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碧熊菊生 对话张家口市长郑雪碧:生态是未来竞争的生命线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市长郑雪碧接受中国网专访。
介绍地方经济发展、展示区域影响力,发掘地域战略品牌。2010年两会期间,中国网与全国上百名市长、书记围绕2010年两会热点话题进行深入交流,打造《对话百城决策者》专栏。
中国网北京3月13日讯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市长郑雪碧今日接受中国网记者程圣中专访,以下是访谈实录:
[记者]:郑市长您好,欢迎您参加中国网两会特别节目《对话百城决策者》。您作为执掌张家口市的决策者,在调结构、惠民生方面,都有什么举措?
[郑雪碧]: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和如何惠及百姓这个篇幅是比较大的。作为张家口这样一个区域来讲,我觉得在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问题上,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就是在通过发展来调结构,通过调结构来促进发展。
作为张家口来讲,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我们确定了一个就是把旅游服务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第二个是把新型的能源业,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作为一个主导产业;第三,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一个主导产业;第四就是把食品加工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同时还要把现代物流业和电信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张家口确定这些产业,是从几个方面考虑的。第一个,生态是张家口的生命线。未来的竞争是生态的竞争,张家口是北京的上风上水,是北京的生态屏障。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提出,对于未来发展产业的构成,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解决高排放、高污染、高消耗的问题。这是政府必须要下大决心,花大气力要解决的问题。
再有就是环境问题,实际上直接受益的是当地的百姓。有些人认为,一个区域的发展,不上高耗能和高污染的项目,似乎是做给别人来看的。这个观点我不认同,上马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首先受害的是当地的百姓。
民生问题,我觉得最终是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你这个地方老百姓吃得再好,钱再多,污染很严重,那也不是很好地解决了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我觉得和调结构也是极其相关的一件事情。
作为张家口来讲,这些年把民生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无论城市建设、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首先把百姓的住房的需求和承受能力作为第一位,我们每年较好地解决了下岗失业人员的救助和他们就业的问题,每年我们大概解决三万人左右。这样的话,让每个家庭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使他们居者有其屋,能够在这个城市当中能够幸福地生活。
农村方面,这几年除了加大对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三险”的解决以外,关键还要解决发展问题,就是要依据张家口的实际,确定把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作为一个重点,这个既是富民项目,又是一个富县、富市的项目。张家口处于北纬39.38度,是种植葡萄最好的地区,老百姓现在一亩地平均收入在4000—6000元左右,相当不错。
第二个,我们把节水蔬菜作为一个重点产业。张家口规划是葡萄100万亩,马铃薯规划200万亩,大杏扁现在已经发展到160万亩,甜菜规划50万亩,奶牛养殖业规划300万吨。特别是杂交谷子。前几天总理参加河北团讨论的时候,对我们农科院的赵治海研究员给予高度的评价。
杂交谷子可以说是对于人类贡献是非常大的科研项目,不用抽地下水,就靠天上降雨,降雨多一些,这个谷子就是收获产量高一些。解决了北方旱地农民增收的问题。张家口全年的平均降雨量在400毫升左右,谷子亩产能达到1600斤左右。去年50年一遇的大旱,一亩地也有600斤,收入900元左右。这个我们未来发展也是规划了200万到300万亩。
明确了这些产业之后,农村的增收的方向就明确了。那么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对科研的推广,加大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加大市场的推广,这样让农民增加收入。同时,我们在农民有一定的收入之后,又加快新民居建设,来使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实现城乡统筹这样一个目标。
[记者]:做为决策者,您如何能保证这个决策是一个最科学、最优化、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决策?
[郑雪碧]:我觉得在出台重大决策之前,一定要广泛地调查研究,包括了几个方面,一个就是作为决策者,你必须要亲临第一线,实际对这个地方进行严格的考察;
第二个,我觉得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为百姓生活在这个区域多少年,他们对这个地方的了解程度那是很深的,有些方面他们是很有创造性的。所以我觉得做决策,一定要多问计于民。
第三个就是,大的规划出来之后,一定要让一些专家参与。
第四点,重大决策一定要通过新闻媒体向广大群众公示,让老百姓参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完善决策的一个过程。我觉得只要大家能够认同,这个决策应该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为什么现在张家口的干部群众,对市委市政府的的工作非常支持和理解,我觉得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记者]:我们相信有了这些科学的决策,张家口市在今后的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方面都能取得更大的进展。谢谢郑市长!
[郑雪碧]:谢谢!再见!(视频/图/文 程圣中 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