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生禅诗 李兆生先生与红螺寺百首禅诗简介
一、背景先生承袭中国传统文化之宗风脉传,艺兼文武,精研禅法。由于社会和历史的沧海桑田,中国传统文化的匮乏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特点。先生深感于此,数十年来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四处奔波,并在祖国名山大川留下当代中国传统书作之痕迹,以惠后人。
二、红螺寺之历史和题诗之缘起古语云:“南普陀,北红螺”,红螺寺是与普陀山相提并论之历史名刹。此山钟灵毓秀,相传因有两红螺在寺前之清潭内闻法得道而得名。历代高僧辈出,明清时尤以人杰地灵而名闻天下,印光等高僧大德曾驻锡于此。
随着时代的起伏,红螺寺如今已是旅游胜地,但昔日的云板钟声依稀环绕此山。先生为此在红螺寺捐建禅诗精舍,以铭师传,以续禅风,以此把禅书和禅诗留给后人。三、禅诗和书法赏析中国的传统,体现在深奥而简朴、博大而悠远的文化之中。
历史上未因无数的沧海沉浮而湮灭,在亦今天不为一时的龙蛇混杂而掩其光芒。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肩负着向世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
我们称此文化延源的主脉为宗风脉传,李兆生正是当代弘一代宗风的典范。其所承袭远溯黄老,近追明清,古朴雄浑,实乃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之颠峰代表。先生天资聪慧,幼时秉承师传,因先天禀赋不足,故习武而强身。在参文演武的同时,幼得家传,参禅入静,以禅理入书画。
先生有禅画传世,以近五十年的操修,融禅法于书画、武功,使之升华。在南宁举办的《中国文人李兆生翰墨艺术成就展》上,80高龄的大书法家陈政评价先生:“画好,字好,人也好!
”。以画兰花出名的朱培军认为先生“真正领会到中国传统绘画、文人三绝诗书画,这个时代已见不到这样的文人了”,并要求先生刻一方“净化人生”之印相赠。文物鉴定权威人士杨仁凯先生在哈尔滨的一次拍卖会上初读先生著作《翰墨缘》,对先生的学识惊叹:“真乃神人也!
”。《翰墨缘》中介绍:“李兆生先生于传统文化造诣极深,诸艺精绝。先生善书画、精武学,文武兼备,功力超常。对传统文化中之沧海鸿迹、古鉴典说、金石铭篆、刀碑板刻、诗文楹语、品饰民俗、服食药饵、易理数术、旗幡剑令、武械金锋……等诸方面,有惊天绝学。
”先生于1949年出生于东北松花江畔,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先生少时机遇殊异,先后曾师承十数位高人隐者,为其传法授业。
先生四岁即随先范习字,其后习练诸艺与内外功夫,迄今数十年,技艺精良,修真有成。在这百首禅诗中,流露出先生对禅学之宗风脉传的一往情深,从禅诗中而知先生秉承宗风,演习禅宗之绝密。如有先生游历名山大川所题的诗作:山颠瑞雪已积堆,山下蝶飞舞翠微,寒暑皆在一山寰,此地佛国星月回。
------山西五台山夜宿 李兆生看山寻径数里程,渺渺白云绕寿松,惊世只听禅钟响,何处流泉似钟声-------游九华山 李兆生名山大川历代多为文人骚客所吟咏,历代皆有佳作。
先生文辞造诣直追古人,神思与古人相感,能与古人相唱和,曾和崔颢之《黄鹤楼》,写下《思旧游》,亦曾和苏子瞻和陆游《记梦》之破韵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芒鞋同踏处,松径舞穹飚”,此乃传统文人修身养性之持。
先生半生四处奔波,于播撒传统文化种子之余,亦遍历祖国之壮丽河山,留下很多神来之作,于此录之,以期使当代中国传统诗作在历史中留痕。如有先生忆师承的诗文:金虹玉殿宣此诀,玄楼瑞影藏真语,书玄洞彻此中天,千古烟霞冲宵举。
