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春秋(109)马金凤名震豫皖鲁苏
1954年元旦这天,马金凤正在后台“温戏”,有个演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梅兰芳先生来看戏啦!”马金凤大吃一惊:梅兰芳大名鼎鼎,在中国戏曲演员中毫无疑问坐第一把交椅,寻常人想见他一面都难,他怎么能对豫剧感兴趣,亲自来观看自己的演出呢?
1、马金凤名震豫皖鲁苏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马金凤虽然曾回开封、郑州挂牌演出,但更多的是巡演出于豫东各地和皖北、苏北地区,并在此区域内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足迹踏进了蚌埠、南京等大城市。
1950年12月,马金凤第二次来到安徽界首,被河东、河西两个戏班拥立,成立了“中原剧团”,担任团长。
马金凤先后请来徐艳琴、徐凤云、徐美兰、王兰琴等名演员加盟,使中原剧团成为豫、鲁、皖、苏交界广大地区阵容最为整齐的豫剧演出团体,四处演出,广受欢迎,马金凤也成为在这一地区影响最大的女演员。1951年,中原剧团到商丘演出,被当地政府接收,升格为商丘专区人民剧团。
商丘古称宋州,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北接齐鲁,南襟江淮,素有“豫东门户”之称。商丘一带,是商民族的发祥地。据说,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后,就曾在商丘建立商朝。周灭商后,特立微子在商丘立国,名之为“宋”,以延商祚。北宋时期,商丘名“南京”,与“北京”大名、“西京”洛阳并为东京开封的陪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1930年,8岁的马金凤就是从商丘火车站扒煤车西去开封的,剧团能在商丘落脚,也算得上是重回故地了。
在商丘的几年间,马金凤带团频繁到各县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这一时期,是马金凤的艺术风格臻于成熟的重要阶段,她开始有意识地将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的长处有机地融汇、结合,并在所演出的剧目中,逐渐将自己长期琢磨、试验的成果展现出来。同时,马金凤开始对豫剧老旦行的表演进行改革,尤其是在唱腔上做了很大的革新,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马金凤在继承祥符调唱腔的“巧、快、柔”艺术特点的同时,又将其和豫西调的舒展、深沉结合起来,致使她的演唱风格不断变化创新,一个新的流派呼之欲出。
1953年,马金凤带领剧团赴南京演出,她在兰考戏班学会、经过多年锤炼的《老征东》一剧大受欢迎,江苏省文化局特意召开了座谈会,年轻剧作家宋词和其他与会人员对剧本如何进一步修改提出意见,并建议把剧名改为《穆桂英挂帅》。此时,马金凤已经和张玉山离婚,与登封县建设局的园林科长崔炎寿结合,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婚姻。崔炎寿是个戏迷,从结婚后就放下工作,跟随剧团走南闯北。从南京回到商丘后,崔炎寿帮助马金凤对剧本作了整理修改,进行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