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钧浙大 浙江大学终身教授许钧举办专题学术讲座

2017-06-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2月16日下午,国务院外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终身教授许钧先生做客"科学与南开",在外国语学院111报告厅举办专题学术讲座.来自

12月16日下午,国务院外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终身教授许钧先生做客“科学与南开”,在外国语学院111报告厅举办专题学术讲座。来自我院各系部、各专业的教师及本科生、研究生百余人参加讲座。

   外国语学院院长阎国栋,院长助理马红旗,院长助理兼德语系主任杜卫华,翻译系主任胡翠娥,日语系主任韩立红,俄语系主任王丽丹及副主任姜敏、英语系副主任李春江,法语系主任周新凯、西葡意语系主任谷佳维等老师出席。

讲座由外国语学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心主任、翻译系博士生导师吕世生教授主持。

许钧教授讲座的题目是“学术研究与课题论证 ”。他旁征博引、融汇中西阐述了学术研究与课题论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受到了在场师生的欢迎,并现场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许钧从3个方面阐释了为什么进行学术研究、怎么进行学术研究、做学术研究需要培养哪些能力。他结合自身从教四十余年的丰富经历,认为做研究最重要的是养成“读书、思考、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通过看一个人阅读的书籍,可以了解这个人的精神状态。他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思考,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阅读书目和阅读量也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对开阔同学们学术视野、历史学术史观和对学术前沿问题的认识具有很大帮助。

许钧就研究者需要培养哪些能力给出了建议,一是把握基本理论的能力,即文学创作方法的把握,二是文献索取和掌握的能力,三是培养交流的能力。他结合自身在翻译研究过程中对第一手文献的获取,让同学们看到了一个对学术严谨认真的研究者应具备的素养。

培养交流的能力其目的是通过交流,传承并互相提升。他以自身在法国的经历以及与不同刊物杂志投稿约稿过程的讲述,强调交流的过程就是要学会倾听并发现新东西,最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作为荣获“翻译事业特别奖”的获得者,许钧教授也分享了他对翻译定义的见解。他认为,首先要认识翻译,并总结出翻译的五个基本特证,即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化性、创造性和历史性。此外,作为一名研究者,要不断追问问题、一直思考问题,才是真正的研究状态。

许钧的讲解与分享不仅使在场师生对学术研究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同时也给有志于从事研究的青年教师和同学们更多的启示,对研究境界的体悟,对研究习惯的培养,都让与会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