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973 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
技术路线课题一 基于 “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十八反”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的总体目标,立足于中医药配伍理论和丰富的历史经验,开展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研究,通过“十八反”中药文献数据的收集考证,规范文献信息,建立基于“十八反”配伍禁忌相关数据库;整合多种数据挖掘技术,建立适宜有效的数据挖掘平台,进行“十八反”中药配伍关系的数据挖掘研究,寻求其潜在规律;通过“十八反”同方配伍的方剂分析,探讨配伍禁忌的转化条件和应用特点;建立研究数据汇交管理平台,使各课题之间形成有机整体,并为整合文献和实验信息、形成知识发现体系、丰富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提供支撑。
1、中药“十八反”文献数据的收集考证及数据库建立
(1)“配伍禁忌”是指一般情况下不宜相互配合使用的药物,传统中药的禁忌主要包括“十八反、十九畏”,《本经》明言:“勿用相恶相反者”。回顾五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为项目研究参考。
收集整理与本项目研究相关的古今文献,考证各“十八反”中药的衍化过程,整理归纳历代医家对“十八反”中药的理论阐述、历代相反药项的范围和临床实践经验,现代名家医案、临床报道、医院处方和实验研究文献,分析提取以“十八反”为代表的配伍禁忌相关内容,探讨其来源、范围、现状和有争议的问题。
(2)通过规范文献信息,建立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数据库,主要包含“十八反”中药相关的历史文献、中药和方剂资料、临床案例,以及现代研究获得的物质基础、毒效等生物学信息相关数据。
设计特征性关联检索策略,为本项目研究开展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2、“十八反”中药配伍关系的数据挖掘研究
探索改进更适用于方药特征的挖掘方法,建立适宜于中药配伍多属性、多层次关系研究的数据挖掘模型,进行挖掘算法和模型的适应性评价。
以“十八反”中药为代表,针对反药配伍特点开展数据挖掘研究,分析药物性味归经、升降沉浮等属性与剂量比例、功效特点、毒性反应的配伍关系;发现“十八反”中药区别于其他中药和药对的特殊属性,为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3、“十八反”同方配伍的特征条件和应用特点
“十八反”中药的临床应用主要表现为在方剂中与其他药物配伍共同发挥功效。
通过对方剂组成、功效、主治病证、配伍关系等内容的比较分析,建立相关模型,提取特征性关联关系,分析在不同方剂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十八反”具体应用的病证特点,以及针对不同病证,配伍的药物种类、剂量、给药方式,为“十八反”中药能否在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4、建立项目研究数据汇交管理平台
基于项目研究的数据特点,建立融数据存贮、展示、汇交、共享、分析、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数据管理平台,形成多维、动态、实时、在线的E-Science项目研究模式,使各课题之间形成有机整体,并为整合文献和实验信息,丰富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提供支撑。
预期目标
1、整合古今文献信息和实验结果,创建我国中药配伍禁忌数据库;
2、建立在线的项目研究数据汇交管理平台;
3、建立适宜的中药配伍禁忌数据挖据模型,揭示其配伍特征和毒效内在关系;
4、通过知识发现和集成,阐释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的科学内涵,丰富发展中药配伍理论;
5、培养硕士研究生6-8名、博士研究生2-3名;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5-20篇。
承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负 责 人:范欣生研究员
科研骨干:钱大玮研究员尚尔鑫助理研究员郭建明助理研究员
经费比例:8 %
课题二“半蒌贝蔹及攻乌”配伍关系与毒效表征的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 “十八反”中药配伍禁忌理论研究的总体目标,针对“半蒌贝蔹及”与乌头反药配伍组合的药性与功效特点,开展“半蒌贝蔹及攻乌”配伍关系与毒效表征的基础研究。
