道与北京曲艺家协会合作办起社区鼓曲培训班,邀请包括杨菲在内的曲艺名家传授技艺,免费授课5个月。那次公益性质的鼓曲培训让杨菲意识到寻找传承人的重要性。
“培训班结束之后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家长和市民想要继续学习这门艺术,不过都无处找寻。”杨菲说,正是这样的背景之下,她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利用每周日下午传授京韵大鼓。
在杨菲传艺的学生当中,人员包括了儿童、大学生、留学生甚至大学教授。“京韵大鼓的传授也是要因材施教。”杨菲指出,“家长让孩子学习京韵大鼓一方面是想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因为"说书唱戏劝人方",民族艺术都是教导人要善良,要孝顺,都是有文化背景在里面。
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学习民族文化京韵大鼓,让孩子感受一种祖先和传承的关系,俗话说"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家长希望孩子能够看看过去的人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对民族文化有责任心,韩坤彤的父母就是这样。“韩坤彤的爸爸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特别喜欢曲艺,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没能做成这行,一直是他人生一大遗憾。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杨菲告诉记者,“加上韩坤彤的天赋特别好,从2011年开始跟着我学习2年多,已经成为北京曲艺界的小明星了。”
让传统曲艺敞开大门
尽管以京韵大鼓为代表的传统曲艺获得长足的发展,京韵大鼓2008年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杨菲看来,传统曲艺的未来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
“首先是市场认可少。”杨菲说,“曲艺行业不好守。曲艺人才的培养需要很长时间,然而市场需求少就导致仅仅靠曲艺专业难以谋生,越来越多的人便开始转向其他行业。所以曲艺圈子很小,掰着手都能数得过来。”
其次,杨菲认为,传统曲艺人还欠缺一点:主动推销自己。
在杨菲看来,传统曲艺拥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具备的优点:灵活轻便快又精。“人员灵活,服装轻便,不需要大规模乐器,排演迅速,当然最重要的是曲艺具有说法现身的特点。”杨菲指出,“戏曲戏剧表演中,扮演一个人就要进入这个人,现身去说法。而我们曲艺是在说法中现身说故事,比如我既可以扮演杨贵妃,又可以扮演唐明皇,甚至跳出故事,对故事本身加以评论,这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做不到的。”
“如今传统的曲艺艺术就像一扇虚掩着的门,只留着一条门缝。”杨菲强调,“我们要用力推开这个门,让大门敞开,让观众都能走进去。绝不能让这扇门彻底地关上,使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成为古董。而曲艺人不能不作为,不能坐以待毙,要找到我们自己的优势,主动出击。”
带着这份执着,杨菲与时尚话剧《大前门》合作,她将传统曲目《黛玉葬花》做成音乐版在天桥剧场演出,让年轻观众体味传统鼓曲优美的歌唱性;也将创新的一曲梅花大鼓《霓裳羽衣舞》带到韩国,使异域观众了解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还在将曲艺人的故事制作成时髦的微电影,要让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与现代高科技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