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祖籍 孙家栋校友:我的所有荣誉都属于祖国

2017-08-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哈工大报讯(商艳凯/文)编者按:1月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颁奖.其中,获奖的孙家栋院士是我校校友."两弹一星"元勋.资深航天专家,被人们称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同时,由他担任总设计师的绕月探测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孙家栋校友领略其别样的风采.    40年前,也就是1970年4月24日,

    哈工大报讯(商艳凯/文)编者按:1月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颁奖。

其中,获奖的孙家栋院士是我校校友、“两弹一星”元勋、资深航天专家,被人们称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同时,由他担任总设计师的绕月探测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孙家栋校友领略其别样的风采。

    40年前,也就是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当“东方红一号”卫星高奏着《东方红》乐曲从北京上空飞过时,正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值班的一位年轻人百感交集,流下了开心的泪水。

那年他41岁,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的总负责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升空。11月5日11时37分,“嫦娥一号”完成第一次近月制动,进入绕月轨道,真正成为我国第一颗月球卫星。

这一刻,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如今他已78岁高龄,是绕月探测工程的总设计师。     这两个场景的主人公其实是同一个人。

他就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     2007年11月26日9时40分许,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嫦娥一号”传回并制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喜讯传来,以“立足航天,服务国防”为宗旨的哈工大的万千学子为此而欢欣鼓舞。在这个万众同庆的历史时刻,作为哈工大的杰出校友,孙家栋院士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嫦娥一号”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同时通过本报向母校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母校的老师表示感谢,向在校学子寄语殷切希望。

图为孙家栋校友2006年时回校时做客201讲坛

    正如人们所了解的,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联系在一起: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

如今,他又成为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的总设计师。可以说,阅读孙家栋,就如同阅读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     而孙家栋自己却对这些“第一”看得很淡:“这些荣誉绝对是属于国家的!

作为一名科技人员,我们是在国家的需要下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这些荣誉也是属于航天队伍的,航天事业是一个大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重要。”     “原来中国航天的能力只能围绕在地球近空,最远的距离是7万多公里,现在中国航天能力可以发展到月球近空,离地球40万公里这样一个距离,同时准确地到达了这个位置。

”在谈到“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的中国意义时,孙家栋的话语中充满了一种自豪感。

    2000年11月,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研究。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一期工程立项,并正式命名为“嫦娥工程”,而孙家栋则受邀担任这一重大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他和总指挥栾恩杰、地面应用系统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组成了中国探月工程的核心团队,平均年龄是72岁,因此也有人把他们亲切地称作是中国探月工程的三个“老头儿”。

    从卫星发射到宣告成功的这段时间,孙家栋、栾恩杰、欧阳自远以及参与嫦娥工程的“千军万马”一直都在紧张地工作,为“嫦娥一号”保驾护航。2007年11月5日,当亲眼目睹“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一历史时刻,孙家栋和他的同事们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我们配合得非常好!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大力协作、互相配合的精神。这4年来,大家共同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了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

”当场,孙家栋流下了热泪。     孙家栋坦言,在航天事业5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进步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国家的发展就没有航天事业今天的成就。“我们国家的卫星从只能围绕地球飞行,到可以在月球表面拍照,正常地工作并传回准确的数据,这说明我们国家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有水平向深空探测进发!”孙家栋说。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中国航天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其实,当年“东方红一号”的研制难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嫦娥一号”,但在孙家栋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东方红一号”还是成功实现了“上得去,抓得住,看得到,听得见”的十二字方针。

    在1967年担任“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之前,孙家栋已经从事了9年的火箭研制工作,当时主持“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工作的是中国导弹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亲自点将,将38岁的孙家栋推向了我国卫星研制的最前沿。

“那时热爱事业,国家给这样一个重任,受到国家如此的信任,自己确实感觉到非常地荣幸,也愿意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孙家栋笑着说道。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而“东方红一号”也成为孙家栋从事卫星研制工作的起点,之后,他相继领导参与了一系列卫星的研制工作。

在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中,他和卫星相伴走过了40多个春秋。为表彰孙家栋为我国航天事业所做的突出贡献,国家于1999年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嫦娥一号”发射前,当代中国出版社出了孙家栋的传记《奔月》。书中记录了许多趣事,其中有一件是“他有看天的习惯”。孙家栋后来回忆说,早在1948年于哈工大读预科的时候,每逢十五满月,他都会在夜半时分仰望苍穹。

“我们的老祖宗真的很了不起,他们发明了阴历,通过月亮的阴晴圆缺来记录天时的变化。”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孙家栋从事卫星设计以后的日子里。     万众瞩目的“探月工程”,他更是为此倾尽心血。

书中写到,孙家栋的脑子里经常反复思考着地球、月球、卫星三体运动的关系,晚上总是身不由己地到阳台上看月亮,心里默默地琢磨着月亮与工程总体的一些技术方案的联系。有时,他一看几个小时,甚至到东方泛白。

      在孙家栋和他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嫦娥一号”已经顺利实现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绕”月。随着“嫦娥一号”绕月飞行的平稳进行,人们也期待着从卫星“绕”月探测向月球车降落到月球表面探测来推进,早日实现中国探月工程的“绕、落、回”三步曲。

目前,探月工程二期已向国家申请立项,三期也已列上日程。届时,哈工大也将加入到二期、三期的研究中来。     对此,孙家栋表示,国家非常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会有一个总的宏观规划。

哈工大长期以来为中国航天做了大量工作,月球车研究水平也很高。但不管是大的总体规划还是局部研究,最终都要服从深空探测工程这个大局。

深空探测对工程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像动力系统、控制等问题与很多专业有关,这对基础科学、电子、材料等学科的发展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几代哈工大人做出的贡献。

他告诫广大学子,不论将来是否从事航天事业,首先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将老师讲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理论。其次,要先做人再做事。从事航天工作要求你具有非常好的品质,要热爱航天,热爱祖国,同时需要无私奉献、大力协作的精神。

    人们发现,在“嫦娥一号”研制过程中,有一批年轻人活跃在卫星火箭测控发射现场。他们被人称为“少帅”,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他们成长得非常快,对这项事业非常热爱,分工协作非常好。”孙家栋谈起这些年轻人来显得很兴奋,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才是我们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