参考临床用药习惯选择半夏、瓜蒌、浙贝母、川贝母、白蔹、白及、川乌、附子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半蒌贝蔹及攻乌”相关配伍毒性评价研究,明确“半蒌贝蔹及攻乌”相反配伍的致毒/增毒特点;明确“半蒌贝蔹及攻乌”单味药材的化学组成,并考察相反配伍的体内外化学成分变化,明确相反配伍致毒/增毒的物质基础;在体、离体实验相结合考察相反配伍致毒/增毒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生物学基础。
最终阐明中药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反与不反、如何反以及为什么反的科学内涵。
1、“半蒌贝蔹及攻乌”毒性评价研究
采用经典毒理学、毒性快速筛查技术、潜在毒性发现技术等相结合,进行“半蒌贝蔹及攻乌”配伍毒性评价研究,确认已知毒性,发现潜在毒性。
2、“半蒌贝蔹及攻乌”致毒/增毒物质基础研究
采用体外化学组与药物代谢物组学等方法,研究“半蒌贝蔹及攻乌”配伍致毒/增毒的化学实质;明确药物配伍在体外发生的化学成分变化,发现药物进入体内后药物发生的代谢物变化。进一步利用毒性快速筛查技术、潜在毒性发现技术等进行毒性确认,最终明确相反配伍致毒/增毒的物质基础。
3、“半蒌贝蔹及攻乌”致毒/增毒物质相互作用规律研究
采用动物整体ADME、药物吸收体外动态仿生系统及药物代谢酶等技术,在体、离体实验相结合,研究“半蒌贝蔹及攻乌”配伍致毒/增毒物质毒代动力学特征及吸收、代谢等相互作用规律。
4、“半蒌贝蔹及攻乌”配伍量-毒-时-效关系研究
基于多剂量、多指标优化的实验设计,考察半蒌贝蔹及与乌头配伍,考察其配伍后毒效变化,以及是否产生其他毒性。
计算药物配伍前后的中毒剂量、有效量和安全范围,结合各毒效相关成分的含量变化,对其量-毒-效数据进行非线性模拟建模,考察和评价反药配伍前后在体内致毒物质的代谢速率、累积规律和蓄积致毒的时空关系,揭示其量-毒-时-效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5、“半蒌贝蔹及攻乌”致毒/增毒物质生物学机制研究
采用代谢组学及胚胎干细胞等技术,考察“半蒌贝蔹及攻乌”相反配伍及其毒性成分引起的代谢组学变化,明确相反配伍致毒/增毒的生物学机制。
研究目标
1、完成“半蒌贝蔹及攻乌”系统毒性评价研究,明确回答“半蒌贝蔹及攻乌”配伍反与不反的问题;
2、完成“半蒌贝蔹及攻乌”相反配伍致毒/增毒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明确“半蒌贝蔹及攻乌”配伍致毒/增毒的化学实质及生物学基础;
3、完成“半蒌贝蔹及攻乌”相反配伍致毒/增毒物质毒代动力学及相互作用规律研究,通过量-毒-时-效关系与体内过程变化研究,阐明“半蒌贝蔹及攻乌”配伍致毒/增毒物质基础相互作用规律;
4、培养硕士研究生8-10名,博士研究生3-5名;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25篇,SCI收录论文10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项。
承担 位:天津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
负 责 人:张艳军 教授
科研骨干:杨世林 教授何新 教授何晓晖 教授
经费比例:16%
课题三“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关系与毒效表征的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项目总体目标,针对“藻戟遂芫”与甘草反药配伍组合的各组药物,开展中药十八反“藻戟遂芫俱战草”的系统研究,揭示大戟、甘遂、芫花等峻下逐水类中药与甘草配伍和海藻类中药与甘草配伍组对反与不反?为什么反?以及致毒增毒特点及其机理;阐明中药十八反“藻戟遂芫俱战草”的科学内涵。
1、“藻戟遂芫”与甘草配伍毒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配伍毒性评价研究
建立由经典毒理学、系统毒理学、毒性快速筛查技术和安全药理学方法组成的、适宜于中药“十八反”反药配伍组合毒性研究的评价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规定的剂量范围,通过对“藻戟遂芫”与甘草反药配伍组合在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系统地毒理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揭示“藻戟遂芫”与甘草配伍前后的毒性变化及其规律。
围绕本课题反药组合可能的毒性特点以及毒性靶部位,采用体外肠管孵育、离体肝脏灌流,胃肠粘膜上皮细胞培养、肝细胞培养、P糖蛋白、水通道蛋白、P450酶分子等评价模型,揭示“藻戟遂芫”与甘草反药配伍组合致毒/增毒特点。
2、“藻戟遂芫”与甘草配伍的毒效物质基础研究
利用极性分级溶出法、各种色谱方法,对单味药及反药配伍组合进行化学物质组分的系统分离,并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建立化学物质库;进而对甘草系列相反药物配伍前后的化学物质变化进行研究,比较配伍前后各成分含量、类型的改变,并与毒效作用进行关联,发现与相反配伍和毒效作用相关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采用制备色谱、成分剔除等技术分离制备毒效相关成分,确定相反配伍物质基础;为全面考察相反配伍的成分变化,针对单味药和相反配伍制成的汤剂/散剂,分析其成分差异,研究在不同环境下各药物毒效物质的溶出释放规律。