----少林乃初祖达摩所创宗又为武禅达摩祖师易筋经,分化数式难参宗,师言只有三式真,时人岂知其中情。----忆先师授达摩祖之易筋经内脉神持法 李兆生有师承之宗风,先师言教,方可称之为宗风脉传。
若是学人说不清楚祖师脉流,怎能论学识。尤其是武学禅法,切不可妄自言之。少林绝技历世已久,世所传武林宗派,以武当少林为首,以后各支各宗,总以少林、武当为宗继之,正如中华以黄帝为祖一样。
宗承学脉,别与俗传,自九脉合真而后,宗风密持,隐沉山野,昔之老祖飞龙派功乘潜於嫡授,飞龙之持乃历代高真秘示之术,融禅修定慧於武途,复使大道传真。与达摩禅法同宗同流,隐於武林,亦是修持法门中之精艺。
先生为少林老祖飞龙宗第廿六代传宗,故书此以期宗风留痕。如有先生录自宗风传真之功谱:武库遗真窥当年,三十六天见本源,开卷宣刊九转功,老祖留下三华典,初传密持隐本宗,复振金波开御览,禅定光中日月齐,山窗不推帘半卷,达摩杖飞剑铲威,存有惊世十三险。
一悟其绝少人知,密传真诀着法眼---少林第廿六代传宗 庚辰大雪录少林老祖飞龙宗谱文功谱乃历代宗风衡真之文,是历代师真法祖在真实的操修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文字,亦是师徒相传的证物,神韵飞动。
“焚香默坐,抱膝长吟”,是古人仔细领略谱文视神韵而进入的佳境。相传古人在经卷、谱文的书写过程中或以刺血为书,或以名贵的药物精研为书。
对功谱更是惜至生命的珍藏,只是在沐浴更衣,神清气爽或为圣真节日时才取出宣读一二,久之则有神秘而有力的印象。先生在此留下师真相传之谱文,实乃历代嫡传少林神勇武功,至仁至真,永世脉传,推前人法祖初演真律,概言为初祖达摩为尊。
汉唐而随贤侠剑道之风行,浪起波流,宋元时乃为少林武学,此九脉流真势为雁阵。概言中少林神真法谛,一脉真传惟此耳,宗教谱、功谱完备。今将谱文留之章律,以正宗流,留於后人参真来做故物旧迹。
如有对禅修的描述:还原太虚本无形,无形无象见真哉,无思无念全无欲,养神养气养真骸。------禅之心念以无入空定 李兆生提起寺院,人们不禁联想起白眉老僧坐禅的形象。禅又名禅那,乃是梵语之音译。
但禅之一字,中国自古就有。当年汉武帝十八万大军封禅泰山,此事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记载,但并未清楚的说明祭祀之缘由。据宗风所传,禅不单纯演化为禅那,汉武帝曾想通过祭祀找到上古传说中的神仙,找到人类净化自己,升华自己的一条道路。
其实早在一百年前,这种思想已深深的嵌入秦始皇的脑海中,派徐福寻三山、炼丹药正是在此推动下的活动。人类幼年时的天真理想是梦幻?是现实?解放初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子高曾这样评价:“外丹虽然失败了,但内丹却流传下来”,而中国道教协会的第一任主席陈樱宁先生却用金石草木练出了黄金。
诗中所叙是禅坐中,身形不动,在“养神养气养真骸”的基础上在寂静中升华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途径,以此而延年颐寿。
禅僧已是坐寂中,钟鼓已歇灯不明,一粒金华曾照耀,海涛无声月在空。---师授禅宗法华宗大乘寂灭诸法之专持法门之习李兆生此诗描述禅中所得之境界,亦是内景呈真。一望无际的大海之上波涛不起,一轮明月高高悬起,这是一种衡久实力的启示。
这种生命之光的显现,一方面要依靠自己勤恳的修持,但更主要的是确得真传之师的师承与教诲。“法境交光,六根成慧日;牟尼真境,十地起祥云”。这是乾隆帝所撰书“雍和宫”之“天王殿”上楹联语,用佛学宗教之术语清楚地交待了这团生命之光的来历,喻之为“法境”。
此已在唐代融有良风。“赤子无愁声,苍海无惊浪”。“运三密于瑜伽,契无生于悉地”。“论藏戒定慧学,深浅同源,”“启运大雄,垂教千载,冥符三乘”。
