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襄子与邢台 赵襄子迁都古邢台
史称:“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邢台地处燕南赵北,自古又属赵地。所以邢台历史上留下很多赵国的故事。如:藏匿孤儿的赵孤庄、击败中行的柏人城(隆尧县亦城村)、豫让刺襄的豫让桥、射箭求水的太子井、大战中山的房子县(临城县)、信陵君封地汤沐邑(柏乡县)、饿死武灵王的沙丘宫等。
其中,赵襄子从做太子以邢台作为封地起、至赵国迁都邯郸止,赵侯国治理邢台就达三十年之久(公元前457年——公元前425年)。在邢台境内留下许多流传不衰的故事。
赵襄子,即在赵孤庄藏匿、后来复出又在晋国掌权的赵武之曾孙。其父赵简子(即赵鞅),在晋国担任正卿,总揽朝政大权。因其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已具备侯国雏形。其庶出一子赵襄子(名无卹,乃婢妾所生)自幼甚贤,高出于诸子之上。
因此,被立为世子,并将邢台作为他的封地。简子死,赵襄子继位,都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当时,晋国的赵、韩、魏、范、智伯、中行氏六卿之间为扩充地盘,互相征战。开始赵、韩、魏、智伯四家战败范与中行氏,并四分范、中行氏之地。
后来赵与智伯交兵,智伯兵围晋阳,二年不下。智伯引汾水灌城,城中百姓“悬釜而炊,易子而食”。赵襄子利用反间计,联合韩、魏两国,共击智伯,智伯败亡。赵襄子斩杀智伯后,“漆其头以为饮器”,以解心头之恨。韩、赵、魏共分智伯之地,势力空前壮大,为“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自此,赵襄子与智伯家族也结下了不共载天之仇。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中国历史进入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雄称霸的战国时期。此时的赵襄子在拓展疆土上采取了自晋阳向北、向西发展的战略方针。逐渐占领了山西中、北部;河北中部、西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开始窥视齐、燕两国;他偏处山西晋阳,统治范围已深感不足。加之,智伯围困晋阳的余悸、余恨未消,认为晋阳绝非久都之地。即从晋阳迁都邢台,自此邢台作为赵国的别都而载入史册。
据清乾隆十五年版《顺德府志》记载:“襄子殿,府治大堂址是。”此说证明清代顺德府署大堂就是赵襄子迁都邢台后的殿堂,即现在的桥东区政府所在地。
府志又记:“太尝井,在城西三十五里,世传赵襄子为太子时,常猎于此,人马俱渴乏水。因祷于天,以矢卜之,遂得泉深三十丈,太子尝之,故名。邑人赵孔昭记。”明代兵部侍郎赵孔昭做记的这则记载说明邢台城西的太子井村乃赵襄子所留。
《邢台县地名志》也载:太子井分为两村,原通称太尝井。此地常年干旱,公元前453年期间赵侯国太子赵襄子带人到此打猎,干渴难行,对天长叹,此时忽然天布乌云下起大雨,人马才得饱饮,解除干渴之苦。
人们认为太子有灵,即求其为民赐水。赵襄子便搭弓射箭,并说,箭落之地会出泉水。人们就在落箭之地挖井,果然挖出泉水。后来人们依井而居,井旁出现两个村庄,为纪念赵襄子,就将村庄命名为东、西太子井村。离此不远还有一座太子观,东有龙卧洞,西有虎尾山,为纪念赵襄子在此打猎,掘井得水而建。
因年代久远,遗址无存。明代邢台籍人、兵部侍郎赵孔昭游历至此,曾即兴赋诗,诗中有“曲曲山行数里程,九天仙殿碧云平。莺声柳密春三月,樵唱山空月二更”之句。记述了太子观的宏伟建筑与优美风光。
后世为了纪念赵襄子,还建有赵襄子祠,《顺德府志》记载:“襄子祠在县治西。明知府张延廷、知县朱诰建。”清代邢台县衙在今府前西街路西,俗称旧县前。府志所说的县治西,应在府前西街路北的旧县前西侧一带。
与赵襄子有关的还有豫让祠、豫让桥和梅花寨村。
《顺德府志》记载:“豫让祠在县文庙后。”“豫让桥即鸳水桥,在城北四里。乃豫让刺赵襄子处。”此桥原为板桥,后改建为石桥。毁于日本统治时期。
豫让,晋国智伯的家臣,被智伯尊为国士。智伯被赵襄子杀害后,豫让发誓“士为知己者死”,决心为智伯报仇,他遁逃山中,隐姓埋名,“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两次行刺未遂,被赵襄子释放。最后一次又被识破。豫让说:“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愿请君之衣而击之。
以致报仇之意,虽死不恨。”赵襄子感其大义,脱衣给豫让,豫让拔剑连击三下,伏剑自杀。《史记·刺客传》之《豫让传》所附《索隐》记载,豫让剑击过的襄子之衣上满是血迹。
“襄子回车,车轮未周而亡”。邢台也有传说,襄子经此事件被惊吓而死。后世文人墨客过此,为此事件留下不少诗词歌赋,唐代诗人胡曾有诗曰:“豫让酬恩义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年国士心!”
邢台县会宁乡有一个梅花寨村,据传是因赵襄子在此建造梅花园而得名。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后世对赵襄子毁誉不一,有褒有贬。加上,历代地方传说也为其披上一层神秘面纱。他联合韩、魏,战败智伯,又“漆其头以为饮器”,可谓过矣。及至豫让几次行刺于他,他仍不擒不杀,并准豫让所请,将衣服给豫让让其剑击,可谓为义气所感动。
至于后世为其建观立祠,也是历代封建士大夫为统治者歌功颂德之为。谈到他射箭求水更是充满迷信色彩的无稽之谈,此后数千年来这里始终未能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当地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挖水渠,建造水库,实行低水高调,才解决了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实现了林茂粮丰,当地人民开始过上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