3、“藻戟遂芫”与甘草配伍量-毒-时-效关系研究
基于多剂量、多指标优化的实验设计,考察峻下逐水药物大戟、甘遂、芫花与甘草配伍,对胃肠道和肝肾器官的毒性作用及其泻下、利尿和抗水肿的药效作用;考察海藻与甘草配伍后药效变化,以及是否产生其他毒性。
计算药物配伍前后的中毒剂量、有效量和安全范围,结合各毒效相关成分的含量变化,对其量-毒-效数据进行非线性模拟建模,考察和评价反药配伍前后在体内致毒物质的代谢速率、累积规律和蓄积致毒的时空关系,揭示其量-毒-时-效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评价反药配伍前后经不同环节体外煎煮、体内代谢过程、体内靶器官等环节,毒性物质体内外的定性定量变化,分析其动态变化过程,阐明配伍-毒性物质含量-毒性间的关系,定量表征其致毒增毒程度。
4、“藻戟遂芫”与甘草各配伍组合体内过程及相互作用研究
以药物体内过程各环节为研究重点,探讨甘草分别与海藻、大戟、芫花、甘遂配伍前后的吸收特点、分布规律、代谢转化过程、毒性成分排泄及蓄积致毒特征。
利用中药多成分同步定量分析技术,探讨反药配伍中多成分配伍前后体内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分析其配伍致毒增毒的原因及其相互作用;采用体内体外方法,研究反药配伍后吸收转运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利用常规组织分布研究方法结合微透析技术,分析毒性靶器官与非毒性靶器官中成分差别,与毒效评价研究相结合阐明甘草组反药配伍毒效物质基础;通过整体、在体、离体等多个层次,研究反药配伍组合体内外代谢途径,明确本组药物配伍对代谢酶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探讨反药配伍对药物排泄相关蛋白的影响及其体内排泄经时变化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机理。
5、“藻戟遂芫”与甘草各反药配伍组合致毒/增毒的分子机制研究
采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该组反药配伍组合对肠上皮细胞、肝细胞功能损伤和凋亡诱导的毒性作用。从炎性因子释放、细胞线粒体损伤、胞内离子平衡、氧化压力和凋亡蛋白表达,多角度、多途径分析该组反药诱导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
在此基础上,以计算机分子对接技术为先导,快速筛选反药毒效物质的生物学靶标;并集成多种光谱/色谱等技术开展小分子毒效物质与关键靶标间的相互作用研究;通过毒性靶标群的生物信息学网络构建,揭示该组反药配伍致毒增毒的分子网络机制。
研究目标
1、建立客观、适宜、系统的毒性评价体系,以确切回答“藻戟遂芫”与甘草配伍反与不反及其致毒/增毒特点;
2、建立涵盖“藻戟遂芫”与甘草配伍前后提取物、化学部位、化学成分的化学物质库,以有效支撑和评价研究其毒效物质变化;
3、通过量-毒-时-效关系与体内过程变化研究,揭示“藻戟遂芫”与甘草配伍的相互作用机制;
4、通过系统的毒理学评价,确定人体等效性毒效剂量范围,为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5、通过本课题研究,为系统揭示“十八反”中药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提供支撑,为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6、在国内外学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40篇,其中SCI收录10–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7、培养博士后2–3名,博士研究生3–4名,硕士研究生8–10名。
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2–4名。
承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负 责 人:段金廒教授
科研骨干:唐于平研究员 刘晓东教授徐 立 教授郝海平副教授宿树兰副研究员 阿基业副教授
经费比例:28%
课题四“诸参辛芍叛藜芦” 配伍关系与毒效表征的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十八反中的“诸参辛芍叛藜芦”为研究对象,围绕中药“十八反”配伍理论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项目总体目标,针对“诸参辛芍叛藜芦”配伍组合的药性与功效特点,开展“诸参辛芍叛藜芦”配伍关系与毒效表征的基础研究。
首先进行“诸参辛芍叛藜芦”相关配伍毒性评价研究,明确“诸参辛芍叛藜芦”相反配伍的致毒/增毒特点;明确“诸参辛芍叛藜芦”中主要药材的化学组成,并考察相反配伍的体内外化学成分变化,明确相反配伍致毒/增毒的物质基础;在体、离体实验相结合考察相反配伍致毒/增毒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生物学基础。最终阐明中药十八反“诸参辛芍叛藜芦”反与不反、如何反以及为什么反的科学内涵。