(玄秘塔碑)“致理之君,何常不满招损谦受益,崇太素乐无为,宗易简以临人,保慈俭以育凡,土阶茅屋则大之美。……追踪太古之遐风,缅慕前词”。(神策军碑)老子又以“三清”喻道,开后来玄宗之风,此亦是先生得禅法而修为的体现。
京北名刹红螺寺书作六尺对开的百幅禅诗,翰墨承袭宗风古法,笔墨中时而流露出当年吴带当风之飘逸,盘钢截玉之雄健,高骨游丝之灵动,干裂秋风吹破竹之枯涩,润含春雨之丰腴,折带与飞白贯彻其中,不愧为当代中国传统书魂之典范。
书画界常说“学画易,学文人画难。”书法而外的熏陶和营养的吸取,是提高书作艺术创造的源泉。先生的师辈尝以联语教诲:三教仙根归丹体,八法神剑入书身。书法而外的学识相互间以形迹神韵造化,是千古至今一脉相袭的生命,书法是传统文化中传统法脉所盛开的一枝俊秀花蕾。
传统风采中文武两境互滋互换也是必然之理,历来文人也曾配剑,以剑鸣匣内吐纳胸中之气。武人习文,书圣王羲之则是典范。
刻石的刀,习武的剑,作书的笔,皆是“驰神为迹”的过程,都是传统国学中法乳养育的姊妹艺术。神可以演化为书法笔墨、文理情思,可以演化为丹道武功、绝技惊天的武林宗脉。但其造诣的实质是相同的,“驰神为迹”(见《翰墨缘》)是古人概括书作的语言。
从中领悟神韵,亦如修真之士的灵丹夜赏,其中是挥毫,是挥剑,是挥刀…是神采情思的世界,而挥动只是留下痕迹而已。书中八法者,转、折、顺、逆、留、纵、提、按、合于内功剑法:劈、刺、抹、撩、抽、揭、横、倒。
武当前贤将八法神剑留于后系,为嫡传正宗,乃武林之隐“武当传统剑法天龙神剑”。演为劈、刺、抹、撩、抽、揭、横、倒八法神功,以神会意,以气运身,以气贯剑,身剑合一,神剑合一,乃渐入臻境。
击以应敌,舞以自习,内调神意气血,而入丹道修真,外注阵法布局,应敌在千人之中,以柔克刚,出势惊绝,不落俗套,非从人所知。书法本身的用笔,笔垂中宫,八方回荡。笔锋的转、折、顺、逆、留、纵、提、按等变化,示之为点、挑、横、竖、撇、捺、厥、钩等形迹。
古人将其文武两宗融为一注,创下绝技,留有神品。先生少时习武当字拳,以字为拳,以字为剑,故而先生擅行草并精于龙形大草。李兆生先生间有专论文武汇宗,书诀与丹力参同。
悟真是道法自然的启示,是道的天成。古人“山花秀而野,文笔老处成”的句子是“书之微妙,道合自然”的体现。以丹力入书当然是“禅书”的“悟”的过程,书法的艺术生涯是经漫长的变法、运化、悟彻和至理的交换改良而进化的。
唯有以笔墨作生涯而融内功禅法于一炉,以神思为炉火,以禅法、内功、笔研为原料才可有书中三昧。由悟而动、由悟而生、由悟而成、大彻大悟,而震动智能的光芒,其书中之精舍方能尽如人意,尽如书法之理。
四、当代社会中的意义1、作为旅游胜地历朝历代均由无数文人墨客留迹山河,时代的沧桑洗去了许多痕迹,惟有那些文化精品才能永远闪耀其中。红螺寺乃京北古刹,旅游胜境。昔有印光大德在此弘扬净土,故而近代以降红螺为净土名刹,此乃人间净土。
禅诗精舍乃李兆生先生亲自创作、书写和出资损赠的文化精品,亦是当代中国传统文人诗书画之瑰宝,于此名刹净土中呈现,二者交相辉映,真乃:已见大道显流芳,精工篇里文彩扬。
文宗秉承真玄体,翰毫书卷皆为章。宣法大千呈如意,如法鉴真射华光。曾见天台有斯本,飞落大千泛金祥。--节自《万字长联》必将为红螺胜地再添新境,亦使红螺旅游胜地增添了游览的文化内涵。海外华人重游故土时更能感到亲切,更能找到文化上的归宿。
同时也使来此游览的世界友人更好的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2、对社会现实的影响当代中国传统文化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复有历史原因使得西风东渐,洋为中用。其中至为可叹者,对自身固有的优秀传统反有“敢问君从何处来”之疑虑。
文化之延续一旦中断,甚难重建。先生对此感慨良多,唯有大声奔走呐喊以期闻名于世,使更多的仁人贤士投身其中。先生借捐赠精舍之缘,给无门可入者指点津途,为中国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树立起古老的衡准,复愿以此广酬天下同道,广结善缘。
