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航天部 孙家栋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负责研发我1/3航天器

2018-04-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负责"东方红一号"."嫦娥一号"等研发和发射    80岁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孙家栋的航天人生---他负责研发了我国1/3航天器翻开他的履历,一颗颗璀璨的中国"

负责“东方红一号”、“嫦娥一号”等研发和发射

    80岁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孙家栋的航天人生———

他负责研发了我国1/3航天器

翻开他的履历,一颗颗璀璨的中国“星”熠熠发光———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他担任工程总师;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他再次挑起工程总设计师重任……

11日上午,孙家栋,这位见证了中国卫星第一次和第一百次发射的航天人,在他80岁高龄之际站上了人民大会堂主席台,接受胡锦涛总书记亲手颁发的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证书。

■个人简介

孙家栋,1929年4月出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5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于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设计部研究室主任、七机部五院院长、航空航天部副部长,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等职。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国家航天局特别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38岁任“东方红一号”技术负责人钱学森:把他找来是对的

腰杆笔直,精神矍铄,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孙家栋带着股军人的硬朗气质。

熟悉孙家栋的人都称呼他“孙部长”或“孙总”,很少有人称他“孙老”。大家说,因为他一点也不老,精力比年轻人还充沛。

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孙家栋自己却觉得很“不安”。他说:“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人共同协作的成果,我个人的工作是非常有限的。”

求学时,孙家栋希望成为一名空军军人,到部队不久他就被派到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

学了7年飞机,搞了9年导弹,1967年,孙家栋的命运却来了个急转弯——— 由钱学森亲自点将,38岁的他被任命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

当时,苏联、美国、法国已经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日本也在加快准备,孙家栋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很快他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战略眼光。孙家栋大胆对原来的卫星方案进行了简化,说服一些老专家,去掉了原设计方案中的卫星探测功能,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此基础上,再发射有功能的卫星。

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巨大轰鸣中,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能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为此钱学森曾对别人说:“看来,把孙家栋找来还是对的,他的确敢干事,会干事。”

2009年4月8日,孙家栋迎来了自己的80大寿。几天后的4月15日,他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而其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

为了表彰他在航天领域的突出贡献,1999年,孙家栋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面对卫星发射失败,孙家栋更加精益求精他被尊称为航天工程“总总师”

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都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几大系统构成,每个系统都设有总师。而孙家栋则被人们尊称为“总总师”。“他总是面带着微笑,运筹帷幄,统领全局。”“嫦娥一号”卫星副总指挥龙江说。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并进入静止轨道。但在卫星向定点位置漂移过程中,星上蓄电池发生了预想不到的热失控现象,刚发射成功的卫星危在旦夕。

孙家栋果断地发出了打破常规的指令:“立即再调5度!”正常情况下,这道指令需要精准确认后,按程序审批签字后才能执行。但情况紧急,各种手续都已经来不及。现场的操作人员为了慎重,临时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草草写下“孙家栋要求再调5度”的字据要孙家栋签名,孙家栋毅然拿起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三个字的分量和风险,犹如战场上的“生死置之度外”,孙家栋的选择没有一丝迟疑,终于令卫星化险为夷。

航天事业充满了风险,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孙家栋从来没有被挫折吓倒过。上世纪70年代,孙家栋带领他的团队研制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就在运载这颗卫星的火箭点火之后,意外出现了。

几年的心血瞬间化为灰烬,大家都蒙了。孙家栋带着大伙把眼泪一抹,直奔发射现场。“那是在天寒地冻的大漠上,大家用手一点点找卫星残骸,哪怕一点碎片都要把它收集起来。后来原因终于查清了,只是一个非常小的产品故障。”他回忆说。

“在航天工作中,哪怕一个极细微的问题也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果。”后来,孙家栋更加精益求精地要求自己、要求身边的人。一年后,一颗新的人造地球卫星腾空而起。

“卫星打多高,中国人的头就能抬多高”“造卫星”专家国际市场为国争光

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向世界正式宣布:中国的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承担国外卫星发射业务。这一消息震动了国际航天界。

发射外星,中国航天人不仅要懂得研制火箭发射卫星,也必须学会与国外商家打交道。孙家栋这个“造卫星”的专家又担当起“生意人”的角色。

1988年,香港亚洲卫星公司购买了美国休斯公司生产的通信卫星,起名亚洲一号卫星,并准备让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将其送入太空。但卫星要从大洋彼岸运到中国,必须有美国政府发放的出境许可证。争取许可证的使命便落到了孙家栋的肩上。

在穿越太平洋的飞行中,孙家栋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着谈判稿。在谈判中,面对美方咄咄逼人的气势,孙家栋据理力争,坚决反驳“中国发射外星扰乱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论调,随后又制定了“拖住不放”的战术,最终签署了协议。

1990年4月7日,“亚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参加过这么多次卫星发射,那次最紧张。”孙家栋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为什么紧张?孙家栋说,因为这颗卫星能打多高,中国人的头就能抬多高。“亚星”的入轨精度是休斯公司31颗同类卫星中入轨精度最高的。当一位美国同行由衷地说“没想到中国的卫星发射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时,孙家栋自豪地笑了。

壮心不已:亲自披挂执掌“嫦娥一号”

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已是75岁高龄的孙家栋再次披挂上阵,亲自担任总设计师。

很多人不理解,早已功成名就的孙家栋为什么还要接受这项充满风险的工作,万一失败了,他辉煌的航天生涯就可能蒙上阴影。但孙家栋没有一丝犹豫。“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他说,“这是一个航天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

不知经过多少个昼夜,攻克了许多个难关,孙家栋和他带领的团队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嫦娥一号”卫星终于研制成功了。

2007年10月24日,中国探月卫星飞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当成功的消息传到指挥控制室,大家欢呼跳跃之时,孙家栋这位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了几乎一生的科学家悄悄背过身子,流下了眼泪。

现在,已经耄耋之年的孙家栋仍像一颗卫星一样旋转不停。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许多技术决策、指挥和协调工作仍然压在他的肩上。而闲暇时间,他思考最多的也还是卫星应用、天地往返系统、空间资源开发……“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