1、“诸参辛芍”与藜芦配伍的毒性评价研究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参照《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采用传统毒理学、毒性快速筛查技术、潜在毒性发现技术等相结合,进行“诸参辛芍叛藜芦”配伍毒性评价研究,确认已知毒性,发现潜在毒性。
2、“诸参辛芍”与藜芦配伍的致毒/增毒物质基础研究
采用现代色谱技术特别是液质联用技术,建立“诸参辛芍叛藜芦”中各单药与藜芦相互配伍后毒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及量毒关系;研究“诸参辛芍叛藜芦”配伍致毒/增毒的化学实质;明确药物配伍在体外发生的化学成分变化,发现药物进入体内后药物发生的代谢物变化。
进一步利用毒性快速筛查技术、潜在毒性发现技术等进行毒性确认,最终明确相反配伍致毒/增毒的物质基础。
3、“诸参辛芍”与藜芦配伍的前后的量-毒-时-效关系研究
以药物体内ADME各环节为研究重点,以人参-藜芦配伍组合作为研究范例,进行体内过程研究,对人参-藜芦配伍多成分的体内过程进行同步定量分析,构建体内外物质的关联网络,系统研究人参-藜芦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吸收特点,分布规律、代谢转化、毒效物质排泄及蓄积致毒等,探讨人参-藜芦配伍前后体内动力学参数的差异,阐明其体内作用物质与毒性的关系。
4、“诸参辛芍”与藜芦配伍的致毒/增毒物质生物学机制研究
采用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现代色谱分析和液质联用技术,对藜芦中典型毒性成分的代谢特征进行动态性观察,找到受调控的P450酶及对藜芦有毒中药成分代谢影响及其与毒性效应的机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并确定“诸参辛芍叛藜芦”中反药组合相互作用后与药物毒性成分发挥作用相关的肝脏代谢、信号通路及转录调控网络中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过程,寻找配伍药物毒效成分的体内作用靶点及诊断标志物,从分子水平揭示藜芦配伍致毒规律,进而系统揭示“诸参辛芍叛藜芦”配伍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机制。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预期目标
1、通过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毒性评价,构建基于PXR~CYP3A通路的细胞筛选模型,从动物和细胞两个层面建立“诸参辛芍叛藜芦”各单药及与藜芦配伍后毒性成分的毒效关系,明确回答“诸参辛芍叛藜芦”配伍反与不反;
2、揭示“诸参辛芍叛藜芦”配伍组合致毒/增毒物质基础。
通过现代色谱技术研究十八反中“诸参辛芍叛藜芦”的物质基础,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3、阐明“诸参辛芍”与藜芦配伍前后的量-毒-时-效关系,确定不同配比不同剂量下LD50、MTD参数的变化,确定有毒药物的安全剂量范围,提出各反药配伍组合的毒性动态变化范围;
4、选择代表性配伍组合作为研究范例,进行体内过程研究,阐明其配伍前后体内动力学参数差异,明确其体内过程,阐明其体内作用物质与毒性的关系。
5、阐明“诸参辛芍叛藜芦”配伍组合的相互作用和分子机制。通过在酶活性水平建立毒性评价技术平台和蛋白质组学技术,从分子和蛋白水平上揭示“十八反”配伍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
6、在国内外学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20篇,其中SCI收录5篇以上;
7、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0名。
承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负 责 人:王宇光 副研究员
科研骨干:马增春 副研究员梁乾德 副研究员郝运伟副研究员孙爱华 副研究员
经费比例:16%
课题五基于妨害治疗的中药“十八反”配伍基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项目总体目标,以中医药配伍理论为指导、历代临床用药经验为参考、前期研究为基础,从妨害治疗的角度研究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
通过文献挖掘和知识发现寻找中药“十八反”配伍应用时影响相反组对(或方剂)内药物疗效的数据信息及潜在规律;在病理生理条件下评估“十八反”代表性反药配伍组合及其含相反药对方剂是否存在干扰、改变、降低或消除药效的作用,探索影响因素;考察相关反药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及体内相互作用过程,研究相反配伍妨害疗效的作用机理和生物学基础。