书法、武功,此两者都是人类在幼年时期为祛病强身、开发潜能、增长智慧、益寿延年而探求的途径。在读书吟诗过程中,得到音律、声韵的振动,而命名身心受益;开发潜能真慧。
就写字的妙处而言,王羲之曾说,书法一道玄妙之技也。简而叙之,儒家的修持之法,是习其道,不言其妙。以武功入手,使先元气充实,以至内持真元以养生,外显金锋以降魔,从而达到“长生久视、救济病苦、广度有情、万善同缘”的之理想境明的标志。
从传统的宗风来说,则具有惊天之势。其中除去修真的内隐而外,则要推崇武学中的诸种风格了。花耍、技艺、服饰、器械、药饵、诀谱、佩物、内外功夫,真是应有尽有,传统风貌的隐真无不尽数。
在无边的岁月中,多少人物浪迹天涯,流下千载云烟。正是一泻千里成绝唱,尽是神州风彩。在当代,由于时代的变迁使武技杀敌的作用已不显。而书法、武功的健身作用确依然散发者光彩。
特别是在全民健身的运动浪潮中,它使在人们在工作之余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在领略传统文化神韵的同时又达到了锻炼身心的效果。先生捐赠此精舍无疑为此两项文化精品的发展起了推动性作用。3、文化上的震撼在中华这块土地上,向来重视文化的延续。
正是如此,才使得中华历尽起伏而绵延五千年,始终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质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风所及遍撒中外。因而文化昭示一个伟大民族的倡化,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时代生命。
也可以说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作为一个伟大民族的魂,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更重要的。作为人类的文化行为和人类的文化现象,传统法乳育就的生命,则更有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历来的佳作,已经成为家喻户晓,妇孺传颂的内容。
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琅琅上口,这些富有哲理的真品,伴随烟尘岁月,统领风骚,这一切是前人留给后人的遗珍。“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时代也要求今人是否也为后人留下什么?然而传统文化的教育,则是如何体现继承传统,学习传统,使自己的时代,富有自我生命的气息,富有精神知识的财富。
传统学识不足已是社会上较为普遍的现象。每当看到传统法乳哺育出无以数计的生命时,先生则又情不自禁地摇笔写些文字,留给未来的孩子,留给社会,留下传统法乳育就下的文字生命,也正是先生“欲写春山藏人间”愿望。
先生留下此禅诗精舍,其文笔、诗词和书法闪耀着智慧的光华。通过阅读可以领会文字中生命的闪光,能启迪人的神思心扉,能使心灵上得到陶冶。
其更重要的是让人在文学修养上得到熏陶,让人在人生的岁月中得到文明的召唤。人类的生命永不休歇地繁衍,人类的文化也应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在人类的生活中,“诗词文章,歌咏畅情过程中,蕴育、润泽,将最初的表形肢体化为丰润秀姿倩影,如天生丽质一般。
”让书卷气来改善人类因无知作出的稚拙愚昧,让人类在神彩中焕发聪慧空灵之美;让传统法乳育就的精魂,相伴人们渡过漫长的风雨岁月,以升华人生;让社会因此文明的倡化而成“人间净土”;让传统法乳得以像大唐盛世时的那样发扬光大,遍播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