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王城如海 叙事的张力及文化驱动 ——评徐则臣长篇小说《王城如海》

2018-01-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城如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有着特殊的小说形式感与思想质地,堪称徐则臣乃至这一代小说家写作的新标杆.这部小说故事架构并不

《王城如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有着特殊的小说形式感与思想质地,堪称徐则臣乃至这一代小说家写作的新标杆。

这部小说故事架构并不宏大,极具现代碎片感,可以说是对当下社会文化历史感逐渐消弭、日益碎片化的呼应。先锋戏剧导演余松坡从纽约回到北京,新导的话剧《城市启示录》引发社会争议,纠结中偶遇因自己年轻时告发而入狱的堂兄余佳山……零零碎碎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片断交叉闪现,散发出不同价值层面的思想与文化光环。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人物与主题之间,历史与当下,道德与惩戒,相互碰撞,在艺术形式、主题意识与美学意象上,形成了叙事的多重张力结构,主题、人物与思想等诸多方面也有着多重复调关系,小说的思想阐释空间得到相当有效的拓展。

《王城如海》的第一重张力是小说文本与余松坡所导戏剧的相互交叉介入。余松坡旅居海外多年,最终回到曾求学的北京,不断遭遇当下的各种社会现实。余松坡所导演的话剧《城市启示录》,讲述了一位研究城市文化的英籍华裔教授,来到北京后的各种遭遇。小说文本与所介入的戏剧各自有着不同的艺术架构,但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即剧烈变动中的现代中国城市生活与文化。

城市生活是小说中不同人物共同的生存体验,城市生活体验构成了小说意蕴的第二重张力关系。余松坡从乡村到北京求学,又在纽约学习生活多年。话剧《城市启示录》中满腹经纶的教授更是在全球很多城市生活过,最终供职于伦敦一所大学。

余松坡和教授不同的城市经验最后都聚焦于北京,教授来到北京做城市比较研究,余松坡在北京做戏剧导演。不同的城市生活体验凸显了北京在全球城市文化空间中的独特格局,架构出北京这座城市与时代、与个体极具张力的文化关系。

保姆罗冬雨及其家人则是从乡村抵达城市,在北京寻找自己的梦想。他们的城市生活体验与余松坡、教授形成耐人寻味的映照和对比,无疑拓展了北京这座城市的特殊性,使得小说对城市与人的主题拓展更加深入。

第三重张力在于不同文化意象的相互映照碰撞,催生出小说主题的多重文化与思想意蕴。例如,既是小说叙事背景,也始终笼罩着小说叙事格调的大气污染;被出售的新鲜空气;无处不在的汽车喇叭声;余松坡夜游发病时所依赖的名曲《二泉映月》,以及他收藏的世界各地的不同面具;能与人沟通的猴子等等。

这些意象是小说布设的一个个暗哨和伏兵,它们不仅仅是城市生存困境的重要表征,也是存居其中的所有个体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生活。这些意象与小说主题构成强烈的张力关系,小说的思想性由此不断彰显生发,延展弥漫。

艺术形式、主题思想与美学意象不同层面的张力关系,相互紧密咬合,构成《王城如海》文本令人探究与思考的文化动力。由此来看,从艺术形式到文本主题,《王城如海》有着不同层面的叙事复调。复调性的思想主题、人物形象既表明徐则臣及其一代小说家已具有吸纳不同资源并化而用之的艺术功力,也显示出他们已经是具有了新的美学风貌和主体意识的新一代作家。

这一代作家不再像传统现实主义作家那样,以人物性格及其命运为叙述动力和主题取向,而是转而以知识、思想、问题为叙事动力。徐则臣、李浩这批作家在小说艺术形式与主题上都有一种由个体确认、碎片化的日常生活体验生发出来的主体意识,他们以此与上世纪80年代走来的一批作家区分开来。

因此,如果抛开70后、80后的代际划分,从艺术风格、主题呈现、思想表达、美学风貌等角度考察徐则臣这一代小说家,他们的小说主题与思想来源于碎片化的个人日常生活体验,艺术形式也从影视戏剧等其他艺术中借鉴较多,形式上注重多元复合介入,契合着这个时代的生活片断体验与感触。

在此意义上,《王城如海》及徐则臣近期一系列小说,堪称是当代中国小说叙事新特质的一个鲜明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