以此阐述“两药配伍使用时既使不发生毒性增强现象也不等于安全有效,妨害治疗的药物也不适宜相互配合使用”的学术观点,为十八反配伍禁忌新涵义的认识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从妨害治疗角度揭示中药“十八反”反与不反、如何反以及为什么反的科学内涵。
1、“十八反”配伍妨害治疗作用的文献挖掘
为了提供相关妨害治疗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课题拟较全面收集梳理十八反中药配伍禁忌的古今文献,基于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和实验研究中有关“十八反”妨害治疗的相关信息,通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寻找其潜在规律。
2、“十八反”配伍妨害治疗作用的药效学评价研究
利用客观反映临床实际的动物模型及药效指标,观察“十八反”代表性配伍组合及其含相反药对对模型动物药效的干预影响,评估相反组对和方剂在病理生理条件下是否存在干扰或妨害组对内药物的某些药效作用,探索其可能影响因素。
3、“十八反”配伍妨害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
采用化学组学、药代动力学、药物代谢组学研究方法,考察“十八反”配伍前后体外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及配伍对入体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影响,明确“十八反”代表性组对配伍妨害药效的物质基础。
4、“十八反”配伍妨害治疗作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或结论选择相应的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结合形态和功能,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和基因等不同层次考察配伍药物或相关成分产生妨害治疗作用的主要药理机理和部分生物学机制。
预期目标
1、完成代表性“十八反”配伍组合的妨害效应研究,探索妨害治疗的存在条件,从妨害治疗角度阐明“十八反”的配伍减效机制;
2、揭示“十八反”配伍妨害效应的化学实质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并阐明妨害效应的生物学基础;
3、阐明代表性“十八反”配伍组合及其方剂妨害治疗的理论基础。
4、在国内外学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20篇,其中SCI收录5篇以上;
5、培养博士后1-2名,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8-10名。
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负 责 人:林娜 研究员
科研骨干:刘志强研究员彭春龙研究员宋凤瑞 教授隋峰 副研究员
经费比例:16%
课题六基于临床应用的中药“十八反”宜忌条件及配伍关系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从文献研究方面分析评价中药“十八反”配伍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1)“十八反”配伍及其方剂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文献特征分析。
从临床研究文献的角度,探讨“十八反”反药配伍组合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十八反”配伍组合、剂量及其方剂的临床应用范围(病证及分布趋势)、特定适用对象及使用条件。从现代临床研究的角度反映“十八反”配伍组合及其方剂的临床治疗应用现状。
(2)从文献角度进行“十八反”配伍及其方剂的治疗性临床研究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本着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思想,根据已经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献,系统地评价“十八反”配伍组合及其方剂在临床治疗领域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十八反”药物使用宜忌的基础研究及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证据。
2、从实验研究方面,以相关疾病模型为载体,研究中药“十八反”配伍应用的宜忌条件
(1)以古方海藻玉壶汤为切入点,基于临床用药特点,设计特定的病理模型,探讨不同给药剂量、配伍比例等因素对方中“十八反”配伍组合(海藻与甘草)生物效应的影响,探索其用药特点及规律。
