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萌的妻子 芭蕾王子吕萌的王者之路
辽宁芭蕾舞团的青年演员吕萌,如今是国际芭蕾舞界最明亮的星座。早在第二十届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中,他就获得"2002特别大奖"。瓦尔纳舞蹈大赛堪称世界舞蹈界的奥林匹克,"特别大奖"是高于金奖的奖项,近20年无人获得。他是这个艺术奖项设立60多年来的第4名获奖者。
国际芭蕾舞界的评论家们猜测说,吕萌的成功肯定是经历了一种对于高贵情感的严酷而精心的培养,不然,他不会与与高贵的芭蕾舞艺术结合得如此天衣缝。那么,他是从哪儿来的,他又是怎么来的呢?
从两次挥霍遭打到懂事选择地理查德克莱得‘萌’
吕萌出生在哈尔滨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电机厂的工会文艺干事,母亲也是这个厂的员工。虽然他们夫妻当初并没有想到要儿子成为芭蕾王子,但是,他们还是决定把孩子向文体人才方面培养。因为吕萌的父亲吕智谊酷爱文艺,乐器、京剧、话剧无一不通。母亲刘亚男早年是冰上速滑运动员。这是吕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从上幼儿园开始,他就被父母送去学习唱歌、跳舞,学习花样滑冰、乓兵球,还有钢琴和书法。
但是,吕萌的父母认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甚至成为艺术家,必须培养出良好品德,德高艺才能高。这一点,比在艺术本身下功夫还重要。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对经常对吕萌说:“小孩子品行不好,人家不笑话孩子,人家笑话家长。
”久而久之,这句话成了他们的家训。但独生子女,要时刻注意这个问题其实是很难的。像大多数父母一样,吕萌的父母起初也是宁肯自己紧缩也要满足儿子的各种要求,吕萌并不知道自己是平民百姓的孩子,他不知道自己家和许多平民一样最缺的就是钱。
有一次,母亲为吕萌烧了一盘菜花,希望他全部吃光。吕萌却只吃了一半,为了得到母亲的表扬,他把另一半倒在了炉灶里。晚上,母亲回来,吕萌说,妈,那盘菜我全吃了。母亲说,好哇,我儿子真懂事。可是,母亲生火做饭的时候,却在炉灰里发现了那半盘菜花。母亲生气
了,太不像话了,浪费不说,还撒谎。于是。母亲揪着吕萌的头发开始揍他,然后,让他靠墙背那句话。小吕萌一边哭,一边背诵道:“孩子品行不好,人家不笑话孩子,人家笑话家长----”
还有一次,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新年到了,同学们互赠贺卡。吕萌没有经爸爸同意,就从家里拿了10元钱,结果贺卡也没买,钱也花光了。事情败露以后,母亲向父亲告了状,父亲当时一脚就把吕萌踢到了马路的另一侧。回到家后,父亲说:“你拿我钱不要紧,你要吱一声,另外你也不能全花了呀,小小年纪就大手大脚--------” 接下来的内容,依然是靠墙背那句家训。
事后,吕萌得知,打完他之后,父母谁也没上班,母亲怪父亲出手太狠,两人吵了起来。接着,抱头哭泣。他们心疼儿子。从那以后,吕萌就变成了一个节俭的孩子。
吕萌的钢琴天赋也很高,8岁那年,他已经在一专业学校里学了三年。可就在那一年,学习班的学费涨到了数千元。吕萌拉着母亲的手就往家跑,一边跑一边说,妈,咱不学了,太贵了,我回家自己照谱子练,我就叫“理查德克莱得萌”母亲也觉得学费贵得离谱,而且教学水平也无法满足吕萌的要求,就领着他回了家。
吕萌异常聪明,在学校,他常常是学一页书撕掉一页,结果考试的时候,他竟能考出90分以上的成绩,因为撕掉的那些,他全记住了。钢琴也一样,老师把他领进了门,他开始修行。这个自称“理查德克莱得‘萌’”的孩子在那一段时间里,全身心地扑在钢琴上拚命地自学。
他想不花钱学出最高的水平。那么,他修得正果了吗?他后来的芭蕾舞老师说,吕萌有着精确的节奏感,这完全得力于他扎实的钢琴童子功。舞台上音乐一响,他全身的全体细胞立刻飞舞起来。
伪造困境让萎迷王子精神大振
10岁的时候。母亲在报上看到北京一所著名的舞蹈学样招生的广告。于是,她把吕萌送到哈尔滨群众艺术馆做临时辅导。她希望儿子能够考上这所学校。艺术馆的老师让吕萌试跳了一小段后,惊喜地说:“好苗子呀,他一定能考上。”
考试的时候,吕萌以老师教的独舞《嘎达梅林》蠃得满堂喝彩。可是录取的时候,母亲吓住了,这所学校每年的学费竟高达10万元。母子俩只好失望地离开了那座学府。回到哈尔滨,吕萌说,妈,我回去咋和同学说呀,我都讲了我要去北京上学。
父亲说,咱不撒谎,实话实说,说咱考上了,家里拿不出那笔学费。有一天,父亲和黑龙江歌舞团的团长在一起吃饭。那位团长看见吕萌,愣了半天,然后说:“这孩子太漂亮了,不学舞蹈可惜了。
”于是,把吕萌带回团里,接受正规的舞蹈训练。三个月后,1995年9月,辽宁芭蕾舞团舞蹈学校到哈尔滨招生。吕萌应试,金榜高中,全哈尔滨只录取他一人。全家欢喜若狂,11岁的吕萌只身来到沈阳,走进辽芭大院。
小吕萌作为最拔尖的学苗,即使在人才济济的辽宁芭蕾舞团,他也受到了格外热烈的欢迎。似乎是一切来得太顺利,对此,这个小王子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变得骄傲而懒散。
在起初的三年里并不用功,也就是听课练功,练功听课,被动地应付老师的指导。他那时想,六年后拿了文凭,就回家找工作。渐渐地,老师也不再看重他,把他从眼皮底下,调到了后排。1998年秋天,他在给母亲的电话中说,妈,老师把我调到后排去了,好像不大愿意理我了。母亲听了这话,赶紧给老师打电话询问情况,老师叹了一口气,说:“这孩子形象悟性都不错,就是不用功,可惜了呀。”