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信仰儒家 王国维信仰儒家对吗?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与错与价值观有关,王国维的价值观里,他觉得儒家文化是最重要的,所以当清朝灭亡的时候,他投湖自尽了.儒家思想不是宗教,其面对的都是社会生活的

对与错与价值观有关,王国维的价值观里,他觉得儒家文化是最重要的,所以当清朝灭亡的时候,他投湖自尽了。

儒家思想不是宗教,其面对的都是社会生活的具体问题,而且还有有些事无巨细,不但是忠孝仁义的原则,更多的是吃喝拉撒,甚至家长里短的琐事,《论语》就连微生高借醋这样的事情都记载下来了(《公冶长第五》——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所以就有专家、学者将儒家比喻为杂货铺,杂货铺就很难同信仰这种形而上的问题相联系的。何况,包括孔子以及其他一些儒家代表人物在内,都有不同程度无神论的论调,至少可以说是疑神论,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宗教信仰和思想。

儒家思想本身就是一个信仰,就好比老子的思想《道德经》这是集他毕生信仰所的而追求到的,所以在这里你要先弄明白一个问题:

信仰是什么?

信仰是人灵魂的一种执着,按科学的说法就是精神上的一种深层次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信仰,信仰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比如有些人毕生的希望就是赚更多的钱。所以它有一套成功的经济学头脑,而有些人信仰精神上的,比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因为他觉得只有在这个神圣的地方他才真正属于他自己!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他毕生追求“和平”主张“仁爱”,那么他的信仰就是和平,而”仁爱“思想只是他为了达到自己心中和平的目的而用”仁爱“思想来教导人。就好比毛泽东他主张”小米加步枪,枪杆子里出政权“一样,只不过形式不同,孔子使用思想来引导和平,毛爷爷使用手段来维持和平!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主流,也受其他文化影响。民族文化是不断传承础创新的。不同时期有不同体现。在古代太平的盛世时期儒家思想受统治者(维护统治)重用成为主流。儒家思想也在不断发展,从先秦儒学,两汉,两晋,宋明理学陆王心学,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都在发展...所以成为主流.

中国人的信仰是儒家思想吗?回答: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期的时代的产物.

参考资料:高中历史必修3 政治必修3 4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主流,也受其他文化影响。民族文化是不断传承与创新的。不同时期有不同体现。在古代太平的盛世时期儒家思想受统治者(维护统治)重用成为主流。儒家思想也在不断发展,从先秦儒学,两汉,两晋,宋明理学陆王心学,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都在发展...所以成为主流. 中国人的信仰是儒家思想吗?回答: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期的时代的产物.

思想跟宗教不同的,一般学术界认为,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主要是儒家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而道教,是道家思想宗教化的产物,儒教的话呢,一般学者不认为存在,而只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思想和伦理道德而已,但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跟宗教性质相骸,也应该认为是儒教,这其中的分别,目前也没有定论。

儒学

儒家学说,亦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之一,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如果对儒家学说的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进行综合的宏观考察,有些人认为中国儒学有四个比较明显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国学大师。

[编辑本段]生平简述

王国维于1877年12月3日(旧历十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县,是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的同乡。

王国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生平著述3种。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处世。其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研究。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

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1924,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疏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但也因此被后来的共产党激进派所唾弃,在主流文化之外。

1927年的初夏,阴历五月初三,想不开的王国维,转了两圈,看看周遭无人,一头栽进颐和园昆明湖。

那时,颐和园门票巨贵,要大洋一元,因而游人甚少,待救起,已断气。毛泽东有诗云,“莫笑昆明池水浅”, 那里的水并不深,王跳进去,便一头扎到底。事实上并非溺毙,而是被湖底的淤泥朽草,塞满七窍,窒息而死。

呜呼,一代学人,草草一生,就这样于污泥浊水中逝去,时年五十一岁。从他身上,翻出一纸遗书,上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等字样。有人说,他这个“辱”,为死殉清廷,效忠逊帝;也有人说,他这个“辱”,与他亲家罗振玉有些什么纠葛。但不管什么缘由,当时及后来,咸认为不值得。

[编辑本段]主要成就、历史地位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 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余下全文>>

死因之谜

王国维死后,家人在他遗物中发现了他死前一日所写的遗书。遗书条理清晰,考虑周密,足见死者绝非仓促寻死。这与王死前几日无异常举止相吻合。但遗书一开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字,却给生者留下种种疑窦,成为70多年来其自沉之因久说纷纭,又难以确论的“谜面”。 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后世臆测大致又分几种:

“殉清”说 王国维为清朝遗老,更对逊帝溥仪向有国士知遇之感——王国维以秀才身份,被溥仪破大清“南书房行走”须翰林院甲科出身的旧制,召其直入“南书房”——有此思想基础和遗老心态,逢“覆巢”之将再,以自杀而“完节”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梁启超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比之,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和罗振玉、吴宓等均持此说。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称王“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可见也为此论。但反对此说者认为,王国维与罗振玉、郑孝胥、陈宝琛辈有别,郑等效命清室复辟,不惜委身于日本政客。

而王国维却领清华职,心无旁骛,潜心学术。他虽“忠清”,却不充其鹰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当时就有人说:“你看他那身边的遗嘱,何尝有一个抬头空格的字?殉节的人岂是这样子的?”

“逼债”说 当年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说: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王代售宫内字画,事被罗振玉知悉,罗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以售画所得抵王国维欠他债务,致使王无法向绍英交待,遂愧而觅死。当时报纸还传,王曾与罗合作做生意亏本,欠罗巨债。

罗在女婿(王长子潜明)死后,罗、王已生隙,罗令女居己家为夫守节,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费2000元。王国维一介书生,债务在身,羞愤交集,便萌生短见。此说经郭沫若先生笔播,几成定论。但从王遗书对后事的安排看和事后其它一些证据表明,王国维生前并无重债足以致其自尽。

“惊惧”说 1927年春,北伐军进逼北方,而冯、阎两军易帜,京师震动。有人认为,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又王视脑后辫子为生命,当时传言北伐军入城后将尽诛留有发辫者,所以与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断。但这种说当时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为不合王国维立身处世方式。

“谏阻”说 认为王国维投湖与屈原投江相类,是以“尸谏”劝阻溥仪听从罗振玉等人主意,有东渡日本避难打算,并认为王、罗两人最后决裂的原因也缘于此因。 “文化殉节”说 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导师,且精神相通、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是以“殉清 ”论王之死,后又认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

陈寅恪的诠释在同类者中立即得到共鸣,并在文化界产生重要影响。

但陈之观点,与其说是对王国维之死的解释,不如说是他以自己的一种心态来观照王国维的精神。 “诸因素” 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