(2)以古方甘遂半夏汤为切入点,基于临床用药特点,设计特定的病理模型,探讨不同给药剂量、给药次数、配伍比例、给药剂型等因素对方中“十八反”配伍组合(甘遂与甘草)生物效应的影响,探索其用药特点及规律。
研究目标
1、基于中药“十八反”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探讨中药“十八反”配伍临床应用的宜忌条件及其规律,本着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思想,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2、在特定病理条件下,以传统名方作为切入点,以“十八反”代表性反药配伍组合及其方剂,研究影响方中生物效应的因素,揭示其基于临床应用的宜忌条件及规律特点;
3、建立基于临床应用的中药“十八反”宜忌条件的研究平台,为研究反药配伍组合临床应用宜忌条件提供研究思路与方法;
4、从多角度丰富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理论,指导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十八反”反药配伍;
5、培养博士研究生4-6名,硕士研究生8-12名,青年骨干教师4-6名;
6、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20篇。
承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负 责 人:钟赣生研究员
科研骨干:周学平 教授孙红梅 教授王旭 教授洪缨 教授
经费比例:16%
四、年度计划
研究内容 预期目标
第
一
年
1、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数据挖
掘与知识发现研究。
主要对“十八反”中药古今文献信息进行收集与考证;
2、启动建立融数据存贮、展示、汇交、
共享、分析、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管
理平台;
3、建立中药“十八反”毒性评价体系,开展乌头组、甘草组、藜芦组各反药
配伍组合的毒性评价研究;
4、初步建立中药“十八反”药味与反药配
伍组合样品制备及化学物质库;
5、启动中药“十八反”代表性反药配伍
组合及方剂妨害治疗效应基础研究;
6、从临床文献分析角度,考察分析中药
十八反配伍应用的宜忌条件。
1、 归纳以“十八反”为代表的历代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和临床经验;
2、 建立多属性、多层次的数据挖掘模型;
3、 初步评价中药“十八反”各反药配伍组合反与不反;
4、 初步明确“十八反”代表性反药配伍组合及方剂配伍的妨害治疗效应;
5、 明确临床应用的反药配伍组合的宜忌条件;
6、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15篇,其中SCI收录2-4篇;
7、 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4-6名。
第
二
年
1、基于文献信息数据结合实验研究结果,
进行中药“十八反”配伍关系的数据挖掘研究;中药“十八反”在方剂中的应用 特点与知识发现;
2、基于古今文献信息和研究结果信息的集成和分析,初步创建我国中药配伍禁忌数据库;
3、反药配伍组合致毒/增毒特点及毒性程度研究;
4、中药“十八反”配伍前后毒效物质基础研究;
5、中药“十八反”各反药配伍量-毒-时-效关系研究
6、中药“十八反”体内过程研究;
7、“十八反”代表性反药配伍组合及方剂妨害治疗的物质基础研究;
8、选择含有反药配伍的代表性方剂海藻玉壶汤,研究其宜忌条件与配伍关系。
1、 建立适宜的中药配伍禁忌数据挖据模型;
2、 初步创建我国中药配伍禁忌数据库;
3、 明确反药配伍组合致毒/增毒特点及毒性程度;
4、 初步揭示中药“十八反”配伍前后毒效物质基础研究;
5、 阐明各反药配伍组合的量—毒—效关系与特点;
6、 初步发现各反药配伍组合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特点;
7、 初步明确中药“十八反”代表性配伍组合妨害治疗的毒效物质基础;
8、 初步阐释反药配伍组合在海藻玉壶汤中的宜忌条件与配伍关系;
9、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25篇,其中SCI收录5-7篇;申请专利1-2项;
10、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6-8名。
第
三
年
1、 以文献资料结合实验数据,针对不同病证发现反药配伍特征性关联关系;
2、 采用整体、器官组织等评价指标,对反药配伍组合致毒/增毒/减效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3、 中药“十八反”配伍前后毒效化学成分群研究;
4、 采用多因素非线性回归、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机器学习等方法,对中药十八反配伍前后化学物质变化与毒效作用进行关联研究;
5、 中药“十八反”体内相互作用研究;
6、 “十八反”妨害治疗代表性反药配伍组合体内过程研究;
7、 含有反药配伍的代表性方剂甘遂半夏汤的宜忌条件和配伍关系研究。
1、 发现十八反各配伍组合的特征性配伍关系;
2、 完善中药配伍禁忌数据库;
3、 初步揭示反药配伍组合致毒/增毒/减效作用机理;
4、 初步阐明反药配伍组合致毒/增毒/减效的毒效成分;
5、 分析获得致毒/增毒/减效相关化学物质;
6、 初步阐明各反药配伍组合体内相互作用机制;
7、 初步阐明反药配伍组合产生妨害治疗的体内作用机理;
8、 初步揭示反药配伍组合同方配伍的宜忌关系;
9、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30篇,其中SCI收录3-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
10、培养博士后2-3名,博士研究生3-4名,硕士研究生6-10名。
第
四
年
1、 完善数据存贮、展示、汇交、共享、分析、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管理平台;
2、 丰富中药配伍禁忌数据库;
3、 采用细胞、分子水平评价指标,对反药配伍组合致毒/增毒/减效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4、 中药“十八反”毒效化学成分群的分离制备,丰富化学物质库;
5、 采用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现代色谱分析和液质联用技术,建立各反药配伍组合对P450酶产生诱导或抑制的技术平台;
6、 基于药代动力学与药物代谢酶研究代表性反药配伍组合的妨害物质相互作用;
7、 研究不同病理状态、给药途径、给药次数、配伍比例、不同剂型等因素对生物效应的影响。
1、 建立在线的项目研究数据汇交管理平台;
2、 完善中药配伍禁忌数据库;
3、 从细胞分子水平揭示反药配伍组合致毒/增毒/减效作用机理;
4、 获得毒效化学成分,以供分析;同时丰富化学物质库;
5、 明确十八反配伍组合对P450酶活性、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
6、 揭示“十八反”代表性反药配伍组合及方剂配伍前后对相关成分吸收、分布、排泄等环节的变化规律;
7、 揭示其临床应用的宜忌条件与配伍关系;
8、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30篇,其中SCI收录6-8篇;
9、 培养博士研究生4-6名,硕士研究生8-10名。
第
五
年
1、 丰富完善在线的项目研究数据汇交管理平台;
2、 建立较为完善的中药配伍禁忌数据库;
3、 基于信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总结归纳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提炼形成和丰富完善中药配伍理论;
4、 在各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基于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对各种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类研究,提取不同反药配伍组合间共同及差异部分,与中医药配伍理论和药性理论有机联系与密切关联,形成中药“十八反”配伍关系与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
5、 创建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模式;
6、 形成“十八反”中药配伍禁—忌—宜关系示范性研究思路与方法,提炼形成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理论,进而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理论体系。
1、 丰富完善在线的项目研究数据汇交管理平台;
2、 建立较为完善的中药配伍禁忌数据库;
3、 创建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模式,为同类研究提供示范性;
4、 通过中药“十八反”配伍关系及其科学实质的系统研究,形成一个有结论性的、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的、具有理论性的研究成果。
为我国中药配伍禁忌和药物安全性研究提供示范,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为制定我国中医临床用药配伍禁忌指南和安全用药指导原则奠定基础,丰富和发展中医药配伍理论,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健康需求做出应有的贡献。
5、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30篇,其中SCI收录5-8篇;
6、 培养博士后2-3名,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8-10名。
高质量完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